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凯撒大帝》中凯撒的公关语言与公关策略

2021-01-16 08:08:51于皓
公关世界 2021年23期

摘要:凯撒的丰功伟绩,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由于他传奇的一生,人们把他列入众神之列,称他为“神圣的尤利乌斯”(Julius)。而在历史上,人们习惯称他为“凯撒大帝”。电影《凯撒大帝》纪实性地展示了凯撒政治、军事上的才干,以及罗马帝国的扩张之路。凯撒大帝的语言中蕴含和展现了他的公关能力与公关策略。

关键词:凯撒大帝,公关语言,公关策略

语言是思想的展现,尤其在影视剧中,语言的表现力甚至超越了行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不但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外露,更表现了一个人的长远谋略。

凯撒是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他出身贵族,以其优越的才能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奠基者。公元前60年凯撒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大巨头同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在8年的时间里征服了高卢全境。公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公元前44年3月15日,凯撒被以布鲁图为首的元老院成员暗杀身亡,享年56岁。电影《凯撒大帝》中凯撒的语言犀利,蕴含着他的公关策略。

一、强大的心理素质和稳定的心理状态

对于公关者来说,耐心、毅力、容忍是适应和克服困难的需要。公共关系作为一种交流活动,在面对面的信息交流时,公关者的口语表达既是观点的陈述,也是游说的劝说。

在跟苏拉谈判时,凯撒不卑不亢,年轻却老道。苏拉虽然执意要除掉他,但抛开政敌的因素,苏拉是欣赏这位年青人的。而苏拉的合作者,庞倍,早对苏拉心存不满,相同的境遇,被逼离婚,但庞倍却没有凯撒这般勇敢,也正因此,凯撒与庞倍的联盟便有了契机。

凯撒问苏拉,“要不杀我,条件是什么?”

蘇拉称,“你必须跟你妻子离婚。”

——不,我不会。

即使你送掉性命也不会跟她离婚吗?

——我妻子是我的老师,她比我真诚,她比我聪明,她比我,比你,或你手下的任何人都更有口才。我不会跟她离婚,这就是我的回答。

即便面对罗马最高统治者,面对杀害岳父的幕后主使,凯撒临危不惧,言辞掷地有声,映衬其强大稳健的内心和严密的逻辑。

当凯撒快到克里特岛的时候被海盗捉住,用绳子捆了在十字架上,泡在海里。海盗头目说道,“你不喜欢绳子是吗?我们可以用钉子,那是罗马人的方法。”即便在毫无反抗之境下,凯撒仍然很镇定。

——“现在赎一个罗马人需要多少赎金?”

两塔兰特。但我愿意付三塔兰特看一个罗马人淹死。

——让我活着,你能得到五十。

谁去取钱?

——他们去。

凯撒由海里成功上岸,用链子系着。他抓住了对方对物质的需要,金钱,他出25倍的高价赎金来自救。

凯撒又用决斗来延迟时间,获得了一天期限。凯撒与海盗头目决斗胜利后,他望见了从罗马取赎金回来的救兵。这个时候,凯撒的癫痫病犯了。尽管他内心是恐惧和担忧的,但他仍然按照自己的计划与海盗周旋,直到犯病时才窥见其内心的激动。

游说者除了通过利益上的许诺表达诚意外,还应审时夺势,冷静镇定地进退自如,保持主动,最终达到目的。

二、判断对方的需求并满足

人的任何行为的产生都出自于个体需求,需求是无限的,又是多样的。公关者应以对方的需求为出发点,立足于满足对方的需求。

凯撒在跟苏拉谈判时,他问的是什么条件可以换我一条命;在跟海盗周旋时,他问的是多少赎金可以赎一个罗马人的命。当凯撒与妈妈对话,他说,“我需要军队。庞倍有军队,会借给我吗?”

他妈妈便问他有什么可以给他。凯撒想到了女儿茱莉娅,在庞倍凯旋而归时,女儿茱莉娅一夜未归,她对凯撒说,“我喜欢他,但还没爱上他,但我会的。”凯撒用女儿与庞倍交换了50万军团的士兵,并且要托管高卢。

罗马的历史,是一部征战史。公元前477年,罗马战功赫赫的元老法比乌斯感到被动防御不是长久之计,不甘心被动挨打的困境,主动请缨攻打伊特鲁里亚城邦国维爱。元老院不派一兵一卒加以支援,经历几场战斗之后,法比乌斯家族部队全军覆没。周边的国家与部落越来越轻视罗马,他们把罗马当成可以随时入侵的围猎场。公元前405年,罗马发动了对维爱的全面战争,战争连续打了十年,罗马联军死亡无数却毫无成效。元老院任命卡米卢斯为独裁官,这位有名的战将,挖掘地道通往维爱城内朱诺神庙的下方,全面占领了维爱城,此战使罗马国土整整扩大了一倍。

罗马由弱至强,由被入侵者转变成强大的帝国非一朝一夕之力,除却罗马历史上统治者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才能,民众的支持是最重要的因素。如何争取民众的支持,保家卫国,征战南北?人民遭遇外地入侵,民不聊生,反抗侵略者的呼声已犹箭在弦上。凯撒的一句名言,“我来,我能,我征服”,成为激发罗马人民斗志的座右铭。

公众的需求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需求。物质需求的满足往往容易识别,在一定程度上也容易实现。而精神需求却需要体悟对方的心理状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达到共情,才能最终产生情感共鸣。

三、利用特别事件或特别时期宣传造势表明立场

公关传播时机的选择,实际上是以把握公众心理为基础的。现代意义上的媒介事件,是特意为吸引媒体报道并扩散自身所希望传播出去的信息而专门策划的活动。在古代,特别事件可以成功吸引公众的眼球并制造公众舆论,获得良好知名度与美誉度。

在妻子的送别礼上,凯撒动情地利用妻子的死制造了一场爱妻子爱罗马爱人民的演讲,赢得人们关注并获得好名声。他说:“在此,我最后一次,向我的妻子克娜莉娅致敬。她是一个好女人,从来不考虑个人的得失,只会真诚地关心他人。罗马,是她的最爱,和她一样,我们都爱罗马。我们梦想着罗马没有独裁,儿子永远不会向父亲动手,兄弟永远不会跟兄弟反目。罗马的人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所以我号召大家跟我一起,不仅向我妻子,也向为了罗马更美好的明天而战斗至死的人们致以最真诚的敬意。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了建立一个幅员辽阔、统一自由的罗马而奋斗。”

在元老院是否出击海盗纷争时,凯撒说,各位,不要凭想象猜测,这群海盗的厉害我见识过,我就曾被海盗袭击过。那些海盗的数量,不止是几千人而是几十万人,他们并不都是单船作战的乌合之众,他们有将领,有海王,有上千条船,他们的海战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甚至超过我们。庄严而臃肿的元老院,就像你们的身体一样,整日闲谈无所事事。我们中有一个人他能解决危机,但我们赋予他这项重任了吗?没有。加图反对他,要执行这项重任,庞倍就要率领苏拉当初进驻罗马时两倍的军队,难道我们就没有前车之鉴吗?凯撒进一步支持庞倍,“我明白了,罗马要挨饿,就是因为加图找不到一个他信得过的人。并不是你有军队就会强占这个国家,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苏拉。有些人任局势摆布,但能者却可掌控局势,他们掌控局势并以此实施自己的想法,不受其他因素干扰,他们有时甚至会牺牲个人利益,只为亲眼看到理想的实现。庞倍就是这样的人,在座的各位都知道,有样东西可以阻止一个国家强大,内讧。各部族之间,你争我夺而不是团结在一起,只要我们一直在这里争吵,寻求个人利益,为些小事斤斤计较,罗马就永远不会强大。我提议我们暂且收起个人意见,统一在一种思想之下,那就是对罗马的爱。我们大家团结起来,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我提议推举一个人,让这个人带我们走出黑暗,我提议庞倍。大家同意吗?”

他利用能引起轰动效应的事件、特殊时刻、众多公众,打着一张“爱罗马”的牌子,成功地赢得了民众,赢得了同盟者。

PR

本文系2019年湖南省教改项目:“以本为本”为导向的高校本科秘书学专业《公共关系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编号843)、2020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秘书学实训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编号202002145067)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陆纪鸿.元老院的生与死,罗马共和国权力博弈启示录[M].上海三联书店,112.

[2]文中台词来源于约瑟夫·L·曼凯维奇执导的美国电影《凯撒大帝》,该片由马龙·白兰度、詹姆斯·梅森、约翰·吉尔古德、路易斯·卡尔亨等主演,该片于1953年出品.

(作者简介:于皓,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和公共关系学)

(责任编辑:李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