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金,方正旭*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西 南昌 330000)
冠心病属于心脏病的一种,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存活率提高,但大部分是带病存活,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的数量近年来也逐渐增加,临床上通常选用具有抗凝、抗血栓性质的药物进行治疗,但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因此,选择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1]。我院选取收治的58例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随机分组后对患者采用不同干预措施,探究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不同抗栓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58例,将所选患者按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纳入标准:①均为高龄患者;②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患者病程超过1年;③经过心电图检查确诊为房颤;④冠脉造影、冠脉CT。心电图诊断确诊为冠心病;⑤无凝血功能障碍;⑥冠状动脉狭窄超过50%。排除标准:①有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史的患者;②重要脏器出血;③肾、肝功能出现异常;④近段时间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⑤消化和呼吸系统或脑部近期出血;⑥对本次研究使用的药物过敏;⑦心脏瓣膜病变。对照组女13例,男16例,年龄69~84岁,平均(76.5±1.6)岁,既往史:卒中史2例,吸烟史6例,糖尿病10例,高血压11例;研究组女12例,男17例,年龄68~85岁,平均(76.5±1.1)岁,既往史:卒中史2例,吸烟史4例,糖尿病6例,高血压17例。患者均知情并同意本研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同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1 对照组
运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方式,每天服用一次,每次服用100毫克。
1.2.2 研究组
运用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治疗的方式,除却每天口服100毫克的阿司匹林外,在晚饭1小时后服用1.25毫克的华法林,后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华法林的用量适当加减。
(1)分别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出现研究组的患者出现皮下血肿、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以及动脉多处栓塞等不良症状的例数,出现的例数越少,表明干预措施效果越好。
(2)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本次调查问卷是护士当场收回,发放的问卷有58分,全部收回,并且均有效。SF-36量表中包含9个维度:精神健康、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状况、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力、躯体疼痛、生理机能、健康变化。每一个维度的评分范围为0~100分,最终得分越高说明该维度中生活质量较高。
数据应用SPSS 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研究组的患者出现皮下血肿、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以及动脉多处栓塞等不良症状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现不良症状的例数比较[n(%)]
在科技迅速发展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背景下,冠心病的死亡率已经大大降低,但其治愈率却得不到保障,尤其是老年人,在身体各项技能以及免疫力衰退的情况下,还极易引起各类并发症,冠心病合并房颤便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项病症[2]。冠心病合并房颤属于心率失常中的一种,由于心房的强烈颤动,收缩也随之明显增强,血流动力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形成血栓在血管内壁附着,后期血栓脱落的情况下,又将大概率的引发脑梗死。脑梗死是由脑部的正常血液供应受阻,从而导致脑部组织缺血缺氧而病变,且脑组织对缺氧和缺血均有着极高的敏感性,当脑血管出现局部闭塞后将导致患者脑梗死区的细胞在短时间内死亡,因此脑梗死发病极为迅速,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临床上通常选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等药物进行治疗,阿司匹林对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效应,其首要作用是抗凝,能抑制血小板在体内的凝聚,从而降低患者的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液循环以及血液的流动,为脑部组织较为充足的血液[3]。华法林的功效主要在于能对血管内壁附着的血栓起到良好的溶解作用,疏通阻塞,促进血液的正常流动,降低心房的压力,减轻心脏的负荷。通过本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的患者出现皮下血肿、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以及动脉多处栓塞等不良症状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精力、一般健康状况、健康变化、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是由于阿司匹林吸收较快,并且可以有效的抑制血小板凝聚,促使血药浓度在2 h之内达到高峰。华法林可以抑制肝脏全身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与抗凝蛋白C合成,避免凝血因子前体特质活化,从而达到抗栓的目的。并且这种药物的机制为抑制羟基化酶,对于合成完毕的内源性凝血因子没有任何的效果,只能在身体中凝血因子消耗之后进行抗凝,所以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改善症状,从而达到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相对于单一药物的治疗,采用阿司匹林联合华法林治疗的方式能更加安全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在高龄冠心病合并房颤抗栓治疗的应用中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