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英汉汉英笔译》课程思政现状与提升路径

2021-01-16 18:43牛多方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笔译汉英英汉

牛多方

(滁州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课程思政是近年来党和国家针对学校思政教育提出的一种新理念、新要求。“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履行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职责”[2];“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3]。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4]。《英汉汉英笔译》起初是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通识类翻译课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把它作为一门跨文化课程设置为全校性的公选课。(注:不同院校在课程的具体名称上可能有所差异,如有的学校称为《英汉互译》或《英汉笔译》等,这里统称为《英汉汉英笔译》)。由于语言学科自身的特点和以往外语教育的工具化、实用化导向,该课程传统上更偏重语言技能的训练,导致思政教学存在不足。本文将从优势、现状以及提升三个维度来探究《英汉汉英笔译》的课程思政建设,建议在保证学理性教学效果的前提下,通过增加丰富的中国元素和思政素材,利用翻译这块教学阵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

一、《英汉汉英笔译》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优势

《英汉汉英笔译》课程对于思政教育具有自身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首先,在我国的众多高校,《英汉汉英笔译》课程目前既是面向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也常常是面向全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因此,该课程涉及的学生群体非常大,覆盖面广,有利于课程思政在更广泛地层面上开展。

其次,该课程以语言技能的习得为目标,而语言的背后是人的思维,文化和价值观,其中蕴含着鲜明的态度和倾向,影响着一个人的文化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明明通过论证翻译与跨文明对话的内在学理关系,阐释了文化本身通过翻译得到发展和扩容,主张在翻译学习和实践中培养文化自觉与自信[5]。张建昌提出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其自身的发展契合提升文化自信的要求,倡导通过翻译教学传播中国文化[6]。也有学者提出“促进本国文化自信提升是翻译研究义不容辞的战略使命,好的翻译可以使中国在现代国家的构建中拥有真正的文化自信”[7]。李志英认为翻译课程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上大有作为[8]。可见,在新的形势下,该课程既要立足本职,以提升学生的翻译能力为基本目标;也应适当突出思政性,充分利用语言在塑造文化观、价值观方面的作用,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提升课堂思政水平。

二、《英汉汉英笔译》课程思政的现状

当前《英汉汉英笔译》课程思政主要存在两个缺乏,一是教材的缺乏,二是教法的缺乏。

(一)缺乏能满足课程思政教学要求的教材

根据笔者对国内外语类出版社和“当当”“中图”等书籍类产品主流网站的调查,截至2021年2月,全国尚未有《英汉汉英笔译》思政版教材出版。鉴于此,目前,大部分院校将只能继续使用老版教材。因此,当下需要对主流老版教材进行研究,明确未来的改进方向。经过收集和整理,发现主流老版教材在内容的选取上呈现如下几个特征:

1.作品题材选取:文学多而政经史哲少,近现代的多而古代的少

当前《英汉汉英笔译》教材中文学作品的比例偏高。一方面,这些教材所选的英文文学作品,多介绍西方的风土人情、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天生带有浓厚的西方色彩。长期生活在本土文化环境下的年青人,由于对本土文化的审美疲劳,对不同的文化时常感到新鲜和向往,从而对自己的文化产生厌倦和不满。因此,长期接触这些富含西方文化的学习材料,在客观上有助于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播,并加重学生对本土文化的排斥。另一方面,这些教材所选的中文材料,多侧重于中国传统文学类的作品,并以近代文学作品,如小说、散文、杂文为主。文学作品通常以叙事为主,通过对心理、情感,环境进行大量描写和渲染来创作。这导致文学作品在表达形式上以情感为主基调,而属于理性认知范畴的思想主张、价值追求等深掩于大量的感性描写中,需要深入地理解、归纳、提炼后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此外,不同时代、不同立场和不同认知能力的作家,其写出的作品在思想性上也参差不齐,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时代局限性,不利于当前的思政教育。另外,老版教材选用的文学作品也呈现出近现代多而古代少的特征。这可能是因为近代的文学作品在语言上和现代差别不大,容易理解和翻译,是传统笔译研究的主要对象。而古文距离现在太远,其语言结构和表达形式和现代差别太大,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产生较大的挑战。

2.教学语料选取:对学理性关注较多,对思政性关注较少

原先各版本的教材,在选取或节选作品材料时,主要考虑的是学理性的需要,对材料思想性的关注较少。通常的做法是哪些作品包含教学所需要的语言现象更多,就选择哪些作品;哪些章节体现出来的语言特征更强,就节选哪些章节。这就使教材对某一语言现象的讲解呈现出素材多样性和例句典型性的学理特征。然而,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过多关注学理性效果,必然会削弱教材的思想性。以学理效果为单一导向的博采模式,必然导致教材在思想性上缺乏前瞻性和整体规划,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在新形势新要求下,这一问题要得到解决,必须在教材编制过程中注意学理性和思想性的平衡,积极构建目标明确、结构清晰、立足教材也内化于教材的思想育人体系。

(二)缺乏与课程思政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除了与课程思政相配套的教材尚未出版外,目前,各高校《英汉汉英笔译》课程的思政化建设也刚刚起步。因此,如何在知识性传授中融入思政内容并让学生喜闻乐见、入眼入心,主要还是靠各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教学中摸索。这种自发的摸索还处于萌发阶段,尚未形成争鸣的局面,也没有出现主流观点。笔者以“英汉笔译”和“课程思政”为共同关键词,以2016至2021年1月为时间跨度,在知网上搜索得到的与该主题高相关的论文共有16篇。其中3篇是基金项目,发表时间都是2020年。可见,当前国内对《英汉汉英笔译》课程思政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教学方法也未实现系统化、理论化。当前由教师个人推动的教法改革还远未成熟,更缺乏广泛推广的条件和基础。此外,如何确定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目前也没有成熟的评价体系。

三、《英汉汉英笔译》课程思政改进的路径

(一)修订教学大纲

《英汉汉英笔译》课程思政建设的第一步是修订教学大纲,而修订的依据就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本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应找出当前课程思政教学与“纲要”存在的差距,修改教学大纲中关于教材、教法、学习效果评测等方面的内容。在对教材的修订时,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好课程自带的“思政”主题,如利用译家楷模,译者素养,语言美学等内容来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其次,可以主动增加一些富有价值引领的教学素材,来提升学生的历史观、文化观和政治观,帮助学生立足民族,了解世界,积极关注祖国的发展和进步。在对教学方法进行修订时,教师要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丰富的互动和真切的体验中升华道德情感、提升思想认识。这种互动和体验在原则上要遵循“学生视角”“客观真实”“求同存异”,在方式上则力求因时、因人而制宜。

(二)创新教材:以丰富的素材厚实课程的教学内容

由于当前尚无专门用于《英汉汉英笔译》的思政版教程,因此合理规划、科学编写一套满足课程教学需要的教材成为当务之急。课程思政的基础是课程,导向是思政,而教材的编排设计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的质量。在浩瀚的素材库中选取专业和思政双宜的素材并非一件易事,需要立足教学和教材的实情,进行合理的取舍平衡。作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在保留部分近现代语料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古代语料。例如,可以选择一些富含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经典思想的材料作为教学语料。如道家的《道德经》《庄子》;儒家的《论语》《中庸》;墨家的《墨子》;法家的《韩非子》等。这些典籍蕴含了朴素又深刻的哲学思想,对指导做人处事和社会治理仍有借鉴意义。比如,道家主张“道法自然” 的和谐观。提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共处。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主张社会治理要施行仁政,个人则要智与德全面发展。儒家认为,人既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也要“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那些既具有自强奋斗的精神、又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的人方能称为真正的“君子”,而这种“君子”不正是我国当下对人才的定义吗?另外,法家提倡法治和公正,墨家强调“兼爱”“非攻”,而这也与当前国家的内政外交政策同向而行。可见,“依法治国”“和谐社会”“和平崛起”“一带一路”这些耳熟能详的治国施政理念在这些先哲们的思想里都能找到源头。可以相信,这些中华典籍将丰富和厚实课程的教学,让民族文化和民族思想的精华彰显于当前个人和国家的发展之中,让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人格塑造内化于名篇的字里行间。

另一方面,在保留一定比例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经济、政治、科技、军事、时事新闻等内容。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体系的转换,也是思维和认知的更新过程。因此,在进行教材的编写时,应增加有关国家政经发展,科技国防进步以及弘扬正能量倡导新风尚的时事新闻。比如,对于经济,可以选取介绍国家经济实力提升和供给侧改革方面的素材;对于政治,可以选择近年来与反腐、扶贫和生态保护相关的素材;对于科技,可以选择我国在北斗导航、量子通信、探月工程等相关话题;对于国防,可以选择介绍近百年来中国国防实力变化的相关材料。这些材料紧贴时代脉搏,关系国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些材料将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国家发展、社会动态乃至国际风云的变幻;也将鼓励学生站在中国立场上培养国际视野,在民族自尊自强的前提下去做谦虚的小学生,带着文化自信去与世界做朋友。

(三)创新教法:在多维的互动中提升课程教学成效

除了教学内容的变革,教学方式的改变也是课程思政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课程思政不是思想道德和政治知识的直接灌输,而在于通过适当的启发和引导,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以我国的外交政策为例,当教师确定该案例作为教学主题后,教师可以多维度搜集整合课程资料上传至教学平台,安排学生预习 “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和平崛起”“一带一路”“互利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专业词汇的翻译。教学中,除了专业词汇的翻译练习外,还可以用央媒的新闻报道《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以课堂互动或线上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对报道中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定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维护国际公平正义。”[9]进行现场翻译和讨论,既操练和巩固了课前预习的专业词汇,又通过语言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来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外交政策,体会中华民族既独立自强又与邻为善的大国风度。课后,教师还可以用项目的形式,让学生依据世界近现代史,归纳出其他大国的外交政策并与我国进行对比,最后以中英双语对照的形式,把自己的项目报告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进行分享交流。这种基于自主思考和比较后形成的情感体验,更符合思想教育的规律,也更能保障课程思政的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会自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从而主动发现和抵制意识形态的侵蚀。

四、结语

《英汉汉英笔译》课程对于思政教育具有极大的优势。且在缺乏教材和教法的现实情况下,应当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结合具体的校情和学情,积极创新。在保证学理性教学的基础上,增加思政性教学内容的比例;在保留部分近现代语料的基础上,增加能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和民族智慧的古代典籍;在保留部分文学性语料的基础上,增加能反映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和时事方面的内容。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案例式、项目式、讨论式等教学法,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和多媒体技术,打通线上和线下的两块教学资源,切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提升思政教学效果,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卓越优质的人才。

猜你喜欢
笔译汉英英汉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跨学科口笔译研究的百科全书——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介评
《口笔译话语分析研究新进展》评介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英语笔译教学研究
A Chinese-English List of the Sports Programmes in Winter Olympics 冬奥会项目名称汉英对照词表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汉英中型语文词典义项精细度对比研究
汽车德汉英图解词典(五)
英汉汉英商务口译学习词典编纂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