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成 陈丽晖
(1.莆田学院 管理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2.莆田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红军进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并取得伟大的胜利。长征途中,红军经过我国西南和西北的十几个省份,穿越了苗、壮、瑶、白、布依、纳西、藏、仡佬、彝、回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地区[1]。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与少数民族接触最广泛、最频繁和最深入的时期,红军与少数民族也结下了鱼水深情。
目前对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研究的资料和记录较多,对长征时期民族政策研究范围的涉及面也较广。在一些学位论文上,主要是对长征时期党的民族工作、党的民族政策实施、党的统战工作、党的民族政策在某些地方的实践等内容进行研究,如丁凌的《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研究》,鲁萧萱的《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长征中的民族工作研究》等;在一些学术期刊上,也有学者对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的重大意义、历史影响、成功实践、现代启示等内容进行研究,如张巨成的《红军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实践及启示》,杨盛规的《红军长征与党的民族政策》,朱磊的《论党的民族政策理论在长征的形成与发展》等;也有学者出版了相关的专著,如何作庆的《红军长征时期民族政策比较研究》,周锡银的《红军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吴启权的《红军长征过四川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等,这些著作突出了对民族学问题的研究。总体而言,对当前对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的研究已经很全面也很详实了,形成了一些讨论的热点和焦点,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的探究也在进一步深化。本文的侧重点在于从历史维度出发认识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深入挖掘历史方位、历史视角、历史特征和历史使命,为丰富和发展民族政策提供建议和意见。
历史方位的确定,是为今后的发展指引方向。理解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历史方位,就是要站在“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这一高度,从长征时期所处的特定国情出发,寻找革命道路,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思考未来。
把握方向,关键在党。长征时期的民族政策是站在历史战略高度,并结合当时国情作出的认识和判断,是在“变”与“不变”中把握方向。“变”的是需要面对不同的少数民族,“变”的是不同民族间有不同的民族隔阂,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民族政策,同少数民族地区民众建立了亲密的统一战线,长征时顺利通过情况复杂的各少数民族地区,为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打下坚实基础[2]。“不变”的是党和红军始终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以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这一基本方针为基础,成功争取到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
举旗定向,要遵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从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出发,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长征时期的民族政策将少数民族群众团结起来,消除了各民族间的隔阂,培养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的观念、人民的观念、道路的观念。党的民族政策是长征取得伟大胜利的奠基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智慧结晶。历史证明,长征取得伟大胜利的关键在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少数民族力量,在于选择人民群众翻身求得解放的正确道路。
长征的伟大胜利告诉世人: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是必要的,而道路的选择离不开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历史和独特的国情。[3]红军被迫长征后,在长征途中同十几个少数民族接触。独特的文化体现在不同民族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各少数民族交流交融,深入挖掘各民族优秀文化所蕴含的精髓。独特的历史命运体现在党和红军当时已经陷入到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选择长征是不得已被迫采取的战略。独特的基本国情体现在中华民族面临危亡的关头,抗日救亡成为当时最紧迫的任务。然而正是在革命生死攸关的时刻,党内教条主义者犯了“左倾”错误,使中国革命受到严重危害,长征由局部演变为全局性的战略转移。毋庸置疑,长征保存了革命火种,让中国革命道路不走固步自封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歪路,不走一成不变的死路,而是走出了一条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同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同长征时期时代背景相吻合的革命道路[4]。
把握方向就是为了掌握命运。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既要把握国际、国内形势,高瞻远瞩,又要审时度势,站在中国未来发展的角度思考民族存亡的问题。一是结束“左倾”错误,遵义会议是党和红军生死攸关时召开的重要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和红军的领导地位,解决了事关党和红军命运最为紧迫的军事指挥问题。二是坚持北上方针,红军面临着“北上”还是“南下”的困难抉择,张国焘企图另立中央夺取指挥权,用枪杆子指挥党,胁迫中央。为此,党中央召开政治局紧急扩大会议,当机立断率领红军北上。三是转变政治路线,由于国民党统治在我国的西南部、西北部和西部地区相对薄弱,红军只能转向这些经济和交通都比较落后的地方。与此同时,日本制造了“华北事件”,疯狂侵略中国。中国共产党正是基于对国情的认识,做出了抗日战争的重要决定,推动了党的政治路线的转变。
立足不同的历史视角,可以领会到不同的历史景象。中国共产党在长征时期制定的民族政策、政策宣传和政策实践三方面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从理论到实践这一角度开启了长征期间民族政策伟大实践的成功密码。
长征前,红军的活动范围多为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接触相对较少,而长征途中党和红军在我国的西南、西北地区接触大量的少数民族,有三分之一多的时间和路程是行走在少数民族地区,随时都要应对复杂多变的民族问题,但红军并没有停止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脚步。长征期间,就少数民族问题,党和红军至少发布了14个重要文件,另外还有电报、信函、指示等,内容详实丰富具体。红军在长征期间坚持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强化多民族政策的宣传领导,深化群众对党的民族政策的认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长征初期,红军首次进入苗族、瑶族、回族等少数民族聚集区,党和红军一开始就重视民族工作,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作为基本原则。1934年11月,发布长征中第一个民族工作的文件《关于争取少数民族的指示》,指出要把民族工作提高到重要位置,向全体战士解释争取少数民族理解和认可的重要性,战斗的胜利同能否争取少数民族支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934年《关于瑶苗族中工作的原则指示》中,提出“我们对瑶民(或苗民)的基本主张,是反对一切的压迫与剥削,汉民与瑶民(或苗民)的民族平等,给瑶民彻底的民族自决权”[5];1935年1月,《总政治部关于瓦解贵州白军的指示》中指出“只有红军才能解除贵州民众的痛苦”;1935年5月,《关于争取少数民族工作的训令》中提出“绝对不准对少数民族群众有任何的骚扰,严禁将少数民族中的富裕分子当土豪打。”;在西北民族地区,发布了《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回族人民的宣言》,提出:中华苏维埃及人民红军、抗日先锋队是以反对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彻底解放中华民族及其他弱小民族为自己的基本任务[6];1935年7月颁发的《告康藏西番民众书——进行西藏民众革命运动的斗争纲领》[2],1936年发布的《红军对番民十大约法》《关于回民工作的启示》《川滇黔边区革命根据地行动纲领》等文件,不断展现出民族政策的基本思想,对化解民族矛盾,争取少数民族群众对革命的支持,推动日后民族工作的开展产生了深远影响[7]。
少数民族曾受到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与汉族矛盾重重;加上国民党和反动军阀的煽风点火,有意挑起民族矛盾,使得一些不明真相的少数民族群众对红军产生疑惧、戒备的心理,在红军到来之前就早早把粮草和牲畜藏匿起来。长征期间,红军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去宣传和实践党的民族政策,宣传的方式除了开会宣讲、座谈走访、出版报纸以外,还有颁发布告、石刻标语、油印传单口号、举办文化活动等”[8]。
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方式归纳为四种。一是发布通知和布告。朱德总司令就向彝族地区发布过《中国工农红军布告》,指出:“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彝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9]二是通过口号和标语加以宣传。每到一处,红军首先做的工作就是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红军把群众的房前屋后和牛羊圈打扫干净之后,写了大量的标语,这些标语通俗易懂,简洁明了,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例如“红军彝族一家人,红军不打彝民”“红军和各族人民是一家”“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各民族一律平等”等标语都深入人心。三是通过新闻报纸进行宣传。《红星报》《前进报》《战士报》《战斗报》《干部必读》等机关报和油印报都发表过许多关于民族问题的文章。红军还编制民族政策的小册子,供部队学习,并通过座谈会、问答晚会等交流方式在红军内部推广。四是组织各种活动加以宣传。红军组织宣传队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和基层一线,通过访问贫苦同胞、演讲、歌谣、戏曲表演、群众大会和文艺演出等方式,提高少数民族同胞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
长征时期,民族地区矛盾重重,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国民党同地方民族主义间的矛盾、地方军阀同少数民族间的矛盾、少数民族内部矛盾等各种矛盾交织,红军每到一处都要面临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6]。面对矛盾,广大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方面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消除民族隔阂,改善民族关系,增进民族感情;另一方面尊重当地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改变少数民族对汉族的仇视和偏见。党和红军让少数民族同胞不再受压迫和奴役,由此也赢得了少数民族同胞的信任和支持。
1934年12月10日,桂军特务趁红军一纵队夜宿广西龙胜县平等乡龙坪寨时,夜晚纵火烧毁民房200多间,并诬陷是红军所为。红军总政委周恩来亲自组织救火,并抓获两名特务,在开群众大会时,揭露了国民党派遣特务纵火的卑劣勾当,让真相大白。红军还向侗族灾民发放赈灾款2000多光洋。红军在进入贵州时,开展了反对汉族地主的活动,农民分到了地主的土地,红军也得到苗族同胞的拥护。红军进入四川彝族时,刘伯承和聂荣臻要求全体红军都要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对当地风俗习惯非常尊重[2]。长征中,由于党的民族政策的良好宣传和红军对百姓的保护行为,许多青壮年纷纷起来支援红军,自愿加入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党中央对蒙古族、回族等继续开展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1936年7月2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决定成立少数民族工作委员会,专门负责调查各少数民族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及民众的疾苦和需求,为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提供决策依据,这也标志着党对少数民族的认识和管理逐步成熟。
深刻理解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需要从历史特征中去把握思想主线、追寻历史源头、总结历史经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恰恰就是中国共产党实施民族政策的重要法宝,这些历史经验为建立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提供宝贵经验。
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上层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不仅控制着粮食、武器、牲畜等物质资源,还在精神和行动上控制着百姓。党和红军采取团结、争取和教育等方式,争取获得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理解和支持,共同推翻国民党统治。红军采取的不打土豪、不没收土地财产、联合的方式等策略大大减少了长征的阻力,也得到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党和红军领导人高度重视,还亲自做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工作,出现了刘伯承与彝族头人小叶丹结盟的感人故事,刘伯承还授予小叶丹“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的队旗,消息传开后,彝族群众感受到红军的真诚,彼此建立了信任和友谊,也帮助红军顺利经过彝族区。
吸收并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红军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关键举措。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起党组织,发展少数民族党员,联合各民族的力量共同谋求解放,为日后党开展民族工作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做好人才储备。党和红军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武装指导,选拔培养了有一定政治觉悟的少数民族积极分子作为骨干,组织和动员当地群众组建自卫军、游击队等,壮大了革命力量。红军也开办少数民族干部学校,举办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民族干部,许多少数民族干部后来也成为领导干部。此外,红军也派出少数民族战士沿途向同胞喊话,与当地群众沟通感情,耐心宣讲党的民族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少数民族群众之所以拥护和爱戴红军,恰恰是因为红军在长征中严格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一是党和红军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有使用本民族语言和文字的自由,在发布文件和布告时,一般会采用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两种文字,方便让少数民族同胞阅读。强调重视和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及学校教育,提倡指战员要学习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把民族政策转变成通俗的歌谣便于学习和传播,增进各民族间的沟通交往。
二是党和红军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党和红军每到一处少数民族地区,都会先派人调查好当地的社会经济、风俗习惯、民俗禁忌,编印“情况通报”下发部队,要求所有战士绝对尊重。比如回族忌吃猪肉和动物血液,在《回民区域政治工作条例》中就规定部队不得在回民聚居区吃猪肉猪油。在《三大禁令,四项注意》中明确规定:禁止驻扎清真寺,禁止在回民家吃大荤,不用回民水桶打水,注意回避回族妇女等[5]。这些有力的举措在落实后得到了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的拥护,为红军开展宣传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三是党和红军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少数民族群众受宗教信仰的影响深远,尤其是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红军进入到少数民族地区,严格执行党中央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要求,实行“政教分离、信教自由”的方式,积极宣传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6]。比如红军进入藏区后,就规定指战员不进驻寺庙,不干扰寺庙宗教活动,不破坏寺庙。
长征时期,红军尽可能为当地发展商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帮扶少数民族群众。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一直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红军废除一切苛捐杂税和高利贷,兴办“工农合作社”和“贫农合作社”等带有合作性质的店铺,经营烟、酒、盐、油、布匹等商品,平价买卖。红军保护通商和贸易,保护中小商人的利益,公平买卖,稳定物价,活跃市场,得到少数民族群众的广泛赞誉。在贵州黎平,红军把没收的粮食、衣服、被子、食盐、布匹和日常用品根据同群众商定的标准发放。红军在甘肃时期,帮助回族群众发展经济。帮助回番夷民经商采办盐巴、茶叶和布匹,提高回番夷的土产价格。贵州自古就是一个缺盐的省份,交通不便,运输困难,致使食盐价格奇贵。加上官商勾结,抬高盐价,囤积食盐以获取暴利,百姓叫苦不堪。红军来到贵州之后,没收土豪劣绅的盐庄,把食盐分发给当地群众,百姓们十分感激。
一是建立革命政权。红军经过少数民族地区,在尊重意愿的前提下,帮助建立了一批批红色革命政权。如1935年5月建立的冕宁县苏维埃人民革命委员会、茂县苏维埃政府,1935年夏建立的藏族苏维埃,1935年10月建立的丹巴县苏维埃政府,1935年11月建立的金汤县苏维埃政府,1936年2月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1936年3月建立的回民自治政府,1936年夏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博巴政府……这些革命政权带有民族自治的特性,少数民族自己来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使苦难煎熬中的各族人民看到了希望,也赢得了少数民族同胞的爱戴。
二是建立革命武装。为了巩固革命政权,保卫取得的胜利果实,党和红军也帮助少数民族建立革命武装。1935年12月红军在丹巴成立丹巴藏民独立师,全师三个团在兵力最多的时候达两千余人,这也是第一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藏族革命武装力量。1936年1月,在黔西北组织了各族自卫队,1936年2月,建立了抗日救国军,在冕宁县创建了抗捐军,在陕北成立回民游击支队……这些革命武装的建立有效促进了少数民族自身的解放,也让少数民族群众受到启发和教育,配合红军开展革命斗争。
三是在民族地区“扩红”。长征期间在贵州停留的时间最长,红军在与苗族、瑶族、土家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群众接触时,向群众宣传红军的政治主张和革命道理,对当地群众产生极大的触动。据统计,红军在贵州的“扩军”就高达一万人左右,红军还帮助苗族建立武装,成立苗族自卫军[6]。红军把没收的粮食、衣服和财物分发给贫苦百姓,受民族政策宣传的影响,少数民族青年纷纷加入红军,随红军出征;有的少数民族群众掩护伤病员,踊跃参军,提供补给,为红军长征胜利作出重大贡献。例如阿坝自治州区域内少数民族参加红军的人数超过5000名;在四川大凉山地区越西县两三个小时内报名参军的人多达七八百人。
对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进行历史分析就是为了更好的明确历史使命。长征的伟大胜利,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长征告诉世人,无论敌人多么强大、敌情多么复杂、环境多么恶劣,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红军部队万众一心,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信心,就一定能克服万难,奋勇前进,走向胜利。长征期间党的民族政策是一种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思想体现,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内在逻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和把握。
走中国特色民族工作之路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在长征之前,我们党就根据马列主义原理提出过一些民族政策主张,但由于受到当时革命环境的限制,这些政策主张并没有真正在革命实践中检验。党和红军在长征时期,面对不断涌现出来的民族问题,不仅没有乱了手脚,反而站住了脚跟。红军在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这一核心要义的基础上,按照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排除教条主义的干扰,对错综复杂的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进行科学分析,针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对民族政策加以完善和修订,使党的民族政策得以丰富和发展。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是在长征之前革命根据地实施的民族政策基础上发展的,团结少数民族群众,为红军顺利通过少数民族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日后制定党的宗教政策产生积极影响。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红军进入少数民族聚居区后,语言不通、习俗隔阂、理念不同,使党和红军面临各种考验。但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族政策,不仅得到各少数民族同胞的支持和爱戴,还扩大了党的民族政策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长征时期,各少数民族群众参加党和红军建立的各种武装,打倒土豪劣绅,推翻反动政权,各地踊跃报名参加红军,为红军输送新生力量,还为红军站岗放哨,提供情报,配合红军作战,承担了侦查、带路、警戒、守卫要道、剿匪、筹集物资等任务,对保卫红色政权起到关键作用。长征中,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越过六盘山、突破天险腊子口,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都离不开少数民族同胞的支持和帮助,长征的胜利不仅仅是红军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胜利,也是红军和少数民族共同奋斗的成功果实。
今天,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不同,但红军在长征时期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经验成为中华儿女砥砺前行的宝贵财富。长征也给了我们启示,只要有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我们党的各项事业就一定能立于不败之地,就一定能形成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也是在“新长征路”上做好民族工作,凝聚民族力量,保持血肉联系的样本。今天的“新长征”,就是要坚持贯彻执行好党的民族政策,对各族人民做到思想尊重、感情贴近、作风深入、生活关心、工作依靠,并充分调动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党的事业兴旺发达注入不竭动力,使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在两年艰苦卓绝的长征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遭受的苦难超出了人的心理和生理极限。外有敌军追赶,内有错误路线阻扰,物资和医药奇缺,饥饿、伤病、死亡时刻威胁着每一位红军的生命,加上自然环境之恶劣,矛盾之复杂,斗争之激烈在中国战争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但是,红军却靠着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靠着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靠着长征必定走向胜利的信心同强大的敌人及恶劣的环境作殊死搏斗,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生死考验中深刻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党的政策也必须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相结合,在正确思想路线的指引下,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进程。长征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时代精神,是民族之魂,可以说长征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胜利。
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交融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红军长征中,正是因为党和红军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好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才得到了各少数民族同胞的支持和爱戴,克服千辛万难,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历史告诉我们,民族问题尽管是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但是党和红军把民族政策作为少数民族地区解决民族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但没有深陷其中,反而破土而出,势如破竹。长征时期红军用实际行动和广泛的宣传教育让少数民族同胞认识到:红军是为穷人打天下的军队,是帮助穷人争自由、谋幸福的队伍[7]。长征的伟大胜利代表了中国作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走上了中华民族一体的现代民族国家道路。长征也给了我们启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途中,要将马克思主义同民族问题结合起来,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时代特点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在理论上突破,在改革中创新,在实践上探索,将新时代党的民族政策贯彻好、宣传好、学习好。
长征时期党的民族政策宣传,在帮助沿途少数民族群众了解、认同、支持党的民族政策的同时也在传播着“民族自由、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民族理念。早在1935年8月中央政治局召开的毛尔盖会议上,就认为“民族问题对中国革命胜利前途有决定的意义”,可见当时党中央就已经高度重视民族工作。长征的伟大胜利使处于水深火热中的贫苦百姓看到了光明,也更加坚定中国革命必将走向胜利的信心。长征精神所凝聚的宝贵历史经验为今天不断完善党的民族政策,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不断创新民族政策教育方式方法奠定基础。做好新时期的民族工作,全国各族人民在苦难和辉煌的党史中传承红色基因,吸取红色财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用更饱满的热情、更扎实的作风、更过硬的本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