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 薇
(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深圳 518022)
加强环境保护与控制水土流失过程中,监督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在实践开展中还存在诸多不足,比如监管人员缺乏正确的工作意识、监督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监管技术有待创新等。为了在新时期环境下全方位地展开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需要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重点,对人为水土流失加强控制,在水土保持项目开展中加强事中及事后监管,并积极采取有效对策与措施不断提升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水平。
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逐渐把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放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民族可持续发展层面,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提出一系列新概念、新要求,指明了未来生态文明建设方向,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基本战略任务和总体要求。所以,在水土保持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开展中,也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全面建设,尤其要对人为水土流失加大控制力度,严禁发生人为水土流失相关问题。
在生产建设项目施工(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进一步深化简化生产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强对生产建设项目整个水土保持流程闭环中的关节管理,从源头杜绝或减少水土流失危害的发生。同时,应加强各个环节中介服务机构的督察力度,对与实事求是原则相悖的水土保持方案、监测成果及相关的验收评估资料进行严格审查,加大对违法违规的中介机构惩处力度,在制度上严格监管各个环节的参与者。
目前,针对生产建设项目展开的监督管理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3 个方面:①监督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监管意识。目前,很多省份在针对水土保持项目展开监督管理工作期间,相关主管部门缺乏科学的管理意识,并没有认识到监督管理在水土保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而且对很多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内容存在质疑,认为各项监管工作并不能在保护水土方面产生积极影响[1]。而在主管部门对水土保持监管工作缺乏正确认识基础上,很多监管工作人员也开始对自身工作产生质疑,在缺乏正确的思想引领下,难以保证监管工作成效。②监管模式缺乏科学性。在我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开展中,“三权”属于主要体系,指的是行政部门的审批权、监督权、收费权。三项权利有着本质区别,而要贯彻落实“三权”,就要求联合利益并做好分类[2]。在我国水土保持监管工作持续发展过程中,行政部门逐渐将“三权”分离,并把三项权利分别转移至不同部门,这就要求不同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协作和交流,以充分落实水土保持各项监督管理工作。但实际上,有关部门在具体工作开展中保持着各自为政状态,缺乏彼此沟通与协作,一定影响程度上影响着水土保持监管效果。③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技术有待创新发展。在水土保持相关监督管理工作长期开展期间,我国针对相关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促使各项工作在开展中有更可靠的依据。同时,也不断加强水土保持监管技术的研发,使监管工作有更高效的技术支撑。但是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很多水土保持监管工作都发生了巨大改变,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技术要求却没有及时调整与创新,所实施的各项政策内容与技术方法不利于水土保持监管工作高效开展。
高效完成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任务,需要在实际监督管理过程中加强多部门联合,并关注在各项工作落实中强化部门间的相互监督,并做好人员协调,合理制定工作计划,有序的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确保所制定工作计划可以贯彻落实与高效执行。另外,水土保持相关监管部门要完善的建立奖惩制度,引导并吸引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到水土保持环节,推动水土保持的产业化发展[3]。在对水土保持加强监督管理期间,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定,立足法律层面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到水土保持工作中的积极性,并注意从日常生活细节方面加强水土保持。政府部门还要积极落实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官方媒体加强环保宣传,对广大人民群众加强思想教育,使民众在深刻认识水土保持重要意义基础上,自主学习与深度了解有关法律法规,在生活与工作中积极配合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
法律一直是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的关键性依据,同时也是确保各项水土保持监管工作顺利展开的重要基础,所以,为了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监管力度,需要政府宣传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水土保持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在媒体融合时代下,政府宣传职能部门也要积极利用多种新媒体展开更全面、多元化的宣传工作,在便捷的新媒体渠道应用下,不断提升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效果。而在对水土保持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宣传过程中,也要注意观察哪些法律法规和当地实际情况不相符,注意及时调整与修改,确保水土保持项目以及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开展。
在对水土流失加强监督管理期间,还要关注做好预报预警工作。为了更准确、及时的进行预报预警,需要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完善的构建水土流失监测体系,在加强实时、动态监测基础上,保证重大水土流失问题发生前事先采取有效策略加以应对。对此,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加强科技攻关,全面梳理目前水土流失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针对性的实现系统搭建,并同步构建科学评估体系,着重对重点区域展开全方位、跟踪性监督管理。在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开展中,也要突出重点,随时监督与控制重点区域,加强技术创新,使监督管理工作更加有效。另外,为进一步提升水土流失预警效果,对水土流失问题加大控制力度,需要对相关监管人员加强专业培养,使其不断提升专业素质,打造高素养、专业化的水土保持监管队伍。
为针对水土保持项目加强监督管理,还需要积极应用信息化监测技术,不断提升监管水平。比如在对土壤与水进行监测保护期间,可积极引入“3S”技术,在技术优势发挥下全面提升监测准确性,并促进水土保持监测的现代化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会有越来越多技术应用到水土保持监管工作中,在技术功能作用发挥下,获得更准确、实时的监测数据,并全面提升相关数据信息的考察价值,为水土保持相关监督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并在后续工作中更准确、科学的制定水土保持战略。
水土保持之路是一条艰辛且漫长的路,但只要坚持下来,就势必会给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带来积极影响。为了更有序的推进水土保持,需要水土保持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充分履行自身职责,充分认识到新时期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重点,明确目前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存在的不足,积极采取有效策略不断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对水土流失问题加大遏制,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