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英 余姚市水利局
随着水利工程的发展,水利工程已形成完整的体系,它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十分突出。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柱是农业生产种植,农村水利工程在农村发展中地位十分重要,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然而在农村水利工程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弊端和不可取之处,对农村水利工程改进方案的探讨和研究十分重要。
在我国,农村是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农耕时代,农业是支撑人民生活生产的强大支柱。在当代工业化和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世界中,农业虽然在GDP 中占比有所下降,但农业仍是每个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产业。在技术发展不够成熟的时代,农业发展常常由天决定。但是在现阶段技术水平较高的时代,人可以通过技术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增值。农村水利工程的发展和完善就能极大地改善农村水利条件,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生产环境。农村生产条件改善,农民农业生产的收入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在我国,水资源虽然总量大,但水资源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便于农村生产种植的发展,农村生产缺水情况不乐观。农村水利工程是以水库为研究对象的水利工程规划,在农村现有的环境设施下修建完善水利设施,起到蓄水、防洪等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年际变化大的现状,能极好的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水利工程的建设还能起到改善河道淤积、减少河流含沙量的作用,极大地改善水资源质量。完善水利工程能够促进水资源的改善和恢复,促进周边生态环境地改善,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随着水利工程在全国的建设和发展,一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我国部分农村地区水利工程存在建设资金发放不到位、资金不足,农村水利设施老化、更新速度慢,水利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对此一一解决措施来完善现阶段农村水利设施状况,促进农民的幸福生活。
我国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普遍存在建设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这一方面由于我国水利建设大部分都靠国家政府拨款资金进行建设,另一方面我国农村水利建设系统化管理水平不高。部分农村地区对于国家拨款的农村水利建设资金使用不当,造成拨款资金不能充分利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不完善。
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政府应加强对农村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1]。在管理农村水利工程时,要进行系统化、合理化的管理,要明确每笔资金的流动,将国家用于农村水利建设的资金用对地方,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在水利经济的投入上要大胆创新,将政府扶持和社会帮助进行有效的结合,促进水利经济的良性循环。对于农村水利建设要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广泛吸收社会上分散的资金,吸引投资,极大程度地摄取社会上的有效资金,提高资金投入度。解决农业水利建设的投入问题是现阶段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资金问题的解决能够极大的促进农村水利建设设施的完善和发展。
如今,农村水利设施管理体制不明确,对于水利建设的损害问题,没有明确的负责人去负责,权责不明,导致我国农村水利设施破旧,水资源浪费。对于这类问题,要明确农村水利建设设施的管理体制[2]。在南方农村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农村地区设置的水利工程建设也较多。但是南方大部分农村地区水利工程建设规模较小,数量较多,这无疑在水利工程管理程度上增加了难度。确定明确的农村水利经济管理体制显得十分重要。农村地区要安排特定的人员定期检查小型水利工程,及时反馈信息,进行维修,确保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正常运行。
我国部分地区对水利工程的使用情况较为单一,大部分只用于农业灌溉,没有充分利用水利工程设施,设施利用率低。为提高农村水利设施的资源利用率,要对农村水利工程设施进行多元化利用和发展,丰富农村水利工程的使用方式。南方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农村地区以水稻种植为主,水稻灌溉需求在特殊时期较大,但在大部分时期南方地区的水利工程大多是用来蓄水、防洪的。因此在部分时间中,南方地区的水利工程处在空闲中。南方农村地区可以适当依托水利工程开展农家乐活动发展农村经济,适当扩展渔业,开展垂钓等渔业有关活动,提供农村经济水平。
结合上面所讲述的,现阶段我国农村水利经济存在资金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对于我国农村水利经济所存在的问题,我国政府部门仍有较长的路要走。这需要我国政府部门与社会中的力量积极配合,加大对农村水利经济的投入力度,建立明确的农村水利经济管理体系,丰富农村水利经济的利用方式,在绿色发展的前提下多方面的提高农村水利经济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