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思云,方章东
(安徽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不仅包括物质文明,还包括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中国在吸取各国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早在21世纪初就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更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充分体现了党治国理念的新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从而进一步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这表明党和国家在这个历史的交汇期,顺应时势的同时又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量占到总人口数量一半以上,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重要环节,农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的参与程度严重影响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生态意识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农村生态环境的好转,还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人民认可度,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将来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成美丽中国的目标奠定基础。
虽然农民生态意识对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学界对于该命题研究的关注度却不够。笔者分别以“生态意识”和“农民生态意识”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发现2000年以来,有关“生态意识”的文献有2 599条,而有关“农民生态意识”的文献只有112条,再以“农民生态意识”的相近概念“农民环境意识”为关键词,搜索到77条文献。综合两次搜索,去除检索重复的6篇文献,得到183篇文献。可见,学界关于农民生态意识的研究成果较为稀缺,有必要加强对农民生态意识的研究。
2000年以来,学者们主要对农民生态意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提高农民生态意识对策等进行了研究。
我国农民生态意识的强弱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收入、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农民,他们的生态意识都存在差别。就整体而言,我国农民生态意识总体不大乐观。何淑娟、吴惠敏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安徽地区农民生态意识进行分析,指出安徽农民虽然在一些生态问题面前有一定的判断力,但是生态意识总体上还比较薄弱。[1]24-31柳玉玲、胡尊让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对城郊农民的环境意识进行探究,在城市的带动下,尽管该地区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民环境意识依旧淡薄,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2]梁发祥、曹娟玲等学者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这个典型的生态脆弱型贫困地区进行调查,指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的农民环境意识不平衡,农民的环境知识以及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明显偏失,生态问题严峻的现实,并没有得到农民足够的重视。[3]朱启臻发现农民环境知识贫乏,生态环境意识薄弱,也缺乏环境保护的动力,认为生态环境和自身关联度不大。[4]24-26陈春燕、王怡珊同样指出当代农民缺乏生态价值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生态责任意识和生态审美意识,生态意识的匮乏使得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进而影响到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5]可见,我国农民生态意识薄弱的状况比较普遍。
对影响农民生态环境意识的因素,学者们也做了调查研究,认为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的发达程度影响农民的生态意识
学者们认为城市居民的生态意识普遍比农村地区农民的生态意识更高,原因在于城市经济比农村地区更发达,充足的资金能够更好地支撑起农民生态意识培育工作。周富贵指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生活水平较差,为了增加收入,农民更容易过度开发、利用自然环境,这些地区自然环境与经济利益的矛盾尤为突出。[6]何淑娟、吴惠敏在对安徽17个市92个乡村考察后指出安徽农村经济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农民人均收入为中部六省最低,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大,因此,安徽省内农民生态意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1]24-31其中沿江、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该地区农民具备一定的环境知识和生态意识;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民生态意识比较贫乏。戴迎春对江苏省不同收入群体的农民家庭进行调查,发现从总体上看,收入越高的家庭在生态知识的掌握程度、生态态度、生态评价、生态行为、生态意识水平上的得分越高,从而得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是农民生态意识薄弱的根源。[7]
2.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影响农民的生态意识
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对知识的获取能力,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关系到思想意识的培育。李亚萍等根据传播学知识沟理论,指出受教育程度越高,对于知识的获取能力越强。我国农民对于一些常用的环境名词了解不多,这与我国农村地区教育水平整体低下,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的现状相吻合。[8]受到文化素养的影响,大多数农民仍然坚持使用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对新观念、新技术接受程度低,缺乏良好的自然环境观念和先进的农业科学知识。[9]农民对于自身行为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对环境的影响不了解或了解不多,因而对于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污水等也没有一个合理的处理方式。
3.政府宣传、引导工作不到位影响农民的生态意识
受到文化水平的制约,农民对于生态环境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的引导,加上长期小农思想的影响,农民环保行为缺乏自发性,当政府工作不到位,对农民的政策解读不及时,面对农民的破坏行为不作为时,就会对农民生态意识的培育产生消极影响。安徽农民生态意识薄弱的原因有安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教育投入不够,有关环保教育和环保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加上农村环境治理相对有难度。[1]24-31其中地方政府在环保宣传和组织上工作不到位是她们认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政府在农村没有普及运用法律知识、环保活动开展力度较低、未能正确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排污习惯、公共基础设施和人员资金配备不完善等都造成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薄弱。此外,农村地区还存在政府干部自身缺乏生态文明意识,为了追求经济指标的增长,完成政府政绩考核任务,选择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短期利益,忽视了对农民生态意识的培育工作。[10]王东旭在调查洱海湖滨区村民时也发现,政府行为存在漏洞,会降低农民生态意识。[11]
提高农民环境意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渗透到生产、生活、管理、技术推广和宣传教育方方面面,更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企业、家庭的协助。朱启臻提出,一方面,从传统文化中挖掘生态文明思想,引导人们构建一个适应生态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从教育和法律法规上着手完善体系制度,把环保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成一种自觉、自发的行为。[4]24-26张雅光看到了农村生态环境严重退化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几点措施,如: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利用各种媒体和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环境教育,提高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帮助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12]李洁、周应恒从教育的角度提出要明确农村环境教育的对象,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和中小学学生为重点培育对象,在农村尽快形成环境教育体系,同时把环境教育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相结合,在生产生活中及时解决环境问题,促使人和环境共同迈向未来。[13]王丹认为新时期要培育农民生态意识可以从培育者、农民、环境、内容四个方面着手,丰富培育者队伍,提高培育者的生态理论知识水平;维护农民的生态权益,让农民承担相应的生态责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创造一个有利于培育农民生态意识的氛围;向农民普及环境知识,引导农民低碳生活。[14]理论灌输、反复说教、行为约束这种传统刚性管理模式无法真正调动起农民生态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创新农民生态意识培育方式、优化农民生态意识培育内容、开展农民生态意识培育实践,树立以农民为中心、以引导为手段的柔性管理思维,提高农民生态意识培育的有效性。[15]
虽然影响不同地区农民生态意识强弱的因素有很多,但学者们的研究方向总体趋于一致。目前,学界主要从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素养程度,以及政府工作这些社会生活角度来探讨农民生态意识,缺乏其它角度的研究,尤其是从其它社会意识领域。以农民法治意识为例,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法治的助力,农民生态意识薄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农民法治意识不强。因此,引导和强化农民的法治意识,健全环保责任机制,对一切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处罚,加大问责力度,对引导农民树立和加强生态意识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农民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等,与农民生态意识之间的关系也有着较大的研究空间,学界未来可以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农民生态意识和其它意识的关系,完善这一角度的理论研究。
中国知网数据库显示:近年来,学界关于农民生态意识研究论文发表的一个高峰期是在2014年,学者大多把农民生态意识研究的背景放置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下。“十一五”期间,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部分学者将培育农民生态意识作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如:秦杨指出,要全面提升农民生态意识,构建与时俱进的生态意识培育体系,让农民群体能够充分融入美丽乡村建设;[16]陈慧芝立足于对株洲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结合该地区农户在生态环境方面意识状况,提出政府要加大生态农户培育力度的建议。[17]“十四五”时期是一个崭新的阶段,这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因此,未来学界对于农民生态意识研究如能结合乡村振兴大背景,从农民生态意识培育、乡村生态建设、乡村人才振兴等实践层面进行关联研究,会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意义。
农民生态意识研究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工程,不仅需要确切的数据资料支撑,还需要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出发进行深入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目前,学界对于农民生态意识的研究大多采取的是对某地区农民的调查访问,主要采用问卷、实地访谈等形式,选取的样本数量有限,因此,研究结果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学科分析上,学界关于农民生态意识研究大多停留在意识形态领域,而从其它角度、其它学科分析农民生态意识渊源、价值及实践意义等涉及较少。如: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教育学、法学等学科都与农民生态意识研究息息相关;在研究角度上,学者对农民生态意识研究大多局限于国内农村地区的农民群体进行研究,而对于国外农民生态意识现状和培育经验缺少比较研究。在我国,由于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很多农民进入城镇,农村地区农民数量减少,未来研究农民生态意识时,不能局限于农村地区农民,需要将刚进入城镇不久的部分农民群体也纳入其中。
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也关乎我们全面小康社会建成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研究农民生态意识具有丰富的当代价值,能够指导我们更好地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目标。
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明文化具有特殊性,塑造着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如:儒家思想主张“仁”,孔子说,仁者,“爱人也”(《论语·颜渊》,孟子也说“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爱人也爱天地万物。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人与天地万物是平等的、和谐的、共生的,人要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又是农业文明的社会,农民在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因此,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挖掘农民生态意识的思想渊源,对古代历朝如何鼓励农民与自然共生共长的措施进行梳理,填补学界在这一领域的空白。除此之外,还可以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建设实践相结合,具体就某个历史时期的实践经验进行探究,让农民生态意识研究承前启后,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链条。
农民生态意识与其它社会意识进行联系,不仅可以更好地推进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能够全方位地改变农民生态意识薄弱的现状。农民生态意识匮乏是我国农村地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状,影响农民生态意识的因素复杂多样,在培育农民生态意识途径上不能一概而论。想要提高农民生态意识,必须从多角度分析其与法治意识、创新意识等其它社会意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更好地解决在实际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基于当前学界对农民生态意识的研究视野较为狭窄的现状,不仅要考虑到社会生活领域,还应从意识形态领域进行分析研究。比如:加强农民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对培育农民生态意识的作用进行研究。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建议》,为“十四五”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作了总体部署。“十三五”时期。在党和政府领导、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农村发展取得巨大进步,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十四五”期间,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广大农民能够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是全党全社会的重要任务,而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一个宜居宜业的美好生态环境,农民是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推进的主体,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农民生态意识和乡村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不仅影响乡村振兴中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还关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成果的后续发展,影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习近平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要求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因此,学界关于农民生态意识研究应该以更加广阔、长远的眼光分析它对于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甚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影响。
农民生态意识研究需要我们运用多学科视野和多种研究方法去研究,从而丰富和完善这一命题。从多学科视野上看,目前,学界现有成果主要集中于政治学和社会学两个学科,还应立足其它学科视野去深化农民生态意识研究。比如:从历史学学科视野展开对农民生态意识渊源的研究,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农民生态意识培育经验;从法学角度出发,分析提高农民生态意识和加强法治意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完善农民生态意识研究的理论体系。从研究方法上看,可以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农民生态意识进行研究。如:案例分析法,选取某个有代表性的地区进行调查研究,既可以避免因范围过大造成研究困难的问题,又可以把该地区的经验教训归纳总结,以便为其它地区提供借鉴;比较研究法可以选取国内两个农民生态意识状况不同的地区进行比较,也可以选择国外较为成功的经验与国内现状进行比较,以此充分吸取优秀经验,为我国学界农民生态意识研究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更宽广的学科视野。
我国乡村地域辽阔,各地文化风俗千差万别,乡村环境问题更是复杂多样。因此,立足于新发展阶段,研究农民生态意识能够为农民构建与新发展相适应的新生态意识格局观,为改善我国乡村生态环境提供指导,帮助乡村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从而更好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