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六安 上海中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
我国虽然水资源储量丰富,但水资源可利用率相对较低,部分地区存在严重的水资源供应不足现象。在现今城市化建设中,水资源与人们生活和城市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如何做好水资源节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展开分析,以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利用。
在选取节水设备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科学选择阀门、管材、配水器具及卫生器具。在选择阀门的过程中,传统的镀锌钢管长时间受水冲刷后可能产生大量的铁锈,进而引发不同程度的水质污染问题,降低水资源利用率,甚至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而应用钢塑复合材料、铝塑复合材料、PVC-U管、PP-R等新型管材,则能有效优化水体质量,减少水资源浪费。再者,选用节水器具也尤为关键。卫生器具是住户居住前必须安装的器具,合理使用节水型器具在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设计中尤为重要。工作人员在选择卫生器具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考虑卫生器具的品质与价格,另一方面还需考虑卫生器具的节水性能。
在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当中,势必会有大量的废水出现,因此,需要对这些废水进行收集,收集之后运用专业的技术对其进行科学、细致的处理,确保废水的水质能够与达到相关的标准,之后再将处理之后的废水运用到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去,也可以将处理之后的废水运用到环境绿化当中,因为环境绿化对于水质并未有过高的要求。将废水进行循环的运用,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水资源的运用率。但是废水循环运用技术在使用过程当中,需要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净化技术与专业设备进行共同的作业,因此,废水处理的成本将有所增加。
建筑中热水供应系统设计应满足以下几方面要求:在维持正常生活所需的基础上,控制热水流量,降低热水消耗量;引入先进技术措施提高冷热水转换效率,避免浪费情况的发生;选用保温性能好的材料和技术,规避热传递中存在的散热情况,促进热水供应;加大新型清洁型能源利用率,替换传统能源,做到能源的科学管控。在太阳能利用上,由于其储量丰富,转化后不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因此被作为现阶段最为重要的清洁型能源,已得到大力开发和应用。太阳能是我国近几年一直研究的新型绿色能源,能够替换传统能源进行电、热能的供应,满足人们生活所需,控制能耗量。作为一种新型绿色能源,从广义上讲,太阳能包含内容广泛,水能、风能以及化学能均可视为太阳能的衍生物,目前除用于发电外,太阳能还可为热水器提供能源,在现代热能供应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太阳能多被作为热能供应的重要能源,以真空管和热管两种方式完成热能传输,这两种方式虽然操作简单、存在影响因素少,热能传输效率高,但仍需注意以下内容,以更好地发挥太阳能优势。首先,在保证水流平衡状态下,增强太阳能使用灵活性,以并联和串联相结合的方式改善集热效果。其次,科学选择集热器。对于集热器的选择,性能、规格参数是考虑的基础因素,设计人员还需从抗冻性、承压性方面对设备使用情况加以分析,注重集热器性能,控制经济成本。最后,对于冬季较为寒冷地区,太阳能加热设备需要做好防冻保护措施,以免产生故障问题,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根据国家规定,城市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系统必须严格按照各分区卫生器具配水点的静水压力要求进行布局设计。通常情况下,静水压力要控制在0.35兆帕至0.45兆帕之间。然而,在实际建筑工程设计中,部分设计人员为节约投资成本,往往在居民用水点的静水压力达到0.35兆帕时就停止减压。而这样的设计方式,会增大管道中水流的压力,加快卫生器具的出水速度,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由此可见,对城市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分区压力开展合理分配至关重要。在给排水工程系统设计中,设计人员可以在配水点安装减压阀门、节流孔板等工具,将水管压力控制在0.2兆帕之内,从而在满足居民正常用水需求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控制水资源浪费。
在建筑给排水节水技术中,要进一步有效应用中水回用系统,通过这个系统,把生活中的污水或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展开回收再利用,进行净化处理,把此类水源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充分的消除,此类水源通过中水回收系统进行全面细致的处理之后,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中所含有的氮、磷、钾等相关含量,然后更有效地应用于非饮用的方面,这样能够更科学合理的利用水资源,使其利用价值进一步提升,从而充分实现节水的目标和效果。中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3种类型,分别是物化过滤法、微生物吸附法和膜过滤法。物化过滤法在实行的过程中,主要是用气浮结合来有效过滤掉水中所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微生物吸附法主要是通过微生物自身的耗氧性,使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进一步降低;膜过滤法主要是结合过滤膜的相关特点和优势,进行综合性的应用,这样能够把水中的杂质进行有效消除,从而使水的质量进一步提升。在实际的应用环节,要根据整体工程的用途和具体特点等等,进一步有效选取更切实可行的中水回收技术。针对各类水源进行回收处理,二次利用,同时有针对性的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质供应,以此更有效地实现资源、能源的有效节约,使水资源的使用率得到显著提升。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技术应用,需要考虑内容和要素较多,设计人员除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外,还需对现有的规范制度及发展实况加以了解,转变设计理念,利用节能可再生资源,优化给排水系统性能,从而缓解水资源紧缺问题,达到环保节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