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经纬 黄逸萱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作为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的命运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早已植根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成为了全人类的共同诉求。人类的日常生活方式是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环境保护的时代主题下,倡导环境友好的绿色生活方式应运而生。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制定了“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方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绿色生活方式形成的时间作出了明确规划,提出“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也被再次提及。由此可见,绿色生活方式已经逐渐由一个理论范畴的名词转化为指导人们具体生活实践的宏观要求,它并不局限于尽可能减少乃至避免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或产生的负面影响,还提倡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生活方式的变革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归根结底,绿色生活方式本质上是人类生活模式的绿色化,它系统地回答了人怎样生活的问题,指明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前进方向,对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大意义,是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低碳”概念提出的时间较早,其内涵可以理解为出于保护生态自然界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降低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低碳理念为指导的低碳环保生活方式作为绿色生活方式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建立在不牺牲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基础上的理性低碳,主要提倡节约电能、燃气和资源的回收利用。近几年,我国掀起了低碳化革命浪潮,“节能减排”一时间成为环境热词,这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成为了一种新的时尚。举例来说,一是共享单车的出现,既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节省了出行成本,又缓解了交通压力,替代了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交通工具,兼顾了效率和环保,对生态环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功不可没。二是垃圾分类政策的推行。自2018年以来,“垃圾分类”逐步渗透到了全国各地家家户户的生活当中,居民们从不习惯到习惯再到自觉地参与其中并监督他人,对于低碳环保理念已然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着眼于人类未来,以低碳为导向,以环境友好的价值理念为立足点,以满足人们不断上升的生活需求为目标,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更是每一个在地球上生存的人的道德责任。
绿色消费是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绿色生活方式的核心要求,它包括适度消费、可持续消费和公平消费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区别于不断追求物质欲望与满足物质欲望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适度消费摒弃以消费为目的的无节制消费,批判凭借消费彰显自己阶级、身份、地位的错误观念,倡导理性消费,通过满足自身最根本、最实际的需要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其次,不同于一次性消费模式,可持续消费意识到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部分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崇尚在消费的过程中和消费行为后都尽量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求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不将目光局限于当下的物质消费与享受,而是更多地关注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最后,公平消费注意到了因地区间不平衡发展而衍生的消费失衡问题:在发达地区,易出现奢侈消费和过度消费的现象,给环境带来巨大的负担和压力;在相对贫穷落后的地区,人们连基本的生活需要尚且不能满足,遑论奢侈消费和过度消费了。这种现象造成了贫困地区的人民非但无法享受经济发展产生的巨大物质财富,还要承担少数人过度消费造成的不良后果。因此,推动绿色消费理念在各个阶层的形成,亟需实现生态公平和建立在生态公平基础上的消费公平。
节约资源也是绿色生活方式的基本要求之一。从个人层面来讲,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精华,在消费主义和享乐之风盛行的当今世界,无疑是种极其可贵的品质,也是衡量一个人修养是否良好的标尺之一;从国家层面来讲,节约资源在生态治理的过程中起到基础性作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护自然环境的根本之策。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处于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特殊阶段,曾因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能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然而,经过几代国人的努力:变革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加强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勤俭治国、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实现自然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截至目前,节约型社会的样态已经初步显现。全国人民齐心协力,身体力行,积极响应诸如旧衣物回收、“光盘行动”“地球一小时”等环保项目的号召,在衣食住行各个领域都不忘为生态环境“减负”,自觉践行绿色可持续、与自然为友的生活方式。
坚持以人为本是绿色生活方式的核心原则之一。人的生活方式取决于人的发展状况,绿色生活方式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环境需要而形成的,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在人的身上,始终围绕着人的发展,始终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取向。在当今社会,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而出现的消费主义不良风气愈演愈烈,不仅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行其道,在信仰共产主义的中国也造成了严重后果。除了生态层面的负面影响,还使得一些意志薄弱的人丧失了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被物化意识支配,只看重物质占有,忽视精神需要。绿色生活方式的出现将这些畸形的、片面的人从异化的生活状态中解放了出来,明确了想要成为一个真正自由的人,满足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只是基础,还有超越物质的精神世界需要用心经营。由此可见,绿色生活方式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动力和结果,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此外,还需要肯定人民群众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主体地位,每个人都应当参与到生活方式的绿色变革当中,致力于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认清自己的真实需要,不被物质操控和统治,摆脱物化意识的桎梏,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社会文明的进步需要良好社会风尚的推动,绿色生活方式恰恰能够凝聚起人民群众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初心、信心和决心,汇聚起磅礴力量,形成社会合力,共同抵制物质财富和物质享受的诱惑,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为人们自发、自觉的生活习惯,用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孕育绿色可持续文明风尚并催化其成型,使得全民崇尚精神文明的社会风气蔚然成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活方式早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在全力推进绿色生活方式的今天,精神文明的作用不容小觑,传递正能量、富有感染力的精神文化生活构成了绿色生活方式的根基和底蕴,是现代文明的指向。它以中国精神为灵魂,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每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强化着每一个人的生态责任意识,动员着每一个人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活动中来,让绿色生活方式引领新的时代风尚。值得注意的是,仅凭宣传教育来培养公众的绿色生活观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依靠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保驾护航,约束不利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做到“软性”层面和“硬性”层面的有机结合,构建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严格法治为保障的绿色生活方式。
引导人们养成绿色生活方式不但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思想上普及、推广绿色生活观,让绿色生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实现绿色生活方式的大众化,还需要在行动上将绿色生活观落实到具体生活实践中去。简而言之,绿色生活方式的践行应当做到知行统一,在知中行、在行中知,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其中,“知”强调的是培养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和对绿色生活方式的认同感,“行”强调的是完成人们生活方式的全面绿色转型,只有真正认识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才能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我们国家组织开展了许多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系列活动,为将绿色生活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提供了实施的平台和开展的契机。以每年3月12日的植树节为例,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八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阐明了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意义,巩固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关键地位,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绿色生活环保公益活动,既做大自然的受益者,又做大自然的建设者和守护者,不断为改善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直处于发展速度不断增长、发展规模持续扩张的飞跃期。然而,伴随着国民经济的腾飞,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就包括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之风的兴起和蔓延。这种一味追求物质生活满足的不正当价值观念以及受到其错误指导而形成的外延式、粗放式生活方式是导致许多全球性生态问题的罪魁祸首。在异化的、单向度的生活中,人们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不但侵蚀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且造成了资源、能源的极大浪费,长此以往会引发资源枯竭和严重的环境危机。目前,党和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充分认识到我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需要与环境承载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并且正在积极寻求有效途径以改善这一现状。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绿色生活方式”就是为了应对生态危机而提出的价值理念,通过衣、食、住、行、游等方面的绿色化转变,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杜绝与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理念背道而驰的生活观念,在保护环境的前提条件下,统筹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坚持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生产方式对生活方式的内容、结构和水平起决定作用,是生活方式形成的根基;同时,生产方式又和消费方式、生活观念共同包含于生活方式中,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生产方式的制约,与生态环境的互动也不例外,因此,环境危机的根源最终可以追溯到生产方式。引发环境危机的传统生产方式以 “生产—消费—废弃”为全过程,其单向的线性结构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与之相对的是当今世界各国大力提倡的非线性绿色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充分肯定自然的作用和价值,采用环境友好的生产流程,注重资源的循环再利用,通过技术手段将消费后的产品作为再生原材料,继续投入到生产环节,由此形成闭环,做到了从源头上抑制自然环境恶化,降低了环境有害物质的排放量,减少了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有效避免了自然资源的过度浪费。绿色生产方式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生产端的绿色革命加快了绿色生活方式的构建;同时,绿色生活方式也推动了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
无论是生产方式、消费方式还是生活观念的绿色变革,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转变。绿色生活方式不会自发地产生和形成,而是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需要人民群众绿色生活观念的培育,使之成为人们的个人追求和自主选择,成为人们从事环境保护活动的内在动力,从而激发人们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绿色生活方式也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一无所知到学会理性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再到将思想付诸行动,需要经历一段漫长的时间。我们国家倡导的绿色生活方式,关注的不只是人们眼下的物质欲望,而更要考虑自身和后代的生态需要,关注的是自然环境未来的发展,强调人类在满足物质需要时应当进行自我约束,摆脱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以自然界的承载力为阈限,追求高质量、高品质的生活,以拥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更美好的生态生活为目标,这也是绿色生活方式的生态意蕴。中国共产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绿色生活方式、为什么要实现绿色生活方式以及怎样实现绿色生活方式的问题,为从生活方式角度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解决方案,是每一个中国公民都需要遵循并实践的准则。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与时俱进的成果。该观点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反对人类征服自然的既有思维,认为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看法和行为是荒谬的、错误的、不值得提倡的,而人类对大自然施加的一切负面影响,最终都会通过大自然的“反作用力”报复回人类自己身上。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时刻处于动态平衡的生态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生态系统内的任何一个物种都有其不可替代性,即使是微小物种的变化也会影响整个自然界。人类只是生存在生态系统中的一分子,不是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的统治者,在改变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因此必须学会正确处理与自然界、与其他物种的关系,即尊重自然规律,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合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如此才能长久地生存下去。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维护生态系统秩序的平衡与稳定,达成人与自然的双向和解,其主动权始终掌握在人类的手中,人类只有通过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