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迎娣 青岛市城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历经数十年的努力,国内环境得到大幅优化,这对质量技术监督领域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在监督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过程中,技术过时问题浮出水面。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借助计量检测技术的力量。本文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经验,谈谈如何利用计量检测技术提升质量技术监督水平。
计量工作涉及三个方面内容,一是计量技术开发,二是计量管理,三是计量监督。计量检测技术,顾名思义是指以计量的方式对产品进行检测,以此判断其质量好坏[1]。考虑到计量工作覆盖面比较大,为避免不必要麻烦,有必要统一检测标准。标准制定依据有两个,分别是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标准制定方式有三种,包括科学计量方式、法制计量方式、工业计量方式。如果采用科学计量方式,就需要全面了解产品的特性,并参照当前生产水平及要求,制定出最适宜的检测标准。如果采用法制计量方式,就需要严格遵照国家规定。如发现违规操作,绝不姑息,以防质量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如果采用工业计量方式,就要掌握实际生产数据,并明晰企业的具体要求。结合两方面内容,制定检测标准,并在行业中进行推广。
历经数十年的努力,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新的购物观逐渐形成。在产品质量过硬的基础上,对产品价格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人们要求在不断提高。企业要明晰这点,并坚持以质量为王。从实践角度来讲,能做到这一点的企业并不多。之所以无法实现质量百分百达标,根本原因在于计量检测技术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为了摆脱困局,企业应当及时更新观念,并采取有效行动。对自身生产水平有一定了解,并掌握产品特性。综合各方面要素,制定质量检测流程。同时,依托实际需求制定设备采购清单,经过层层筛选,购买最先进、最适合的设备。在推进质检工作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以此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完整性。产品以高品质的姿态进入市场,一定能够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为了规范计量工作,我国颁布了《计量法》,并不断修订。无论从事何种行业的企业,都要积极引进计量检测技术,并将该项技术应用于生产全过程[2]。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精准把控,产品质量必然有保障。不仅如此,借助计量检测技术,企业能够对数据进行动态监测。发现数据异常后第一时间进行控制,能够确保发展方向不会出现偏差。除此以外,有效应用计量检测技术,还能保证计量器具一直保持健康状态。利用这些器具测出的数据,准确率必然很高。随着检测误差的减少,企业需面临的风险也会相应降低。
为了探明计量检测技术应用所带来的效益,首先要了解技术应用流程。以纺织业为例,第一步是搜集纺织行业计量技术规范等法律条款,以及原材料、生产设备等相关信息。第二步是制定出符合企业需要的计量检测流程,针对大面积棉球生产,既要使用到乌斯特条干仪,也要使用波谱仪。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质量技术管理局给出的标准,绘制实验表格。对棉纤维进行检测,随时记录数据。将数据和规定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出棉纤维质量。从这个案例中可以获知,借助计量检测技术能够快速获取结果,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进而为企业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倘若没有有效检测开展工作,劣质产品就会进入市场。当消费者发现后,就通过合法手段保护自身利益。这时,企业就要支付赔偿金。金额已经超过利润,是一笔赔本的买卖。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形象会因此受损。订单量下降意味着收入减少,企业大概率会陷入资金困局。
质量技术管理局要统一内部思想,明确工作方向。一要全方位宣传,确保所有企业都能认识到计量检测技术的价值。二要提供有力指导,帮助每一家企业建立起完整的计量检测体系。三要深入市场一线,倾听消费者心声。当发现产品纠纷后,要立刻介入其中,帮助消费者挽回损失,同时督促企业尽快完善计量检测工作。倘若同样问题再度发生,质量技术管理局就要下达通知书,责令企业停业整顿。
近些年,我国致力于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要想提升计量水平,需要增强法制观念。质量技术管理局要定期召集企业负责人,学习法律法规,了解内外部形势变化。企业负责人在取到真经后,要立刻在内部进行普及。同时,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只为培养职工的法制观念。授人以鱼的方法固然有效,但远不及授人以渔。企业要设置各类奖项,以调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当全员具备法制意识后,一定能推动计量工作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常言道:“生命不息,创新不止。”为了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任何一家企业都要不断钻研技术,努力提升质量检测水平。为避免做无用功,需要企业依托实际情况及相关规定,以科学为导向,以提升效益为目标发展计量检测技术[3]。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新问题如影随形。目前,质量技术监督问题表现最为突出。问题一天不解决,市场环境就一天就无法被彻底净化。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引入计量检测技术,但要想充分发挥技术优势,需要明晰其内涵,了解其作用,并采取优化措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效质量技术监督模式一定会形成,从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