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源
(洛阳理工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3)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市场对外经贸合作的需求也不断加大,在传统的中俄经贸合作中,以货物贸易的传统贸易合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经济贸易发展需求,因此,需要加大中俄对外经贸合作力度,探究更具发展潜力的重点贸易合作领域。随着两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中俄两国间的科技合作拓宽了彼此的发展领域。因此,中俄两国需以科技合作为基础,建立合作协调机制与长期规划项目,实现双边贸易合作发展共赢。
中国与俄罗斯互为最大的陆上邻国,占据陆地地缘优势,且中俄两国在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因此,具有极大的双边贸易往来的合作潜力。目前,中俄两国在政治发展中已建立了高度信任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虽然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发展逐步趋向于稳定,但传统的经贸合作方式已无法起到进一步促发展的作用,区别于中俄两国的政治合作关系,经贸合作依然处于较为滞缓的阶段[1]。中俄经贸合作一直依靠边境的货物交易,货物贸易在经济体系中属于合作层次较低的形式,很难将经济规模扩大化,而经贸合作的落后发展是不利于双边关系构建与平衡状态的。近几年,随着中俄两国的国内经济发展变化,中俄两国也在共同努力寻找扩大经贸合作的发展途径。
近年来,中俄两国具有良好的经贸合作发展态势,但在贸易合作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与俄罗斯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但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所处的进程不同,指导思想方式具有极大差异性。特别是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对外的外贸政策多变,具有十分不稳定的因素。而对外贸易合作的政策多变,对于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来说也带来了一定困难,如俄罗斯设置了高关税的经济壁垒;经贸政策不规范、不透明;出入境手续办理过于复杂;边境口岸通关率较低;两国之间的通汇渠道不通畅,两国之间的贸易结算大多数以现金或第三方银行形式完成等一系列问题,双边贸易之间的这些问题,严重的阻碍了经济贸易发展[2]。除俄罗斯对双边贸易合作影响外,中国在经贸管理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贸易往来。如限制了边境贸易的贸易配额,小额的贸易配额是不利于扩大边境贸易。我国政策对于中小型企业的对外贸易合作支持力度不足,目前,针对对外合作贸易,我国成立了多项专项资金,但该项资金大多数是支持境外的加工贸易,而缺少对经贸行为的直接支持。与此同时,企业经贸发展中的核销依然是困难环节,这都是不利于中俄双方经贸合作关系发展的。
中俄两国经济贸易往来的商品结构直接决定了双边贸易逆差的情况,在实际经贸发展中中方的进口是远大于出口的。在俄罗斯与中国接壤地区,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都具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其能源的储备量占据世界能源量的1/3以上,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更高到42.5%。因此,中俄两国的经济贸易主要以燃料、原料、木材为主,我国出口商品的附加值与科技含量同样不高。双边对外经济贸易出口商品的金额是小于进口商品的,正是因为长期处于该经济商品贸易结构,才会导致我国中俄贸易交易逆差的存在。中俄两国经贸合作方式因缺少加工贸易的形式彼此间相互投资的规模不大是无法进一步促进商品贸易发展的,导致双边贸易合作的发展水平依然滞后。双边贸易经济发展单纯依靠相互的投资是无法起到带动作用的,要真正推动生产合作与来料加工等[3]。双边贸易经济发展单纯依靠相互的投资是无法起到带动作用的,要真正推动生产合作与来料加工等深度加工合作,需深化中俄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对于双边贸易结构单一存在的科技与附加价值较低的产品比例占比在短时间内无法做出调整,并没有充分发挥两国双边贸易合作的互补优势,与此同时,单一的贸易产业结构还成为局限双边经贸发展的因素。
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输出国之一,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中俄经贸合作中能源也具有较强的合作潜力。而中国在近几十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能源消费国,国内的能源储备量是无法完成自给自足的。中俄两国作为最大的邻国,应加强能源领域产业的合作发展,利用地缘优势推动能源产业发展。为促进该领域的合作,政府等有关部门应抓准时机发展,鼓励企业的对外投资规模的扩大。为建立两国良好的能源合作稳定关系,应加强双方合作的互信问题,通过构建更为科学可行的协调机制,确保双边能源合作的长期化、稳定化。中俄两国间的能源发展不稳定性是因长期以来缺乏科学性规划,在合作过程中,中俄两国都要重视对对方能源政策的研究,通过寻找更为稳定的双边利益切合点,来制订长远的能源合作协议关系,也可根据对方的发展变化做出及时的能源政策调整,以此来确保双边能源领域合作稳定、持续地发展。
在机电技术领域中俄两个间的互补关系是确保良好合作的基础。2014年,我国对俄出口商品种类中,机电产品位于首位。因此,中国成为了俄罗斯机电产品的最大出口国。但我国机电产品在俄罗斯的产品市场中的占有率却并不高,这存在着较大的贸易差。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机电产品在俄罗斯市场中的竞争力,需推动边境贸易合作中中小型企业间的合作[4]。中俄经贸科技合作良好关系的建立,不仅依靠于大企业,中小型企业在合作关系发展中同样起重要作用。我国政府通过对中小型企业提供更多的税收优惠与专项补贴,来鼓励更多中小型企业参与到中俄经贸科技合作中。金融部门也应降低对于中小型企业的贷款门槛,通过更多政策、资金的扶持来降低中小型企业融资难与经营成本问题。而中俄两国贸易科技合作关系的构建,也可加强两国之间的科技沟通交流,通过更多先进管理理念与先进技术的引进促进我国机电行业的产品技术发展。
中国和俄罗斯都是农业大国,因此,在农业领域中,中俄两国间可以建立更为深刻的经贸科技合作。但目前中俄两国间有关农业领域合作规模与形式却并没有达成农业大国的合作水平。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中俄两国的农业合作要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共同联合制定具有科学性的双边农业合作战略,确保农业领域的持续宏观发展。俄罗斯在进口农产品时会有较严格的质量要求,中国若想加大农产品的对外输出,应确保农产品的质量符合产品标准。为加大市场份额的占有比例,我国农产品通过提高农业技术,加强管理来提高产品质量。作为两个农业大国,中俄经贸科技合作还可完成农业生产的科技交流,通过更多农业新技术的引进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与提高农产品质量。
中俄双边贸易经济合作的发展单纯依靠货物贸易是无法起到深入促进作用的,因此,新时期的经济发展需要加强中俄两国的科技合作,通过对俄经贸科技合作的战略升级,推动双边经济发展,同时,中俄两国间的科技合作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未来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空间。因此,经贸科技合作是中俄战略经济发展的关键突破。俄罗斯作为科技大国,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科技发展一直处于世界前列,俄罗斯的科研系统主要由科学院、专业部门、高等院校研究所、企业部门等四大系统组成[5]。在俄罗斯的科技领域发展中,基础科学和宇宙航空航天、重工业技术都有极为明显的优势。虽然俄罗斯的科技领域技术发达,但民用科技方面研究却有所欠缺,而我国的轻工业技术具有较强的优势,在民用技术中得到了突出性成果。因此,中国在对俄经贸科技合作中,双方互补型的科技合作可以更快的推动经贸发展。
在过去的中俄双边贸易发展中,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中国在与俄开展经贸合作时,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政府等有关部门可以集合中央、地方、社会等三方面资金共同形成对外商贸发展的资金渠道。政府在加强中俄贸易科技合作资金投入时,需向企业投入更多的政策扶持,提高中俄科技合作项目的财政投入。同时,国内的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等部门,在完成中俄科技合作项目时都要加强自身的资源投入,为合作项目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性,开发更多的技术资源渠道,从而确保经贸合作领域的多方发展。中俄经贸科技合作的可持续性发展不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社会资本的引进。政府需鼓励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到对外经济发展中。金融机构也应利用自身的金融服务功能去完善对科技金融的服务,当企业参与到中俄科技合作项目发展时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以此来促进科技研究结果的成果化转换,将科技项目转换为社会效益。中俄经贸科技合作的主要研究领域一直集中于军事技能与核能技术,在之后的经贸科技合作发展中,应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提高整体合作水平。在俄罗斯的科技研究成果中,30%以上的科技成果是有出口能力,利用俄罗斯对物理、化学、电子等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中国通过建立合作关系来提高自身国家的科技竞争能力[6]。
中俄在达成经贸科技合作关系过程中,存在发展信息不对称问题,为解决该问题,首先,我国要完善中俄科技合作的服务体系,以及政府等有关部门需加强中俄科技合作的信息资源收集,通过建立多功能一体化的中俄合作信息平台,方便更多经贸数据的信息查询与收集。其次,各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时也要及时建立信息网络,在信息网络中及时发布中俄科技合作的信息内容。研究机构也要加强对中俄科技合作的战略政策性研究,通过对合作信息的熟练掌握,确保在对外合作贸易中处于信息对等地位,为更多中俄经贸合作关系构建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参考。
随着中俄经贸关系的深入发展,科技合作对复合型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人才队伍的缺失也是局限中俄贸易发展的因素。从人才角度培养分析,虽然我国科研人员很多,但真正熟悉俄语、科技、经贸知识的管理人员依然相对较为匮乏。人才匮乏延缓了我国对俄科技合作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发展。面对社会人才市场需求,高校应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高校对人才培养,可根据高校办校特点与现有的教学资源,通过与俄开展合作办学共同完成复合型人才培养。而社会也可以针对更多管理人员进行俄语培训,培养更多具有俄语交流能力的工作人员。
随着中俄两国经济与文化的不断深入交流,在未来的社会市场发展中,俄罗斯都将是中国对外贸易合作的重要合作伙伴,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在新时期的合作发展中,通过推动两国合作关系的深化发展抓准合作契机,更好地维持两国对外双边合作关系。为确保经贸关系的稳定发展,两国还可建立更稳定的政治文化交流,以稳定性的政治交流,为经贸合作提供稳定性基础。任何形式的双边经贸合作都存在一定风险,因此,中俄两国在构建经贸科技合作关系时,要遵循坚持一项基本原则和防范规避两种风险这两项重要原则,这是确保中俄经贸科技合作长久、稳定性发展的必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