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水利补短板实践与思考

2021-01-15 22:00宋书亭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荆门市泵站管护

宋书亭 范 琼

(1.荆门市水利和湖泊局,湖北 荆门 448000;2.荆门市汉西水系连通工程建设管理局,湖北 荆门 448000;3.东宝区审计局,湖北 荆门 448000;4.东宝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局,湖北 荆门 448000)

当前我国治水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群众对除水害兴水利的需求与水利工程能力不足的矛盾,转变为人民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与水利行业监管能力不足的矛盾。其中,前一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并将长期存在,而后一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荆门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以“短中之短、需中至需、重中极重”的思想自觉,着力“补短板、固底板、强弱项、惠民生”,实现了水利投资计划和支付进度“双结零、双先进”的工作目标,为荆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1 荆门市水利主要短板

荆门市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平衡,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最少为1—3月,不足全年降水量的10%;地域降水分布不平均,西北山区少,东南平原多。特别是2016年发生强降雨,雨量大、汛情猛,导致长湖分洪,多条河流水位超警戒线,城镇内涝,部分小型水库漫坝,各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险情灾情,损失巨大,充分暴露防洪排涝工程体系不完备,水利工程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不足,水利建设任务仍然任重道远。

1.1 部分重点中小河流现有堤防防洪标准偏低

部分汉江干堤未采取加固措施,一旦遇到汛情,堤防及其建筑物极容易出现管涌等严重险情。中小河流治理覆盖面不广,洪涝灾害频繁,防洪风险突出。已治理河段基本能抵御标准洪水,但若遇较大洪水,部分险工险段仍存在风险,而未经整治过的河流则险情频发。

1.2 易涝地区排涝能力严重不足

荆门市易涝地区汛期排水主要依赖电力排水站,部分城镇外江河湖水位上涨,城镇外洪内涝严重,排水不畅,形成倒灌态势。部分农田尚未达到5年一遇排涝标准,外排能力不足,造成地势低洼居民受灾严重,农田因涝渍灾害大面积减产,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河流沿线涵闸、泵站基本上都是20世纪末建设的,设备年久失修、老化严重,排涝能力严重不足,内涝严重时,积水不能及时排除。

1.3 主要湖泊综合治理滞后

由于湖堤标准低,防洪能力严重不足。荆门市主要湖泊如长湖、南湖等堤防大多低矮单薄、崩岸严重、穿堤建筑物老损,散浸、脱坡、管涌时有发生。长湖干堤虽已整治,但因资金不足,防渗处理不彻底,仅完成压浸台,散浸严重,防汛形势不容乐观。湖泊主要进出河渠排水不畅。骨干河渠淤塞严重,渠堤堤身单薄矮小,过水断面狭窄,排水不畅,阻水严重。

1.4 新现病险水库存有安全度汛隐患

从度汛情况来看,已经完成除险加固的水库病险情和安全隐患全部解除,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经受住了局部强降雨考验。但有部分水库特别是大中型水库,因为除险加固时间长,或者自20世纪60年代建设后未进行除险加固,出现了防洪能力不足、坝体坝基渗水、坝坡未护砌、溢洪道未完建、输水管渗水、水闸封闭不严、启闭机锈蚀老化和建筑物损毁严重等病险情况,严重威胁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 具体改善措施

鉴于荆门市水利工程存在的短板,2017年启动了专项行动,计划用3年的时间,完成汉江沙洋段、汉北河等重要河流综合治理,重点易涝地区外排泵站建设,长湖湖堤加固,16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2.1 “两个目标”抓调度

为实现“2019年底前完成所有短板工程”的时间目标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的工作目标,开展全域谋划,统筹实施,合力攻坚。

a.将水利短板工程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纳入政府工作报告,编制了4个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分年度分解到县(市、区)和相关部门。

b.针对汉北河跨3个县、市、区,征地拆迁任务重、施工环境复杂的实际情况,成立以市长为指挥长的项目建设指挥部,其他项目由市、县两级成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各级政府“一把手”挂帅,由分管领导担任指挥,实行“周碰头、旬通报、月调度、季督查”,构建了“市级统筹、县级实施、村镇管护”的工作推进机制。

c.通过电视、报纸、电台、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党的兴水惠民强农政策,宣传水利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在全社会营造水利建设的良好氛围。此外,各级通过会议动员、现场观摩、典型示范、政策支持等,形成了政策、资源、资金向水利建设聚集的强大合力。

d.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兵把口、条块结合”的原则,明确作战图、时间表、责任人,加强对水利补短板工程建设的考核、督查和问责,实现了工程进度和资金拨付“双结账”“双结零”。

2.2 “两个工程”抓质量

针对“百年工程”、精品工程建设,坚持质量、进度两手抓,监管、审计两手硬,做到工程项目“四个必查”,即合法合规性必查、质量安全必查、资金管理必查、运行效果必查。

a.对每个项目的立项批复、土地报件、规划设计等认真审核,确保项目评估、论证、决策等全过程合法合规,坚决杜绝“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保障水利补短板项目投资真正用在水利薄弱环节和关键之处。

b.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意识,坚持“四制管理”,即落实公开招标投标制,所有项目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均通过政府招标确定;落实建设监理制,由监理单位对项目建设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理;落实合同管理制,与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签订规范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落实竣工验收制,严格验收程序,强化质量责任追究。

c.列出总体任务、年度任务清单,采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对项目前期较长、推进较慢、困难较多的项目,采取领导包联、现场办公等方式,重点督办推进。

d.针对资金支付进度滞后于完成实物工程量的情况,协调财政部门,尽量减少资金拨付中间环节,加快支付进度。坚持监督进度必查支付,必看账簿、凭证,实现工程形象进度与支付进度相一致、相协调。

e.对补短板项目严格实行“三必谈、八不准”,严格落实专人、专款、专账“三专”管理,实行资金封闭运行,有效确保了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

2.3 “两个效益”抓长效

围绕发挥“资金效益”“工程效益”,在建、管、用上下功夫,着力破解工程建设中的资金、技术、运营等难题。

a.为了确保水利补短板项目不出现“烂尾”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到位,市长两次批示要求市、县两级政府不折不扣落实补短板工程配套资金。市政府督查室对配套资金到位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如沙洋县、屈家岭管理区在省政府债券申报未获批情况下,由地方财政采用借款方式予以解决。

b.为了防止水利补短板项目出现重建轻管的现象,在堤防管护上,规划布局了5个“四好堤防”集中连片示范区和9个示范乡镇,开展堤防管理“达标段面”试点,同时探索“专业管护+日常管护”模式,即堤防管理部门专管人员和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形式进行专业养护,镇村对受益段面进行日常养护。针对小型水库管护,按每座水库每年5000元落实管护费用,工程完工后对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建立台账,由镇、村与管护责任人签订管护合同,履行管护责任。对新建排涝泵站按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成立管理机构。

c.在水利工程设施运行上,建立小型水利工程产权移交制度,实行“镇村+协会+农户”的管理模式,将建成的水利工程产权移交给镇、村、协会,实行谁使用、谁维护、谁受益,确保工程效益最大化。

3 补短板初见效益

2020年荆门市遭遇入梅以来多轮强降雨袭击,3年补短板行动有力提升了荆门市抗御洪涝灾害能力,工程效益显著。最高峰时全市242座水库超汛限水位,全部安全运行;汉北河杨家峰站2020年6月27日21时起涨水位23.87m,29日15时到达洪峰水位32.08m,涨幅8.21m,超警戒水位,但没有出现险情,改变了5年一淹的灾害局面;马良泵站、南湖泵站、幸福泵站、新城泵站建成后有力提升了流域外排能力,保障了流域防洪排涝安全、粮食安全,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2020年入梅以来,邓家湖流域累计降雨398mm,马良泵站于2020年6月28日开机,3台机组抽排不到2天即有大幅下降,维持2台机组运行不到3天即可排完,前后开机共运行370台时,累计排水1331万m3,排涝流速高、见效快,工程效益显著。沙洋县幸福、新城两处泵站建成后,在应对2020年8轮强降雨的过程中,通过开机运行,提排西荆河、洪沙渠的涝水快速高效,有力提高了城市防洪标准,成为汛期雨季一道亮丽的水利工程样板,并且能把一部分城市内涝引入新城泵站外排汉江,加快了片区涝水外排的速度,减轻了西荆河下游长湖及田关泵站的排涝压力。

3年的补短板项目实施,大大提高了荆门市水安全保障能力,为建成湖北区域性增长极、争当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排头兵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4 思考与建议

补短板工程项目的建成投用,大大提高了荆门市防洪排涝能力,特别是有效应对了2020年入梅以来的多轮强降雨造成的危害,减少了人民群众的灾害损失。但是,荆门市水利工程体系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下一步应围绕节约优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尊重自然、开发有度、可以持续的原则,在继续完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的基础上,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继续推进信息化能力建设。

4.1 提升防洪减灾能力

完成汉江干堤达标整治建设,达到二级堤防标准;继续加强重点中小河流治理,达到重要河段20~50年一遇防洪标准,其他河段10~20年一遇防洪标准;做好新一轮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工程的启动工作,按期完成规划内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工程;继续开展排涝泵站建设,重点易涝区排涝能力达到10~20年一遇;基本建立山洪与干旱预警防治体系,城乡洪涝灾害预警与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

4.2 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

为实现荆门市水资源空间均衡,立足“本地水开发、强化非常规水利用、适度外调水补充”的总体思路,紧抓汉东引水工程、汉西水系连通工程、鄂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引江济汉工程,增加荆门地区水资源量和供水保证率,解决荆门市局部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重新构筑全市水资源新格局;通过水系连通工程,形成水系、河湖的有机联系,提高水资源供给和配置能力。

4.3 加强信息化能力建设

尽管荆门市水利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信息的需求,其主要表现为信息资源综合性差,规范性差,内容单一,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为保障水利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建立多业务综合应用支撑平台,满足水利行业各种关键业务整合的要求,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必须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加强信息共享,完善信息服务。

猜你喜欢
荆门市泵站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泵站非常规进水前池的优化设计
张家边涌泵站建设难点及技术创新实践
荆门市恒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泵站检修维护与可靠性分析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伊川县农业水利工程设施管护运行调查
湖北省荆门市检察院依法对刘明刚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巧用门金穴治疗急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