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艳萍 大连保安有限公司
现代企业运营和管理必然离不开内部和外部环境,所以构建良好的内部管理控制体系,也绕不开这样两项因素。内部环境是导致企业内部控制以及内容差异出现的根本性原因,外部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所能产生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对内部管理的约束和规范方面,但是因为其本身超出了内部管理和控制的范围,对于内部管理控制而言,显然内部环境的优化更为关键一些。
当前国内很多企业出于发展的需要都建立了内部管理和控制体系,但因为缺少有效的环境,导致内部控制效果大打折扣。
有研究认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关键要素之一就是企业的董事会,构建一个强有力的董事会对于优化内部治理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关研究显示,很多企业当中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为同一人任职,抑或者在一些企业当中董事会始终处于剧烈的变化状态当中,没有按照严格的规章和规范进行管理和运作,甚至于所谓的董事会从来没有召开过真正意义上的董事会议,很多决策都是由管理层单独决策拍板。
管理者在优化内部控制环境的过程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倘若作为管理层不愿意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条例,内部控制环境自然而然也会受到影响和制约。
首先,企业管理层对于经营风险的态度以及具体采取的风险管控办法;
其次,为了达成预算目标、利润目标以及其他经营和财务目标,企业必须对管理工作高度重视;
最后,企业管理层对会计报表所持有的态度以及具体采取的行动。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企业仅仅是由几个管理层进行管理和支配,那么其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会更为突出。但事实上,很多企业当中的管理者其本身的管理思想以及职业定位带有强烈的行政领导色彩,根本没有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视作企业的特色而予以重视。
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在进行计划工作、指导工作以及内部经营活动时所呈现出的整体框架。其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的各个组织形式、性质以及管理职能以及明确的责任和权限说明。举例来说,需要确定企业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审计委员会的责任,但是一些企业因为产权关系比较混乱,组织机构臃肿冗杂,这样不利于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的沟通;再比如一些企业当中的岗位职责划分已经非常细致,但是很多企业仍然在此方面存在问题,导致岗位职责不清晰,工作内容存在严重交叉。
一些企业在人员设置过程中,容易出现“任人唯亲”,人员奖惩和考核机制不完全的情况。但是如果是高质量的人事管理机构,必然具备胜任企业管理的能力以及品行,此时企业必须为选拔和培养人才提供充分的、足够的资源,保证其能够完成企业所分配和安排的任务,这也是企业内部构建良好控制环境的基础和前提,倘若企业的员工不够正直,那么再完备的控制策略也很难发挥作用、彰显价值。
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很多时候受到传统管理思维的影响,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良性的人才培养以及选拔机制,这在一些家族式企业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些管理者不仅不习惯使用现代化的管控方式,而且根本不懂其内涵和本质,即便对基层人员进行管理也难以实现科学有效的监督。值得一提的是,考核奖惩机制不健全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管理控制非常薄弱的环节,也就是说无论多么完美的计划因为缺少审核和应用执行的过程,导致其根本没有价值可言。
针对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认为需要从这样几个角度做出调整和优化。
现代企业是资产所有权以及控制权相分离的产物,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内部股东、经理层、董事会以及员工之间的关系相对复杂,但非常重要。企业要想建立科学的管理和治理结构,需要包括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以及管理议事原则,严谨和高效的业务执行体系,以生成完备、健全和有效的监督管理系统。完善的企业治理机制,会实现对企业怎样保障各位权益人的职责,让企业激励约束制度充分发挥效力等展开明确的说明,更加重要的是,这些说明对于企业运行发展整体而言是有价值和意义的——这将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在,也是优化内部管理和控制的基础和前提。
管理思想是企业运行的灵魂所在,也是企业经营管理念、价值观以及责任观的集中体现;管理目标不仅预示着企业的发展方向,而且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依据所在。倘若作为企业基层的员工意识到管理层并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关键性意义,那么企业要想生成高效且认真运行的管控程序也是不现实的。
作为一个组织,企业的体系形成以及功能实现必须由正常的结构组织来运作完成;而组织结构的有效运行,又必须以规范的运作程序来进行支撑。当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时,其必然会面对这样一种形势作出必要的策略调整,那么这过程中必然离不开组织结构的优化。至于高效的运作程序,主要是指在规范和要求之下进行规范,包括明确的责任以及严格的授权。
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具体每一个人的业绩以及表现。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对培养以及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落实内部管理和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而言,要坚持超前和务实的统一,这二者看似存在矛盾性,但是在人力资源领域却存在统一性。所谓超前,指的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具备前瞻性,充分考量企业员工以及未来发展的诉求;所谓务实,指的是企业在人员岗位设置、薪资分配方面,必须坚持公正、公开和透明。此外,人力资源管理必须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工作,如此才能让企业的员工发展和远景目标都有所实现。
企业员工行为准则以及企业文化是员工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和约束的重要存在,特别是企业文化,其既是一种力量,也是对企业制度形成和执行能够产生深刻影响的存在。
因此,企业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重视它、关注它,在每一个具体的组织当中,必然伴随着价值观、信念的改变,这也决定了企业基层员工对企业本身以及周边环境的看法和认知。很多企业在过往运营和发展的过程中,缺少企业文化的累积和建设过程,导致内部组织文化混乱和缺失,所以企业必须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辅助、指导企业文化的建立和生产。
加强对控制环境的研究和建设,也是辅助内部控制优化的重要一环。
其出发点在于企业的出资人以及利益人的关系保持一致,与拥有责任感的管理者自然不矛盾。但是,通常情况下,人们很容易因为对个人权益的过度关注,而忽视了企业整体性的管理效果以及利益情况,以至于让企业出现潜在性的风险和危机。
这些问题的出现,如果能从优化环境的角度对其进行调整和克服,反而是一件好事。
对于企业而言,内部管理和控制的主体在于会计控制,但是内控的基础在于控制环境,不过虽然会计和控制环境存在关联,但又不是全然相关。因为无论是会计控制还是非会计控制,都是一种人力行为,而在控制环境一定的情况下,还需要考量内部控制的形式、内容以及范围、强度等一系列问题。
除此之外,企业的控制环境必须和外部客观环境相适应、相契合,这样才能让内部管理和控制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得以实现。
内部控制应该伴随企业职能的不断完善以及管理要求的提升而进行相应的修订和完善,但是这并非简单的操作就能够实现。目前的企业管理实践过程中,很多企业对内部管理控制的研究尚且处于摸索阶段,重视程度、认知程度都有待提升,所以会计人员有必要尽力推动,将这份工作传承和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