玉米生产种植农艺与农机技术结合的价值探讨

2021-01-16 02:47李小军
种子科技 2021年21期
关键词:农机技术农艺

李小军

摘    要:在现代化农业发展背景下,玉米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与土地产出率不高等。通过对相关数据调研发现,我国在玉米生产种植农艺与农机技术结合方面存在问题,详细分析玉米种植现状,希望通过融合机制建设,进一步融合玉米种植农机农艺。

关键词:玉米生产种植;农艺;农机技术;结合价值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21-011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233.73       文献标志码:A

农艺与农机专家联合开展农机农艺结合技术,将低耗安全服务、农业高效优质、增产增收作为农机作业的主要目标,将农机作为实施农艺技术的发展手段,所以在研究农艺技术时,应对机械化生产进行可行性分析[1]。农艺与农机融合对增加玉米产量和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详细分析玉米生产种植农艺与农机技术结合方面问题,解决存在的问题,可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

1   玉米生产种植农艺与农机技术结合现状

1.1   农机方面

其一,播种环节。断条、衔接行出苗状况差、漏播、播种深度不适、播种均匀性差、播種深浅不适宜等是播种环节常出现的问题。种肥距离近、机器漏种肥、不均匀施肥等是带施肥装置播种机作业的主要质量问题。

其二,管理环节。春玉米主要植保机械为背负式植保机械,如果没有应用先进技术则会出现严重的漏、跑、滴、冒等现象,降低了作业效率,不利于及时防治病虫害。

其三,追肥环节。部分农户不重视追肥,仅通过人工或简易工具施肥,导致施肥效率较低,质量不理想。

其四,灌溉环节。灌溉服务不理想,缺乏灌溉设备,影响灌溉工作进行[2]。另外,收获时常出现破损多、丢穗多等现象,影响作业质量,没有达到留茬标准就需二次粉碎秸秆,增加人力物力的投入。

1.2   农艺方面

其一,不统一种植行距。不同地区玉米种植方式存在差异,播种密度变幅常为4.5万~7.5万株/hm2,行距变幅常为400~750 mm。在地块播种时,行距不规范使作业工作量与难度增加,生产效率降低,收获损失率较大。不统一行距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田间管理质量,不利于灌溉、追肥与植保工作开展。

其二,品种问题。在玉米种植时,常会出现机械化作业与品种特性不适应的现象,对于大穗、稀植、高秆玉米,不应进行机械化作业而需要进行人工作业。对于晚熟或偏长玉米生育期玉米,结穗高度存在一定差异,容易折断,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机收作业效率,加重了经济损失并影响收获质量。目前普遍存在种子普及率低的现象,我国对种子发芽率规定为合格种子发芽率应大于85%,该类种子具有较高普及率且成本不高,通常选用条播方式播种。相对于其他类型种子,精播种子具有更高发芽率,价格相对更高,但是农民对其接受度不高。

其三,对机械化施肥产生影响[3]。化肥较易受潮,出口被肥料堵塞后,影响施肥过程,粉末状肥料会影响施肥效果,其不利因素主要表现为颗粒不稳定、不均匀的性状。

1.3   土地规模方面

经证实,种植合作社、散户种植规模相对较小,单独采用大型玉米收获机、作业机作业难度较大。常由不同农机户、服务组织共同进行种植作业。因为农机户、农机服务组织规模和机具配置存在差异,易出现收获机、播种、植保不匹配现象,很难与农机农艺融合要求相符。

2   影响玉米生产种植农艺与农机技术结合的因素

2.1   融合机制体系不健全

农艺与农机长时间处于条块分割模式,其结合受自成体系因素影响。若没有建立对农艺与农机融合的长效机制,会影响农机化发展,并会受会商机制限制。因为农艺与农机在体质上存在相互分离现象,机械化种植技术模式不完善。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应综合分析品种丰产性、自然环境适应性、抗病性等相关特点,如果没有考虑机械化作业适应性,则会导致机械化作业与品种播种、收获不匹配。目前对种子提出更高要求会对播种机械化技术应用推广产生限制,应用传统方法栽培玉米,任意改变玉米种植间距会影响玉米种植质量。另外,在玉米种植方面,农机作业质量不高。目前,对农机服务组织补贴力度较大,部分农机用户过度关注价格,不关注质量,使作业质量降低。还出现农机保养不到位现象,人们保养意识不强,常出现保养不彻底、不到位的现象,经常风吹日晒,使机器老化速度加快,影响机具质量。

2.2   农艺农机技术配合度及认知度低

传统种植观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种植质量,一直保持传统种植观念会提高收获损失率。另外,存在农机手素质低现象,主要表现为思想不重视和操作不熟练两方面。因为农机手年龄相对较高,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差且经验不高,会对农机农艺融合产生影响。监督机制不完善、缺乏责任意识,会对机手作业态度产生影响。

现有制度下,只要获得拖拉机驾驶证书便可担任机手职业,机手实际操作能力不高。因没有对农机农艺融合进行专门定期培训,导致农艺农机技术配合度及认知度相对较低。因此,应对农机具保养、操作及维修高度重视并加强农艺各项培训。

2.3   小规模土地农机农艺融合难度大

目前城市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土地占用补偿费用不断增加,部分农民对土地情感较深,不希望土地被分享、占用。还有部分农民对租金要求较高,在土地出租方面很难达成协议。另外,土地租金上升会对土地流转产生影响。

当前,土地流转费用越来越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地成本,提高粮食价格,降低粮食收益,降低土地流转积极性。

2.4   国家政策不明确

目前,没有土地流转具体可行性政策,其主要原因为农资补贴较低,种地租户得到的补贴远不如政策补贴多。由于农资不是向种地农户直接补贴,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土地流转产生影响。

3   加强玉米生产种植农艺与农机技术结合的措施

多方面因素均会影响玉米生产种植农艺与农机技术结合,应通过政策引导、土地流转、建立机制、培训技术等方面推动两者融合,但是两者融合需要经过长时间实践,具体方法如下。

3.1   建立与完善合作研究机制

应分析玉米生产种植农艺与农机技术基本情况,改变传统推广方式,成立专家技术小组,并由相关企业和技术专家共同参与,配合农机农艺技术集成配套和技术探究工作,改正不合理环节,规范机械作业和农艺标准,保证两者适应性和合理性,进行农机农艺指导与培训。依据工作状况,设立不同专题小组,明确小组成员与组长,提供技术指导、研究相关配套工作。

另外,应建立农艺农机融合机制,探究不同品种适宜作业时间,改善种植行距不统一现象,分别在不同行距下播种,探究合适播种时机,积极改进追肥机。完善栽培技术模式,建立机械化作业标准相符模式,保证其适应性、合理性与科学性,做到因地制宜,保证机型与技术路线相符。

3.2   加强农资支持力度

在玉米生产种植农艺与农机技术结合过程中,应积极检查、监督农机质量,严格把控作业质量,扩大农机适用范围,在补贴目录中列入补充农机具,提高政策宣传力度,明确报废政策,及时更换陈旧机械。

3.3   定期举办技能培训

在设置培训课程时,应将经验引入农艺方面课时,加强农业、农机部分配合力度,整合农机与农艺两个产业,统一编订教材,适当改进教具。在授课过程中,应积极融合机艺,借鉴农业技术与农机部门经验,由相关部门协作,综合分析种植农艺与农机结合相关问题,加快技术融合,重点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农民认知能力。开展农艺农机相关宣传活动有利于调动农民积极性,使其更好地把握新技术和知识。另外,应加强和创新农机鉴定工作,引入农艺方面相关内容,确定不同管理水平、播期和播种量,控制农药用量在合理范围内。积极引导农机手,提高其操作能力,有利于其了解农机有关农艺技术。还需积极提供玉米播种与整地等方面指导,提升农机作业质量,降低机械故障发生率,保证机具合理应用,提升应用效率。

3.4   扩大经营规模,加快土地流转速度

应积极完善土地流转政策,保证农业体系规模化与产业化,推进机械化发展。另外,应加快土地流转速度,落实社会保障功能。为保障散户农民生产生活,应消除自由流转思想,保证土地流转合法利益,完善土地治权結构。

当前实施的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可加快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水平,但是农艺与农机常出现不协调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械化发展。目前国内外有关专家已高度重视该现象,通过分析玉米生产种植农艺与农机技术结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订相应措施,如加强农资支持力度和定期举办技能培训等。通过干预措施加强两者间的融合,对玉米生产及种植效率提升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宇博,蒋和平,钱春荣,等.我国玉米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及提升途径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5):12-15.

[2]李亚娇,朗永祥,吴有松,等.不同品种青贮玉米与拉巴豆套种对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9,28(9):209-216.

[3]娄芬,裴成江,李小冬,等.毕节地区适宜青贮玉米品种(系)筛选及营养价值评价[J].草业学报,2020,29(6):214-224.

猜你喜欢
农机技术农艺
不同施肥方式对茅粱糯1号农艺性状和酿酒品质的影响
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强化途径分析
农机农艺相结合是农业机械化的必由之路
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意义及强化途径
基于农业生产中农艺技术的应用研究
连山区先进农机技术的推广及应用研究
创新农机技术推广模式 奠定现代农业建设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