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脱贫记
——全国党刊全媒体走进“精准扶贫”首倡地采访掠影

2021-01-16 06:23
奋斗 2020年24期
关键词:吉首市洞村大山

湘西,方圆十万大山,层峦叠嶂,旖旎如画,在沈从文笔下“美得让人心痛”。

山,是湘西大地的魂魄和脊梁,也是人们奔向小康的沟壑与屏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条件恶劣、发展滞后,这里也曾“穷得让人痛心”。

湖南的11个深度贫困县,有7个在湘西。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局面,7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发出“精准扶贫”的进军令。

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精准扶贫”首倡地的扶贫效果怎样?可持续性如何?又为全国精准扶贫之战贡献了哪些经验与方案?带着这些疑问,2020年11月11日,奋斗全媒体记者同全国41家党刊的百余名记者一起走进湘西,一探究竟。

定方向,走好“优势路”——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外来媳妇”走进大山

2020年深秋,天气微凉,71岁的苗族大娘石拔哑坐在火塘边匆匆吃罢早饭,准备迎接新一批游客。

这位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土生土长的老人,不久前刚从北京参加演出归来。而在2013年以前,她甚至没有走出过这片大山。

改变,源于7年前的那个深秋——2013年11月3日,沿着狭窄的山路,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十八洞村,在这里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

十八洞村是武陵山区腹地的一个苗族聚居村,村民长期徘徊在贫困线以下。

湘西州扶贫办主任李卫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此前当地曾历经多轮扶贫,也曾尝试发展山羊养殖、蔬菜种植等产业,走过的弯路不计其数,究其原因,都与过去“大水漫灌”的粗放型思路直接相关。

2014年年初,花垣县委专门抽调5名党员组成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工作队牢牢锚住“精准”二字,首先通过精准识别,将136户542人认定为贫困人口,然后着手为他们量身制定有针对性的脱贫措施。

随后,精准锁定村里所具备的劳务经济、特色种植、特色养殖、苗绣、旅游服务五个优势,精准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猕猴桃产业,精准改善基础设施,精准创新扶贫机制……一个个直指靶心的精准之策,让十八洞村的产业得到长足发展,也交出了一份“精准扶贫”的漂亮答卷。

如今,十八洞村成了全国闻名的生态旅游村,石拔哑的家也成了“网红打卡地”。据花垣县的统计数据显示:仅2019年,前来十八洞村参观、学习的游客多达60万人次。

十八洞村的石拔哑老人站在家门前向游客挥手道别。 任红禧/摄

经过3年多的艰苦努力,2017年,十八洞村民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1600多元增加到了8000多元,全村实现了脱贫。

而对十八洞村的一些大龄男青年来说,不仅实现了脱贫,还完成了“脱单”。

“有女莫嫁梨子寨,一年四季吃野菜。山高沟深路难走,嫁去后悔一辈子。”过去,十八洞村曾是远近闻名的“光棍村”。

孔铭英就是十八洞村的一位“外来媳妇”。如今,她非但没有“后悔一辈子”,反而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2015年嫁到十八洞村后,借着村里发展旅游业的东风,她和丈夫开起了“巧媳妇”农家乐。十八洞村的名声越来越响,四面八方的游客络绎不绝,“巧媳妇”农家乐年收入超过20万元。

从2014年年初到2020年11月底,十八洞村已有33名“光棍”陆续“脱单”。

立产业,打好“特色牌”——淳朴自然的“味道”走出大山

站在百年石磨前,石清香的脚步一前一后,手中的磨杆一圈又一圈划出优美的弧线。豆腐箱旁,“石氏豆腐坊”的员工们摇晃滤架、灶台煮浆,一片忙碌。

在吉首市矮寨镇坪朗村,石清香是远近有名的“豆腐西施”,她凭借祖传的手艺让坪朗豆腐飘出了精准扶贫的“清香”。

“这豆浆,滑润、油亮,电驴子可磨不出来。”作为坪朗豆腐第四代传人,石清香靠着传统手工技艺,把饭店开到了吉首市,并成为4家店的老板娘。

“自己富不算富”,2014年年底,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激励下,石清香做了一个惊人决定:将名下的饭店和豆腐店面向村民敞开经营,尤其是优先聘用村里的135名建档立卡贫困村民。

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石清香带动100多户农民种植青皮黄豆,并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进行收购。她还帮助40多位村民在她的饭店和豆腐坊就业,连续3年为2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每年分红4000元。

与此同时,在吉首市、矮寨镇两级党委的统筹谋划下,依山傍水的坪朗村将坪朗豆腐和苗绣非遗文化、特色猕猴桃种植、乡村旅游并立为四大支柱产业,让纯正的苗寨“味道”走出大山。

2018年,坪朗村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00余万元。2019年,坪朗村整村实现脱贫。

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打造独具风情的特色产业,已成为湘西众多村落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选项。

在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有一条历史悠久的茶马古道。如今,奔波的马帮早已难觅踪迹,沉寂多年的蜿蜒古道却又重新热闹起来。

过去,隘口村曾是吉首市74个贫困村之一,土壤瘠薄。村里虽有上百年的种茶历史,但村民种茶只是用于日常饮用,并未成为经济作物。2009年,全村的茶叶种植面积还不到20亩。

“脱贫之路要想谋长久,必须得有‘叫得响’的特色产业。”隘口村党支部书记向天顺提出,重新捡起种茶传统,成立合作社,发展黄金茶产业。

通过几年的摸索,隘口村党支部逐渐理顺了两条思路:一是向土地要产值,二是向市场要价值。

2014年以来,隘口村大力推进“一人一亩茶”脱贫计划,对村民新建茶园按每亩800~1800元的标准奖补开垦费,每亩免费提供苗木2500株和肥料50公斤,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则按照人均每年1500元的标准落实产业扶贫奖补……一系列举措极大激发了村民种茶的主动性。

如今,站在隘口村的制高点俯瞰,茶山绵延,目力所及,满是茶树——隘口村村域面积20平方公里,茶园已达1.6万亩,除了林地和住宅地,其余土地基本都种上了茶树。

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同时,合作社积极寻找解决产能过剩、产品滞销问题的办法——在全省开设了17家展览展销门店,发展300多家商户做代销,利用淘宝、京东等线上营销平台开展电商销售。如今,隘口黄金茶供不应求,其中电商销售占90%,清新的茶香飘向了大江南北。

2017年,隘口村人均年收入达1.8万元,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66户652人全部脱贫。

扶志气,去除“软骨病”——自立自强的精神脊梁挺立大山

“现在,我向村委会申请,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把党的好政策让给有实际需要的人。”这是吉首市矮寨镇坪朗村党员罗家强写于2018年的申请书,如今已被“收藏”在村口的公示栏上。

2016年,罗家强做了鼻孔肿瘤手术,妻子又患糖尿病,两个儿子都在上学,家庭入不敷出,遂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人穷,但志气不能丢。”在扶贫单位的帮扶下,罗家强养猪、养蜂、种植葛根,收入有了很大提高。2018年5月,有17年党龄的罗家强主动申请退出贫困户,把好的政策留给更需要的人。

“政府可以帮你解决一饥,却不该管你百饱。脱贫致富,必须靠自己。”像罗家强这样的党员有志气、有觉悟、有决心,但对普通贫困村民来说,一开始并不是全都能明白这个道理,这就需要党委和政府先帮他们扶起志气。

在十八洞村,施六金算是个“人物”——虽然一表人才,但40岁了还没娶到媳妇。这其中,思想落后是重要原因。扶贫工作队驻村后,第一项工程是改造农网,施六金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因为电线杆要架在他家田里,他大闹村部,扬言要把电线剪了。

因为这件事,在村里的道德评比会上,施六金家被村民投票评为二星家庭,全村最差。高挂在大门上的二星标牌,让施六金浑身不自在。他摘下牌子,主动到村委会认错。打那儿以后,村里的大事小情,他都积极参与。

2017年9月,步步高集团在十八洞村投资建设了山泉水厂,施六金通过应聘成为一名工人,稳定的月收入有2500元左右。如今,施六金又当起了导游,开办了农家乐,还通过村里组织的“相亲大会”喜结良缘,娶上了媳妇,从过去的“后进”一跃成了村里脱贫致富的典型。

在湘西州,各级党委出实招、下硬功,通过开设道德讲堂、评选“最美脱贫攻坚群众”、扶贫干部持之以恒做思想工作等一系列办法,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扶出了精气神,带出了自信心,帮贫困户挺起了“我要脱贫”的精神脊梁。在正确的扶贫理念引导下,很多贫困村民也增长了谋生技能,拓宽了谋生渠道,“等、靠、要”的思想下去了,勤劳脱贫的精气神上来了。

吉首市马颈坳镇隘口村的苗族姑娘为远方来客冲泡黄金茶。 任红禧/摄

显然,精准帮扶固然重要,但激发内生动力才是根本。只有去除“软骨病”,才能真正“拔穷根”。

稳就业,练好“造血功”——漂泊他乡的年轻人回到大山

2020年11月12日,在宽敞明亮的扶贫车间里,何艳平埋头忙碌在生产线上,凭借熟练的“绕指柔”,将一丝丝铜线制成高频精密电感器的一部分。

“以前外出打工,背井离乡的,也照顾不到家里人。现在,每月有2000元的工钱,还能守着亲人过日子。”对这位33岁的桃源县杨溪桥镇居民来说,终于在2020年收获了“稳稳的幸福”。

此前,何艳平一家住在偏远的牯牛山村。2018年,在杨溪桥镇党委的整体谋划下,何艳平全家跟其他500多户村民一起搬迁到了基础设施齐全的异地安置点——昌和新村。因孩子在当地读小学,她一直没有外出务工,养家的重担都压在了丈夫身上。今年受疫情影响,丈夫一度无法外出务工,家中一下就断了经济来源。

为了让异地搬迁的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杨溪桥镇党委引进了常德市金磁电器有限公司,于2020年4月底动工建立昌和扶贫车间,可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

今年7月,昌和扶贫车间投入试产,“扶贫车间”的招工消息让何艳平看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希望。她和几个姐妹通过集中培训后正式上岗,既有了稳定收入,又有时间照顾孩子,这让何艳平感到特别满足:“感觉自己也撑起了家里的半边天。”

随着精准扶贫的好政策迭出,大山里的村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回到家乡。

“鸟儿回来了,鱼儿回来了,人的心儿回来了!”曾在浙江打工多年的十八洞村民施芳丽,对家乡的嬗变深有感触。

过去,她和丈夫龙金彪每隔两年才回家过一次春节,待不上几天就又得匆匆赶回工厂上班。但是,从2017年起,她决定不走了,因为家乡的变化让她看到了广阔前景。

随着十八洞村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30岁的施芳丽被村里聘为导游,每月有3000元左右收入。丈夫龙金彪则投身到一项“甜蜜的事业”——在村里的山崖上野养蜜蜂,从2018年开始,他还担任了村里的农旅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专门发展乡村游和特色种植、养殖。

“2013年以前,村里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在外打工,现在外出打工的人不到三分之一。”十八洞村第一书记孙中元说,随着村里的旅游、种植、养殖、苗绣、山泉水等产业日益红火,生计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村民陆续返乡。

困于大山,走出大山,又回归大山……这是湘西人与大山难舍的情缘。而翻天覆地的山乡巨变,也成为了精准扶贫之路的成功佐证。

2019年,湘西7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11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猜你喜欢
吉首市洞村大山
搜城
春天的大山
十八洞村:苗寨风光惹人醉
十八洞村 精准扶贫首倡地
壮丽云海入画来
精准扶贫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花垣县十八洞村为例
十八洞村的大变化
民族文化元素在吉首市道路边坡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吉首市苗族传统节庆场景为例
大山
吉首市乒乓球俱乐部运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