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2021-01-14 13:55:44陈友钦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5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矫正对象

陈友钦

摘要:社区矫正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我国刑罚制度的重大改革,可有效降低刑罚执行成本,确保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本文以社区矫正的法律法规为出发点,阐述了社区矫正对公众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优越性,并结合不足,提出了社区有针对性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的建议,以期提升对矫正对象的介入质量。

一、引言

社区矫正对象是指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是具有一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能为社区矫正提供专业服务的专门人员。社区矫正的目的是通过政府、社会及爱心人士的帮助,使矫正对象改正恶习,并重新回归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四十条规定社区矫正机构可以通过公开择优购买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或者其他社会服务,为社区矫正对象在教育、心理辅导、职业技能培训、社会关系改善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帮扶。《福建省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四条规定社区矫正对象辅导工作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验、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由此可见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教育在对社区矫正对象矫正过程中的必要性,本文对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教育意义、优势、不足、建议进行浅析。

二、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社区矫正对象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接受教育、矫正的同时,还经历一次重大的心灵成长,必须学会处理各种复杂的心理与行为适应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向社区矫正对象宣传、普及心理卫生、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其开展简单易行的心理调节、心理承受和适应能力训练等教育活动,既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又能提高教育矫正质量。2020年5月对辖区35名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心理测试,测试结果分析,3名社区矫正对象心理不健康,21名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存在焦虑、不安、心情抑郁等状况,由此可见对社区矫正对象介入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对社区矫正对象介入心理健康教育对社区矫正对象由其重要的意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有利于社区矫正对象健全人格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社区矫正对象认识人格与健全人格,积极培育社区矫正对象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树立正确人生观,重新塑造社区矫正对象健全人格、改变不健康的认知方式、提高自控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培养坚持不懈的意志和尊重他人的善良品格,培养良好的社会兴趣与爱好,学会以乐观开朗的心态和积极有效的方法应对生活中的压力,矫正不良行为习惯,完善性格缺陷,塑造健全人格。

2.有利于社区矫正对象更好适应社会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社区矫正对象消除不良心理因素,正确认识自己,挖掘自身潜力,制订合理的贯穿矫正期间的自我成长计划。同时,帮助矫正对象树立自信心,克服焦虑,坦然面对可能遭遇的歧视,通过切合实际的自我规范,选择正确的职业方向,更好地适应社会。

3.有利于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社区矫正对象自我反省,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良心理因素及产生原因,掌握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的方法,减少矫正期间发生的违规违法行为,变消极矫正为积极矫正,从而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

三、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优越性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其身份优越性。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和专业性使其容易与社区矫正对象沟通、交流,容易走入社区矫正对象的内心世界,社会工作者以接纳、尊重、平等为专业价值观走进社区矫正对象的世界,相信“人是可以改变”、“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以及“每个有都需要得到社会尊重”的人本价值理念承认社区矫正对象的潜能与能力并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完成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健康教育。

社区矫正对象对于社区矫正的相关管控和监督,有的愿意配合,有的消极对待,还有的则有明显的抵触情绪。但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能从专业角度出发,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活动三者相结合,引入心理咨询技术进行矫治,可以避免单纯行政性介入带来的弊端。

四、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

社区矫正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处于探索阶段,再加上主客观各方面的因素,尚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作为社区矫正的辅助力量,在社区矫正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从现阶段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来看,其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会认可度低

社会对该社区矫正工作的了解度不高、认可度较低。在队伍建设方面仍不完善,社区矫正工作者待遇不高,社会地位偏低,人们的认知度不高,严重影响了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们的工作热情,直接导致队伍流动性大,人员力量薄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矫正工作质量。

2.欠缺专业知识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存在欠缺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矫正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的现象,没有接触过刑罚的执行工作,缺乏管理社区矫正对象的实践经验,难以适应多样化的矫正工作需要。

3.缺乏专业心理工作人员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中缺乏专业的心理工作人员。在社区矫正对象中开展以心灵修复、排解心理落差、减轻负罪感、缓解抑郁情绪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尤其重要。但是如果缺乏专业的心理分析,那么就不能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有一个正确而深入的理性认识,这样不仅不利于矫正工作的开展,还不利于就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对科学有效的矫正项目的实施产生阻碍作用。

五、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为切实解决制约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问题,建议今后应做好以下工作:

1.提高工资待遇,调动工作积极性

加大招聘专职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力度,合理配备社区矫正辅助人员,并适当提高社会工作者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从提高收入水平和改善福利状况两方面着手,充分调动社会工作者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2.加强培训,提高专业知识

加强培训,着力提高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政治素质、法律素养、业务技能和工作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一是培训机制常态化。建立日常培训制度,开展多形式、多场次、多途径的教育培训和岗位輪训,重点学习国家有关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心理矫正等方面的知识。二是鼓励现有的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通过自学参加学历教育或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提升职业化水平。

3.建立健全规范,发挥专业职能

建立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各项规范,做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明确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其在整个社会工作发展处于何种地位,如何确定其角色,是建立起一支高素质、职业化、规范化的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专业队伍的基础和前提。这有助于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更准确地进行专业定位,更出色地践行专业角色、发挥专业职能以及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六、结论

由社会工作者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刑事司法制度的框架内对罪犯改造有效手段的探索,是刑罚人道化、社会化、个别化的具体实践,有利于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有利于预防和减少犯罪,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矫正对象
神秘来电
睿士(2023年2期)2023-03-02 02:01:09
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
论我国人口促进社会工作者核心能力的培育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中国自行车(2018年2期)2018-05-09 07:03:05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意林(2018年3期)2018-03-02 15:17:24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社会服务机构中社会工作者激励因素研究
社会建设(2016年4期)2016-12-01 04:34:22
矫正牙齿,不只是为了美
福建人(2016年6期)2016-10-25 05:44:15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
Coco薇(2015年7期)2015-08-13 22: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