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磊
(福建中医药大学体育部,福建 福州 350122)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1]体育教育关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关系到国民改造.在科教兴国、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战略叠加的政策背景和实践背景下,体育教育被赋予更多重任.新时代新形势,如何从国家战略高度思考谋划体育教育发展站位,结合实际探究体育教育创新发展的目标导向与策略选择,助力实现教育现代化,这是一个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体育是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在整个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体育教育在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战略实施中肩负重任,也可以发挥独特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通过演讲、座谈、回信等方式与青少年频频互动,对当代中国青少年寄予了殷切期望.2014年8月15日,习总书记在看望南京青奥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时强调,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2].“少年强、青年强”的内涵是丰富的,既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也包括身体健康、体魄强壮、体育精神.在国家重视和政策支持下,近年来围绕教育、体育以及健康主题出台了包括《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纲领计划.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增强青少年体质和形成健全人格的一个重要抓手.首先,可以强壮青少年的体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运动系统的准确性和协调性,通过调节心肺功能和肌肉活动来保持一个健康机能.其次,助力提升青少年人格培养.蔡元培先生说“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和人才培育的主阵地,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承载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现者.在体育运动中能够锻炼青少年顽强坚毅的品性和不怕吃苦不畏艰难的韧性,最重要的是能够在体育运动中不断打磨心志,提高抗压能力和抗挫折力.体育运动遵循的公平、公正、公开等原则,都会对青少年塑造健康心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青少年的品格行为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受到锤炼.第三,引导青少年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传统观念里没有生病似乎就代表着健康,但随着时代发展,现代人的健康观念趋向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所定义的“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体育教育可以引导青少年拓宽社会交往、增强人际互动,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中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施行了《全民健身条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纲领.《全民健身条例》还确立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面向全民的体育运动水平等级标准和评定体系等工作任务[3].
群众体育是体育强国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是全民健身的倡导者、践行者,他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全民健身的重要意义,强调全民健身对于推动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提升人民健康水平的积极作用,并强调要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他说:“身体是人生一切奋斗的本钱,要扎扎实实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持之以恒开展群众体育.”[4]2019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还把“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和参与国际体育合作的程度”提到“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高度.如何激发群众对体育的兴趣度、认知度和参与度,引导群众科学认识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关系,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学习科学锻炼方法,助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等等,这些都是体育教育工作要创新思考的现实课题.
体育文化在社会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体育强国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是世界上体育文化产生、发展、积淀、传承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并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中拓展出多元化的表现形式[5].在建设体育强国过程中,体育文化被赋予新的意义和地位.我国体育总局印发的《关于加强体育文化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文化的通知》《关于加强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通知》等文件,都提出要加强弘扬中华体育文化.
在落实国家弘扬中华体育文化责任中,体育教育需要承担的工作包括: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创新体育文化表达,宣传体育事业伟大成就,助力体育文化建设工程,推动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讲好体育文化故事,以及倡导体育文明礼仪等等.同时,要积极参与并推动体育文化培训内容纳入干部培训计划.
在中国波澜壮阔的体育发展历程中,体育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人对体育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更能够跳出体育看体育,认识到体育不仅仅是指身体运动,还是生活方式、教育手段和精神载体,是培养健康体魄、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体育教育也面临许多问题.
青少年身心健康方面出现的问题.据媒体报道,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有研究者随机对重庆市的1 280名3~18岁受访者进行了骨龄、骨密度、体成分等体质监测统计分析,除了心肺功能弱、心率恢复慢、耐力差等传统性体质问题外,骨密度低于同年龄标准值的高达803人[6].另有一些数据也引发忧思,《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修订)》调低了大四学生1 000 m及格线,从2002年的“3分50秒”调整为“4分30秒”;我国中学生运动会女子800 m纪录是1977年创造,女子100 m纪录是1979年创造,男子110米栏纪录是1981年创造.我国中学生运动会多项纪录长期无人突破和体育项目及格线下调,也从不同侧面反映出青少年体能上的一些不足.
影响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的因素.缺少体育锻炼是一个重要因素,换句话说缺少体育锻炼正在让青少年体魄难以“野蛮”.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平利县考察脱贫攻坚情况时说:“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还有身体的健康程度,由于体育锻炼少,有所下降.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我说的‘野蛮其体魄’就是强身健体.”[7]此外,互联网双刃剑影响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有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网民受到网络沉迷困扰的整体数字高达3 000多万,且还在不断上涨.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等新兴事物不仅占据了青少年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是带来了颈椎病、肩周炎等健康隐疾.
体育教育价值体系不够健全.在传统体育教学上,教师更多关注体育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掌握,将每一位学生都当成专业运动员来培养,期末考核也多以动作是否规范、成绩是否达标为评判标准.这种老式体育教育课堂,流程固化,难度颇高,但由于每一位学生的身体素质、耐力、体力以及对体育运动的接受程度均不相同,因此传统体育教育在青少年心里总是略显教条.当前,在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等战略叠加的背景下,部分青少年和学校的思维观念未能时移世易,一些家长、学生、甚至是老师都还没有完全认识到,体育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在培育一所学校文化底蕴等方面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存在“重文轻武”思想、跟着升学指挥棒搞“体育运动”、“重考分轻锻炼,体育课时常被挤压”“青少年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等现象.
体育场地设施不足或不均衡.近几年,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标准化校园、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上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我国大中小学仍不同程度存在体育场馆资源不足的问题.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学、农村偏远中小学以及一些中心城区学校面临这类难题则尤为明显.许多学校体育教学场地缺乏,体育设施建设缓慢,教学设施不够齐全,或者太过陈旧,难以更好地满足不断扩大的招生规模的需要和新型体育教学要求.
体育课程与“课程思政”理念融合不足.国家出台发布《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旨在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因应形势,体育课程还存在创新动能和条件不足问题.
体育文化自信不足.尤其是在“三大球”上,我们的自信心是不强的.此外,我们还存在运动项目化发展水平不高,体育竞赛体系与社团培育不足等问题.
学校体育是体育强国建设落实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一个主要战场.据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2020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71万所,在校生2.89亿人;其中普通高校2 738所,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4 183万人.《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5%以上;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开展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使青少年掌握两项以上运动技能等目标和任务[8].守好体育教育主阵地,任重道远.
拓宽体育教育渠道,促进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衔接.学生团体要树立“动静总相宜”的理念,除了在校内开展体育比赛外,还可以增加校际间的交流.学校除了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也可以联合所在区域的政府有关部门开展体育运动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等文体交流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改掉青少年学生沉迷网络空间足不出户的不良习惯,增加青少年见识见闻.
坚持培养兴趣与提高技能相促进,激发体育运动内在动力.可以借助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感受体育运动精神和体育运动的快乐.对于当代的在校学生而言,除了文化知识丰富精神文明以外,还有充足的时间和充沛的体力精力进行体育锻炼,同时在老师、学校的引导下更能够将建设体育强国等政策糅于校园日常之中,润物细无声地让体育强国思想流进体育课堂.
坚持群体活动与运动竞赛相协调,提升运动项目化发展水平.《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加强我国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深度融合.可以以运动项目为抓手,将运动项目教学、竞赛活动纳入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提升运动项目化发展水平,推动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落实“课程思政”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般意义上的体育教育强调培育灵敏、平衡和协调等素养.“课程思政”理念要求体育教育要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共同作用于青少年的成长,以文化人,以体育人,使青少年在思想道德和身心健康方面都得到显著提升[8].青少年,尤其是在校学生,大多数并不会走上专业运动员的道路,加强学校体育教育,更关键的是要有一个准确定位,辩证把握理论与实际、共性与个性、历史与现实、灌输与渗透、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关系,倡导快乐运动、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体育场馆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卫生条件和师资的基本要求.《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到203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 m2.[9]因此,学校及相关体育部门应深刻认识基础硬件设施对建设学校体育的重要性,立足长远,充分调动各界资源和力量增加对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定期做好维护、管养、更新等保障措施,通过建造体育场地和活动场所或联合所在区域体育馆开展合作,让青少年有充分开展活动的体育场域.盘活现有体育存量资源,丰富体育场域,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政府要加强统筹体育场馆资源,做好使用规划.教育、体育等相关部门要秉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联合推动解决社会体育机构介入教学的资质等难点问题,理顺机制,使社会体育资源为学校体育所用.通过试点逐渐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和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双向开放,进一步盘活现有存量资源.结合各地实际,调研出台关于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向学生群体开放使用的相关法规以及管理细则,推动社会公共体育运动场地设施优先向学生群体免费或优惠开放.
学校要因地制宜,自主开发.鼓励各学校挖掘现有场地潜力,开发学校的楼顶或地下空间.在体育运动项目开发建设上下更大功夫.如选择健美操、跳绳、武术、乒乓球等空间需要相对少的项目,开展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
推动体育文化走进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类学校应主动加强体育强国理念的宣传和体育运动氛围的营造,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校园官方网站、公众号等形式,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向纵深发展.要结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以体育为载体阐释中国梦,在校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体育精神,把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理念融入体育教育发展的各个环节,开展针对青少年的运动项目文化教育和推广工作,扩大运动项目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以乒乓球教学为例,课堂上除了讲授乒乓球基本打法外,要加强宣传该运动项目发展历史沿革、项目礼仪、项目荣耀,梳理乒乓球项目文化发展史,可以设置动静结合的文化内容,例如让学生们了解乒乓外交的历史和小球转动大球的辉煌,使学生健康快乐的学习体育技能的同时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爱国情怀.
共同探索社区体育文化特色发展道路.社区是推进群众体育的重要依托.要广泛细致的盘点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组织和社区文体活动队伍数量、结构和活动等情况,从社区文体队伍中选拔热心体育事业的领队和队员,加强对这些领队和队员开展围绕“弘扬中华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等主题培训,鼓励他们在相关群众体育活动中主动承担体育文化宣传工作.要畅通体育教师、教练员进社区、机关单位的渠道,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助推民众开展更科学、更健康的运动.结合地域体育文化资源与特点不断探索打造特色体育文化品牌,拍摄反映群众健身文化与精神的体育微电影,协力强化区域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