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勾莉 鲁志颖 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生产作业计划管理制度仅对正常生产产品的计划管控做了相应的规定及流程的明确,对长期库存物资的处置工作,虽然日常在开展库存物资带入生产使用、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的相关工作,但没有纳入正常的生产管控,缺乏计划性、精准性,此项工作的监督管理机制尚未形成,积压产品
库存长期居高不下,造成资金占用的同时,挤占库房货位,影响正常产品的存放,且部分产品因长期存放,包装物破损、产品物性不明,存在安全隐患。为此,在积极组织处置库存物资的同时,亟须将库存积压产品的处置纳入正常生产管理体系进行管控,督促各相关单位严格落实,逐步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实现生产管理精细化,是全面完成公司全年生产经营任务的必由之路。
传统生产管理模式仍以粗放型为主,不利于解决公司长远发展,优化计划管理与营销模式形成合力,是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的共同追求的目标。当前,企业生产经营面临非常严峻的困难和挑战,作为分公司生产管理部门必须转变观念,准确定位,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按照精益生产和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加快生产组织反应速度,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服务市场,服务用户。合理配置各种资源,努力形成应对困难、化解危机的合力,切实为企业持续发展助力,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需要,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公司库存积压产品逐年增加,虽然公司每年组织相关单位对库存产品进行了系统盘库,目前仍无法全面处理,造成库存产品存放时间过长,其中最长的为2001年生产,至今已存放20年。由于存放时间过长,包装物唛头脱落,已无法确定产品名称,变成三无产品(无生产时间、无生产单位、无产品名称)。这不但占用库房和资金、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同时还产生了大量的管理费用,增加了生产成本。
为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责,理清管理流程,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对公司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制度进行了修订,并制定了公司生产作业计划管理办法,明确责任单位及工作职责,将库存产品的逐步带入纳入正常生产过程进行管控。通过优化作业计划管控,实现生产过程精细化、规范化,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生产作业计划是公司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为公司完成全年生产任务进行统筹安排。一是提升生产计划的精准性,将年度计划分解到每月,细到每日,并要求各二级单位依据公司月度生产作业计划,对计划内容进行分解,并落实至班组,形成班组日生产计划。二是依据公司实际情况,将生产计划与生产能力紧密结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密切沟通,做到信息准确、计划合理、测算到位、保证高效,从而使生产计划切合实际。三是建立“实时跟踪,高效沟通”的良性机制,通过组织排产会、专题会等形式,对急需产品进度逐一落实,并运用统计技术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升计划管理的准确性、精准性。
各相关单位依据确定的生产作业计划制定库存产品带入计划,其中:生产部门负责制定半成品生产带入计划,技术部门负责组织评审产品带入方案、制定在制品生产带入计划,营销部门负责制定产成品生产带入计划,生产单位是生产带入的主体责任单位,确保生产带入计划顺利完成。
为加强公司存货精益化管理,提高库存产品周转率及库房的利用率,要求各责任单位设立专人将五品的管理纳入日常管理,必须保证账物一致,并严格按照流程及时限要求办理入库、领用、交验等手续。账物不符或未按要求办理相关手续的,造成的损失由责任单位负责,监督生产单位加强过程控制,严格按照公司相关要求及消耗定额发料、领料,剩余原材料及时退库,杜绝浪费现象的发生,有效提升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
由于库存积压产品存放时间较长,部分来源不明,还包括一部分客户退(换)产品,为了进一步规范库存积压产品的管理,及时妥善处理库存积压产品,缓解库存压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将“降本增效”的主导思想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我们以降低生产成本、消除安全隐患、盘活占用资金为目的,对多年来库存积压的在制品、账销案存产品、退回产品等进行统计,组织营销中心、技术质量处及生产单位对各自的库存积压产品进行梳理,并到现场进行核对盘点,确定账面与实物相符后,对库存积压产品逐一进行分析,制定处理方案,明确责任人,每月总结对库存积压产品处理情况。
方案一:生产带入处理。
在确保安全及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依据营销部门市场需求,对当月安排同类产品时将带入产品指标重新进行采样分析,根据积压产品的来源、生产工艺条件及产品的理化分析指标判定是否可以带入处理,对于确定能够带入处理的产品,依据技术决定安排生产单位带入处理。
方案二:降价销售。
对部分退回产品、生产单位在制品及账销案存产品逐一进行梳理,部分产品生产带入时受到工艺条件限制,或是会增加大量的生产成本,要求营销部门前期先与客户沟通,若能够使用并且符合销售许可条件的,确定为降价销售产品,降价销售前,先经采样分析,产品性能未发生变化的,由营销部门负责联系客户进行降价销售。
方案三:销毁。
对既无法生产带入也无法降价销售的积压产品,因无市场需求又无法返工处理,确定为销毁产品,对需要销毁的产品制定销毁方案,通过评审后,严格按照评审方案进行销毁工作。处理方案确定后,经相关单位审批后,充分运用成本控制思路与方法,力求“变废为宝”。
公司通过优化作业计划管控,从岗位职责、权限配置、信息传递渠道等环节,按照科学、标准、可量化、易执行的要求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形成长效机制,以降低库存管理成本、减少资金占压、消除安全隐患为目的,多措并举提高公司整体运行效率,提高存货利用率,有效降低库存积压,切实提升生产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