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11 月27 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明确,要建立和完善由国家级平台、省级平台和企业级平台组成的冷链食品追溯管理系统,以畜禽肉、水产品等为重点,实现重点冷链食品从海关进口查验到贮存分销、生产加工、批发零售、餐饮服务全链条信息化追溯,完善人物同查、人物共防措施,建立问题产品的快速精准反应机制,严格管控疫情风险。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接到重点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检测阳性通报后,应当立即利用省级平台对同批次食品的流向进行溯源倒查和精准定位。
近期,“2020 年食品真实性技术与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会上首次面向全球发布了“食品真实品质认证(FA 认证)”。该认证以核磁共振波谱、同位素质谱、生物溯源等前沿科技手段为技术支撑,通过海量样本数据对照、主动市场抽检等手段,构建食品大数据,实现食品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可保障、可溯源、可监督。与会专家指出,在“国际食品真实性中心”和“国际食品真实性技术创新联盟”的引领下,构建真实性数据库,推动食品真实性定义最终达成国际共识。
据悉,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已部署进口冷链食品“全受控、无遗漏”闭环管理和集中监管仓建设工作。凡不能提供入关环节消毒证明或省外规范化核酸检测和消毒证明的進口冷链食品,一律运抵监管仓进行核酸检测和预防性全面消毒,获取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合格证明、消毒证明(以下统称“三证”),并加贴“冷链食品溯源码” 后,方可出仓。
消费者可使用支付宝扫描“冷链食品溯源码”查询“三证”信息,发现不相符的可向监管部门举报。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还将升级“浙冷链”功能,实现一键举报和微信、“浙里办”等多用户端查询功能。
为进一步防范进口冷链食品疫情输入风险,实现“三点一库” 闭环管控的更加高效、更加精准,上海市按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人物同防、闭环管理的原则,探索建立“沪冷链”信息化系统,并已开始试运行。该系统对接口岸查验点的查验信息、运输提货点的提货数据、交通运输数据(GPS 数据)第一存放点的进出货追溯信息,以及中转查验库的消杀及核酸检测信息等数据,可以实现进口冷链食品闭环管控和智能化管理。
“两头乌”是浙江金华的地方特色猪种,最近,这个家族迎来了特殊的“新成员”。2020 年11 月19 日,在金华市东阳良种场的试验基地,一头代孕大长母猪顺利产下七头冷冻体细胞克隆纯种金华猪,七头小公猪平均体重1.12 千克。三天后,另一头怀孕母猪成功诞下四头小猪。据悉,这是我国首批利用液氮冷冻保存的体细胞克隆的金华猪,是在浙江出生的首批克隆猪,也是该省首次将体细胞冷冻保存技术体细胞克隆技术,结合运用于地方猪资源保护。
2020 年12 月17 日,上海市食品学会2020 年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八届理事会及第二届监事会换届选举会议召开。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兴发,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会长顾振华出席大会并致辞。大会在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吴晓明的主持下,听取并审议了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第一届监事会工作报告等,选举产生了第八届理事会和第二届监事会。学会将在新一届理事会的集体领导和全体会员的积极支持下,站在产业创新发展的前沿,为推动长三角地区食品科技与提升产业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2020 年9 月以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发建设了“ 渝溯源”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目前,该平台已经在重庆渝北、大渡口等8 个区县试点运行,185 家相关企业在平台上注册,记录了流入重庆市进口冷链水产品、畜禽肉302 笔,共73 个品种、3 186.36 吨,涉及25 个国家和地区。“渝溯源”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按照企业申报、首站赋码、一码流通、环节倒查、全程追溯的模式,由进口冷链食品入渝首站企业在追溯平台录入食品品名、生产企业、检验检疫信息等关键数据后,平台赋予“渝溯源”源码,在后续流通环节各节点扫码后,在平台内录入购销信息,并层层依次叠加至源码上。
“亿滋国际”近期发布了2020 年《零食现状报告》,该报告由“亿滋国际”与消费者调研专业机构——哈里斯调研合作,对全球12 个国家数千名消费者进行了专题调研。报告显示,受访者中88%的成年人表示,在疫情期间享用零食数量比以前更多或与以前相同;52%的受访者表示,零食已成为疫情期间的“救星”;66% 的人表示, “吃零食是我一天中为数不多的奖励和满足感来源之一”;65% 的人则认为,在过去几个月里,吃零食成为了他们的必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