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雪玲 陈丽珍 孔国爱 王薇
摘要:研制一种可控制喂奶速度的喂奶器。通过可控制喂奶速度的喂奶器对新生儿辅助喂奶,从而控制给奶速度,按需定时定量喂奶,避免因新生儿自主吃奶过程中发生吸入空气或吸奶速度不均匀导致的呛咳,有效抑制呛奶发生,从而提高喂奶的可控性。
关键词:喂奶器;控制喂奶速度
【中图分类号】G6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5--01
母乳喂养不论是对婴儿的成长发育、还是对产妇身体恢复都有好处。很多母亲也希望产后能够用自己的乳汁喂哺孩子,但却由于乳头凹陷、乳头扁平、乳头分泌量少等造成母乳喂养困难。从而需要使用到喂奶器喂养。新生儿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需要摄入大量的奶水,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而新生儿的自主能力又较差,因此需要一种喂奶器来对新生儿辅助喂奶,现有的喂奶器主要是由奶瓶和奶嘴组成,大多是新生儿通过奶嘴直接将奶瓶内的奶水吸允出来,喂奶速度得不到控制,特别是早产儿,其吸允能力尚未发育完善,且肺部发育未成熟,若喂奶时,奶水流速较快,会导致呛奶等现象,从而引发肺部感染,喂奶器可控性较差,不能有效地抑制呛奶现象的发生,给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造成危害。为此,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可控制喂奶速度的喂奶器,旨在解决呛奶现象等问题。
1 制作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奶瓶 调控器
1.2 制作方法 取一个奶瓶,奶瓶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设置有调控器,调控器的内部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呈向上倾斜结构,所述调控器的内侧设置有滑槽,且调控器的内侧通过滑槽活动连接有转辊,所述转辊的两侧皆设置有与滑槽相互配合的滑块。通过向上推动转辊,随着转辊的上升,转辊与凹槽的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小,从而对凹槽内部的软管进行挤压,软管受到不同程度的挤压力,软管的变形程度随之发生改变,软管内的奶水流量也就随着减少,转辊向上推动,奶水流量依次增小,转辊向下推动,软管逐渐恢复原状,奶水流量依次增大,可根据实际需求向上或向下推动转辊,从而控制给奶速度;见图1-图3
2 使用方法
首先拧下顶盖2,向奶瓶1内注入一定量的奶水,可通过刻度线16观察到奶瓶1内奶水的容量,注入完成后,在内螺纹13与外螺纹14的作用下,将顶盖2拧紧,防止奶瓶1内部的奶水流出,然后调整调控器3,从而调整奶水在軟管8内部的流量大小,在滑槽5与滑块7的作用下,向上推动转辊6,凹槽4呈倾斜结构,随着转辊6的上升,转辊6与凹槽4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小,从而对软管8进行挤压,软管8受到不同程度的形变,软管8内部的奶水流量也就随之减少,向上推动转辊6,软管8内的奶水流量依次减少,向下推动转辊6,软管8逐渐恢复原状,软管8内的奶水流量依次增大,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然后将奶嘴10放入新生儿的嘴内,奶瓶1内的奶水通过软管8与奶嘴颈9进入奶嘴10内,然后由新生儿吸允而出,以完成喂奶。
2 优点
新生儿使用奶瓶进行喂养对于很多家庭及产妇都有同样的苦恼,会担心呛奶窒息,使产妇在产后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加之角色转换等问题,容易发生产后抑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奶瓶与奶嘴之间设置有调控器,可根据实际需求向上或向下推动转辊,从而控制给奶速度,按需定时定量喂奶,避免因新生儿自主吃奶过程中发生吸入空气或吸奶速度不均匀导致的呛咳,从而提高喂奶的可控性。产妇及家属在产后能放心喂奶,不用担心宝宝会呛奶,能够得到充分休息。
参考文献:
[1] 刘芳,齐学宏,周春燕,等. 一种组合式乳旁加奶器的研制与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5(38):1445.
[2]耿 平,王后丹,刘 颖,岳俊云,等. 快速使用奶瓶在产后喂养的价值探讨[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8,8(5):14.
[3] 耿平,陈琛,李彩云,刘爱玲,等. 快速使用奶瓶的设计[J].综述/特别健康,2017,1(16):275.
作者简介:谢雪玲,主管护师,单位:362000,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O医院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