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婷 马涛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校企合作应该在探索合作的深度上下功夫,学校的培养和企业的用人需求要无缝对接,这样的联合培养能够让学生具备过硬的技术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校企合作要想实现“双赢”的局面,首先需要在教学理念和手段上进行改革,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其次在校企合作融合度上进一步探索,寻找双方合作深化的途径,学校和企业各自发挥优势,为提升和突破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不一样的作用。
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委提出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对校企合作的新方向进一步明确,现代学徒制从小范围的试行到全面的推行,鼓励企业和职业院校合作创新,利用企业自身的人、物、技术、设备、项目、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从政策上引领推动建设一批能够辐射、引领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在国家不断的出台关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关文件的背景下,如何有效的进行校企合作,是研究的重点。在校企合作联合进行实训的过程中,通过引企入职校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建立合理机制,让实训环节不再停留在文件里,引企入校共同建立实训基地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探索。
校企合作的目的旨在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识图算量等工程计价知识后,通过进入企业实习,能够将校内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在岗位中具体工作的实践技能。以往的实习实训都是集中时间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合作企业进行跟岗实践,受企业工作环境、日常工作等诸多限制,学生的实践效果不稳定,同时实践内容缺乏系统性。
将企业引进学校,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基地,既能解决学生实训开展不方便、不系统的困难,又可以将学校的资源与企业的资源有效结合,同时企业可以通过入驻学校近距离的参与学生培养过程,有利于提前介入选拔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学校从校企合作,共同发展的角度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进行保障,引企入校共建实训基地是可行的。
工程造价专业2019年引入2012年成立的内蒙古文和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将该企业(业务、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引入进驻学校,建立文和算量工厂实训基地,引进企业项目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等,由内蒙古文和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技术骨干与学校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在工程造价专业核心技能—工程算量的实践教学内容上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企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识读图纸,手工算工程量,学生学徒合一,作业成果合一,教师师傅合一,使学生的造价知识和技能更为扎实,更符合行业、企业用人的需求。促进了工程造价专业学生进行建设工程项目控制价编制与审计、预(结)算编制与审计、全过程跟踪审计等各类造价业务的算量实训能力的提升,尤其是综合训练的全过程,一直延续到顶岗实践。
文和算量工厂的成立和入驻学校是引企入校的成功尝试,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计划中,初期文和算量工厂和学校的合作,主要集中在针对工程造价专业在各个课程和实习实训环节中进行企业环境、项目实践操作的实训教学、演练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日常成立了算量工厂社团,开展算量大赛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也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算量能力提升的很快。
后期长远校企合作旨在校内发掘优秀人才,组建算量团队,进行业务能力培训、联系各合作企业,将部分算量工作进行分包,作为文和算量工厂前期主营业务。慢慢以初期团队成员为中心,推广核心成员的成果与业绩,辐射到优秀程造价专业学生,发动更多的学生加入算量工厂的团队中,以老带新的方式让新成员更快的融入实训工作当中。
通过文和算量工厂模式的实践,可以发现引企入校共建实训基地,不仅仅可行,而且实现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训过程与企业实践项目的同步,从校内培养到企业用人可以有效的无缝对接。
下一步企业入校,不仅仅停留在学生实习实训上,还要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选派相关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完成实际项目;通过不断进行交流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编制预算的水平,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样,在校内达到了外出培训的效果。
学校与内蒙古文和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合作,企业入校共建了文和算量工厂实训基地,按照公司总部的模式进行管理,在学生实训的项目上参与了市场化运作。全过程的培养,有效的降低了企业人才选拔中的成本,打通了毕业生就业的渠道;学生在项目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训,能够通过实训项目的内容、程序、方法,真正了解工程造价专业工作的本质。文和算量工厂的引入和运转为引企入校合作共建实训基地起到了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