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学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十四五”规划开新局,应发挥出交通运输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撑性、战略性作用,提升服务效率[1]。尤其是应夯实构建交通强国的基础,使民众享受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建设愈发完善的红利,使货物流转更迅速、高效、安全、可靠,以提高民众对交通运输服务的满意度。关注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发展问题,应补齐工作短板,提升服务意识,创新工作理念,促进一体化发展。只有强化资金有效供给,关注运输安全问题,实施综合管控,才能使交通运输经济稳健发展。
新时期,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消费升级,家用汽车数量显著提升,民众更关注出行问题。但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因建设水平与经济因素的影响,交通运输事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有待进一步提升。当前,随着基建工作受关注度的提高,公路工程修建网络不断延伸,其规模也在逐渐地扩大。同时,公路项目修建的造价也在逐渐走高。面对信贷政策的变化、地方政府融资压力,使得项目建设资源供给不足,亟待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
随着公路事业发展步入新阶段,城市道路修建工作不断深入,其为民众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因地势地形、经济发展、施工条件等多有不同,造成了区域、城乡公路修建差距较大。构建现代化、更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助于平衡城市与乡镇之间的运输矛盾,实现一体化发展。现实却是,很多乡镇公路修建标准、技术应用水平相对较低,病害问题尚未得到妥善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
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的出行需求也呈现大幅增加趋势。同时,电子商务事业发展,货物运输需求也在同步提高。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式,应确保交通运输安全。只有保证驾乘人员、货物运输工作有序开展,实施综合管控,才能降低交通事故发展概率。现实是,很多运输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对交通运输安全问题缺乏关注。另外,货运站管控工作不到位,监管体系形同虚设。此外,驾驶人员素质不高,应变意识、操作能力不足。例如:有些大型货车驾驶员不按规章行驶,出现超载超速问题,产生道路运输安全隐患。
交通运输事业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其对经济发展形成巨大助力,也带来了交通拥堵问题、环境污染与噪声污染等,使人们不堪其扰。特别是在构建生态宜居、环境美好新城市的背景下,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也使得外部性成本不断筑高。为此,应及时地解决好节能减排、优化运输结构、促进对新能源运用等问题。
助力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的稳健发展,应确保资金的供给,解决投融资问题。地方政府应明确主体责任,建立公路建设的专项资金管控机制,规避项目投建中的资金风险。只有以政府为主导,引入社会力量,做好公路建设项目的调研、规划、施工及养护工作,促进各部门的履职尽责,才能形成完善的公路交通运输建设体系,确保道路运行高效、通畅。此外,可以社会组织捐赠、企业参与个人捐赠等多种方式,进行对公路项目修建资金的筹措,更好的平衡道路修建与供给之间的需求[2]。
面对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应引发交通主管部门的关注,持续加大对东西部地区基建工作开展的关注,给予其一定的政策、资金、人才等倾斜与支持。并且,还应加强管理力度,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公路建设项目的验收,形成对道路工程车、家用车、货物运输车等检查与管控,发布专项管理通知,对不同的道路实施分级管控。同时,还应重视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密切区域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在保障道路出行安全中心,一方面应做好安全教育宣传,可借助广播、新媒体平台等。同时,应规范相应的运输管控法规、管理条例,对危化品运输、物流车进行针对性管理;另一方面,应加大惩处力度,严厉打击超载超速问题,并提升驾驶人员的综合素养,使其具有责任心,避免疲劳驾驶。
为解决外部性问题,可以征税与引导的方式,通过市场化手段使人们购置新能源、符合标准的车辆。并且,可对不同地区实施差异限行举措,化解道路拥堵问题,减少碳排与噪声污染,构建绿色出行的社会新风尚。此外,还需重视对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提供新助力。
总之,促进公路交通事业有序发展,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应充分发挥其先导性作用,提升对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关注。只有道路通行顺畅、高效,促进城乡公路修建的同措并举,缩小地域差距,才能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助力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构建良好的市场秩序。从而,实现综合管控,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解决好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推动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