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鸽
(江汉大学期刊社,湖北 武汉 430056)
所谓“开放意识”,意指人头脑中的一种现代意识,不同领域、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学术期刊编辑的开放意识,是指期刊编辑出版者认识到学术出版与传播的非封闭性,强调学术期刊与中外期刊之列、与非学术期刊之间及编辑部内部各系统之间的联系、交流与相互作用,并在编辑出版活动中自觉体现这种认识。在编辑出版学相关开放意识与开门办刊选题的文献中,彭希京认为高校学报如何走出趋同与平凡,开门办刊是一条有力措施[1];黎文丽等提出开门办刊要联合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学科研人员,构建一支强大的作者群来保证学报的稿源[2];肖宏认为除了要有一流的学术研究队伍外,也同样需要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在国际上发出有中国特色的学术强音[3];胡慧河认为学术期刊走出去是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4];赵燕萍认为高校学报想要改变内向性格局,必须开门办刊,构建开放的公共学术平台[5]。以上学界的研究多着重于从出版工作的角度去探讨开门办刊,从办刊途径、体制机制等制度设置方面来研究开放办刊的改进办法,较少观照到出版活动主体——编辑开放意识对于开门创新办刊的主观能动作用。
学术期刊的发展要与新时代中国科技强国、文化强国的国家战略相适应,就必须走在时代前列、立足理论前沿、传播学术创新,这就要求编辑不断增强现代开放意识,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以适应期刊的新发展。具体而言,学术期刊编辑要着重树立学术开放、专业开放、手段开放、人际开放、传播开放等现代开放意识。本文将从如何培养编辑自我开放意识的视角,来探讨开放意识对于开门创新办刊的重要性、指导性和有效性。
就学术期刊的办刊属性而言,学术研讨必须要有开放意识,才能吐故纳新、学术创新。2015年,中国知网推出了“中文精品学术期刊外文数字出版工程”,建立中文学术期刊“走出去”集成推广平台,实现学术期刊国际化与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我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6]。学术期刊要适应国际化传播的时代需求,就必须开门办刊、活跃办刊,不断提升学术开放意识。
要培养编辑的学术开放眼光,通过持续不断追踪学术进展,开办特色栏目,形成学术特色,吸引更多的优质稿源。《江汉学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在现当代诗学、武汉语言学研究等领域深耕细作、持续追踪,不仅凝聚培育了一大批学界精英,形成了充沛的稿源供应链,还依托这种学术开放的办刊模式,形成了“现当代诗学研究”“武汉方言研究”等特色栏目,其中“现当代诗学研究”栏目被授予“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称号。
要提升编辑的学术审稿标准,刊出的稿件要有学术指导性。学术期刊要遵循学术性原则,编辑应该从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等方面充分考量论文的学术质量和学术价值,只有具有学术创新点、反映研究科学规范性、揭示实用价值的论文才能通过初审,这就要求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具备开放的学术视野和专业性的知识结构。
期刊质量是编辑素质的延伸,有高素质的编辑人员才会有高水平的期刊[7]。学术期刊的学术性决定了期刊编辑必须是某一专业的行家,要具有学术敏感性[8]。这就要求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具备专业开放意识,必须要练就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广泛而深入地了解、研究本专业学术领域,努力成为“学者型编辑”。“学者型编辑”不仅要对自己所通晓的学科领域的出版工作驾轻就熟,不断提升实践智慧,而且还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成为有思想的研究者[9]。出版界老一辈编辑大家周振甫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将编辑工作与自己的学习、写作和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编研互动,相得益彰。这种学者型编辑的成长道路,依然值得今天的编辑特别是学术编辑仿效[10]。
面对高科技环境下各种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层出不穷,出版编辑除了精通本专业领域知识、发挥专业特长精编精校外,还应具备尽可能多的其他学科专业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开放求知的不懈追求,全方位拓展自己的知识储备,博学多才,成为“杂家”。当今是知识型社会,学科门类越来越细化,旧的学科体系不断被打破,出现了很多新兴学科,如“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智能制造”等,这些新兴学科大多是由各学科交叉融合演变而来的,编辑只有既是“专家”又是“杂家”,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把握科技发展前沿,引领学术发展方向。
当今编辑出版活动已进入网络化、数字化新时代,出版业也形成了大出版态势,传统定义的编辑角色逐步演化为新型的“大编辑”角色。所谓“大编辑”,就是指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媒介技术,对内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编辑人才[11]。随着新的出版与传播环境的变化,现代编辑必须要掌握开放、高效、多元的编辑技能。
传统编校模式“三校+互校+终校”的编校文本赖以纸质形式呈现,耗时耗材且污染环境。然而,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夜之间改变了大多数行业的办公模式,影响深远。尤其是出版行业,疫情期间的居家办公迫使编辑不得不适应新形势新变化,过去的纸质化办公在家中不可能实现,校稿无法打印,编辑不得不自行学习数字化编辑软件,新的编辑模式不但没使工作受阻停摆,反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既节约了办公成本,省去了不必要的中间繁琐环节,也使工作更加高效便捷,这种新编辑手段的改革创新,真正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大大提高了编辑效率。由此可见,编辑行为要不断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因情而变、因势而动,现代编辑要不断适应工作的快节奏,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化编辑技术手段,不断提升编辑技能。
现如今,智能化校对替代了部分人工编校工作[12],编辑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编辑工具,逐步实现人机合一的校对模式。现在出版行业普遍使用的校对软件如黑马校对软件,包含大规模的专业词库和核心错误词库,对一些错别字的纠错能力很强[13],可以有效修正人工校对中可能遗漏的各种讹误,极大弥补了人脑容易疏忽的细节。编辑学会熟练运用这些工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编辑论文质量,还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
编辑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服务意识是编辑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14];编辑通过多种途径调查研究,结合学术前沿和读者阅读需求进行选题策划,向作者组约稿件,再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以期刊出版的形式为读者提供有借鉴与指导意义的学术信息。编辑、作者和读者三者相互依存,同呼吸、共命运,离开了哪一个出版活动都不能正常运行。可见,学术期刊出版过程就是一个人际传播与受众反馈的过程,编辑要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与沟通的社会能力。
从编辑人际关系角度而言,编辑不能仅限于审稿、编校,两耳不闻窗外事,要有广泛的交际能力,善于交朋友,善于跟作者、读者打交道。要有开放组稿、大众办刊的意识,要经常走出去约稿组稿,而不是坐在编辑部等稿。优秀的编辑不仅要具有扎实过硬的专业能力,同时还应具有建立并拓展作者群、读者群的交际能力。
从期刊工作关系角度而言,编辑要有开门办刊的强烈意识,要利用好一切机会参加相关领域学术活动,弥补自身知识缺陷[15]。积极参加出版管理部门、高校学报研究会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工作联系单位举办的论坛及学术会议,建立起有助于组稿约稿的工作平台。通过与管理部门沟通,可了解最新出版政策和动态,拓宽学术视野;与同行沟通,可了解学术前沿信息,交流办刊经验和发展之道;与数据库平台沟通,可了解刊物评价结果,利用大数据分析评判自身编辑工作的不足,突破办刊瓶颈。
从编辑出版流程角度而言,尽管编辑活动是个体劳动,但是期刊出版是整体性、统一性工作,体现的是集体智慧,在整个编辑出版流程中,编辑与编辑之间应该是通力协作关系,这就要求每一位编辑必须要相互包容、主动配合、加强沟通、团结协作。只有这样,才能相互补位、查漏补缺,最大限度弥补某一环节造成的失误,使整个出版活动高效运转。
学术期刊出版的最大价值体现在是否得到有效传播,期刊要加大学术传播力度,增强传播的开放性和影响力。尤其是在网络传播时代,必须从传统单一的纸质媒介向多种媒介(微博、微信、QQ、期刊网站等)共存的传播方式拓展,各取所需,拓宽读者的阅读渠道,由读者自行选择阅读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期刊的传承作用[16]。网络传播高效、快捷,且互动性较好,可直接收集反馈意见。
要大力推行网络数字优先出版,使期刊数字出版优先于传统纸质出版,更快、更及时地与读者见面,这不仅能够让作者的最新科研成果在第一时间公之于众,并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指导社会实践,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还可以增加期刊阅读量,提高论文转载率和引用率,提升刊物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
出版兴则学术兴,学术兴则国运兴,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赋予每一位编辑出版人神圣而光荣的职责使命。编辑作为学术期刊的出版工匠,只有胸怀天下、心系忧患,以开放、创新、包容、共享的理念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才能不辱使命、无愧人生。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办刊,不仅仅只是出版方式、传播手段等技术形式上的开放,编辑主体的出版意识开放才是现代出版的真正“内核”,是创新之源泉、改革之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