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月
(大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后,[1](P13)这逐渐成为当今学界的热点领域和普遍性话题。学者在探究此问题时,往往着眼于小康社会的历史演进和成果状态,缺少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缘起、发展历程和经验的研究。同时,学界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界定也存在一定争议。笔者认为,从党的十八大工作任务安排来看,时间应以2012年提出目标到2020年全面实现为截点;从学理角度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标准是与2010年相比较而言的,那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应为2010年到2020年。因此,本文主要从学理角度出发,探讨这十年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渊源、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能性的借鉴参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并不是平白无故产生的,而是世界普遍联系推动的结果。为了有效论证何为其推动力量及如何推动其运动变化的,笔者将从理论缘起、实践缘起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为进一步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程演变奠定根基。
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必须坚持正确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指引。理应清楚人与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理论基础。
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它是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集中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先后经历了四次生产关系的调整,即土地革命由原来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形式,一定程度上确立了人民性;三大改造使公有制得以确立,实现了人与人的生产关系的平等化;人民公社化时期,我国实行大包干政策,人与人之间实现了经济利益的均等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后,为了激发农村生产生活的积极性,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而调解了人与人的经济利益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我国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人们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为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物质生产方式的基础。
另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正确引领。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2](P39)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构建小康社会。从毛泽东同志在悼念张思德同志会议上的讲话到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从江泽民同志执政理念的确立到胡锦涛同志的党与人民犹如鱼与水的关系的比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贯彻落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深厚的群众根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是社会推动的必然结果。为了清晰地认识我国社会现实,应从当今时代现状和我国历年实践的必然要求两方面进行把握,进而丰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推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时代的新声,是国际、国内环境的企盼。20世纪中叶,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迫切需要我国抓住机遇、发展自身实力。20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局势由两极争霸变为多极化。部分国家为了凸显自身国际地位,企图运用所谓“人权至上”理论对他国进行意识形态攻击,以此实现和平演变策略。国际局势仍然动荡不安,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势力依旧存在。同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践为我国发展提供了机遇与挑战。其一,改革开放后,我国借鉴与吸收发达国家经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实践基础;其二,在改革开放的局势下,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为此,国际、国内环境呼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到来,为党和人民美好愿望的实现奠定实践基础。
另一方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1979年,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小康”概念,后来,他多次访问他国,深感我国与他国的差距,小康社会的建立成为必然。1978年提出了三步走战略,为小康社会的构建指明方向,到20世纪末成功实现了全国人民奔小康的目标,人民温饱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但这时的小康仍是低水平的小康,只注重物质文明而忽视精神文明的发展。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对建成小康社会做了阐释,根据党中央的正确指示与领导,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这时的小康仍是贫富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的小康。为此,中国小康社会的实践推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理论思辨与社会实践共生而存的,为了厘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发展历程,必须坚持辩证法的方法论与原则。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决胜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标准是相对于2010年做比较的。因而从学理角度可以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界定为2010—2020年,主要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稳定发展期和决胜攻坚期两个阶段。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稳定发展期(2010年—2017年)
为了改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中发展不平衡、不稳定的局面,胡锦涛同志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做出了实践探索,把“四位一体”的布局提上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上将生态环境纳入到“四位一体”中,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建设格局,进一步丰富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始终把党内廉政建设放在重要位置,防止贪污腐败的发生,对于触碰底线思维和原则的官员,进行严厉惩处。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再次对中国共产党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把加强党性自身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攻坚期(2017年—2020年)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到二○二○年进入奋战决胜期”,[3]为了加速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实践探索中加大了民生保障、生态保护、经济协调发展力度。在疫情期间,我国减租减息、减免企业税收,扩大就业率,扩招专升本和研究生入学率,提高国民素质等一系列举措,有效保障了人民的幸福指数;在生态环境方面,我国继续扩大退耕还林、还草的力度,按照客观规律尊重环境、保护环境,促进江河湖泊的均衡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之后,为了提高经济实力,大力发展经济科技水平,对高耗能、生产过剩的企业进行合理调整,进一步推进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因此,民生、生态、经济等方面的举措有力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具体知识理论,推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的到来。
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正确的理论成果为我国实践提供方向引领,推动了2020决胜小康社会的实现。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体系完善期(2010年—2017年)
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优秀成果,不断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党的十八大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扩充了“四位一体”的丰富内涵,加强了长江流域生态治理,构建了京津冀雾霾治理机制,制定了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体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青山、绿水、白云的环境基础。2012—2014年,我国致力于完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为此,2010年至2017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体系的完善时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稳健发展期。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理论突破期(2017年—2020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当今处于社会转型发展期。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应坚持重点理论依次突破原则,以此引领小康社会之路的前行。首先,认清当前国内外局势,始终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为了有效遏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部分国家出现了消极“闭关锁国”的状态,然而,疫情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使他们陷入危机之中。而中国始终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其次,马克主义者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在历史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疫情来临之际,我国始终坚持群众观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4]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化医疗卫生制度,进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源泉。目前,我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仍需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全面推进我国各个理论突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质的飞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理论与实践循环往复的发展过程。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必须总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验,依靠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力量,充分发挥制度的引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2020年处于脱贫攻坚战的决胜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支部建设的价值意义,再次凸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性,因为在国际、国内环境复杂之时,仅靠人民群众或者靠市场自主调节,是不可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为此,我国应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把党中央的指示作为自身学习和行动的指南,坚定中国共产党正确性的信念。同时,中国共产党应充分彰显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初心与使命,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实事、办真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方向和目标。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5](P1)这是我国长期实践得出的有效经验。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充分发挥人的主体地位,时刻以“人民”为中心,赢得人民的认同与支持,才能实现无产阶级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深入了解人民群众内部的真实状况,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推翻三座大山,深受人民群众的拥护与爱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总结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失去民心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体系,推动了全面建设小康的到来;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执政理念都是把人民群众放在核心位置;胡锦涛同志的“科学发展观”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推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小康是全体人民的小康,并且,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地区全部摘帽。此外,“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的实施都应坚持人民为核心的地位,时刻把群众观放在重要位置,心怀群众、心有群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源泉。
恩格斯认为:“对历史斗争发生影响……当属上层建筑各个因素”,[6](P591)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实践结果,符合无产阶级国家利益诉求。那么,探究中国制度之所以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点:其一,它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积淀。新中国成立之前,从有志人士的变法图强到相关制度的建立,都以失败而告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融合,开创了中国制度的新局面。其二,它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始终,中国共产党从哲学角度全方位分析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制度,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特有的理论品质,中国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彰显制度与时俱进的生机活力。其三,它是中国伟大实践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始终坚持“实践出真知”的观点,为了有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生机活力的延续,在历史长河的岁月中,需结合时代需求、实践发展,不断完善创新。为此,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为小康社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显而言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是时代进步、社会实践的必然要求,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我们应时刻把党的领导作用放在首位,坚持人民群众的核心地位,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实现2035年宏伟目标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