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2021-01-14 12:55张辉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5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措施问题

张辉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不仅是要将建筑工程质量作为工程施工管理的重点工作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对是工人的专业施工技能加以培训,提高工人的综合素养,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采购和应用先进环保的施工材料,明确各个工种之间的责任,相互配合,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减少偷工减料现象的发生,如此才能保障施工现场管理稳定有序,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以保障建筑物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问题;措施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在技术管理、人员管理、组织管理、服务管理等方面还有待提升。虽然国家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制定出一些规章制度,但是建筑企业并没有严格依照规定进行使用,甚至有小部分建筑企业只是简简单单地建立起一个项目承包的部门,并没有设立材料的采购、施工管理等部门,从而导致建筑工程缺少规范性与科学性。

1.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问题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涵盖的内容众多,并且不同的施工内容所使用的施工技术存在较大的差异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有部分建筑企业为了降低施工成本依然使用传统的施工技术,进而降低了施工的质量与效率。此外,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基本上来自农村,大部分施工人员自身不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与专业水平,对一些先进施工技术和建筑知识理论的掌握程度有待提高,而当面临紧急事故时,部分施工人员无法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有效处理,进而延误了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

1.3建筑工程施工材料的问题

施工材料与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联系。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种类较多,很难进行合理管控。因此,建筑企业主要通过抽样检查的方式来判定施工材料的质量,再加上建筑企业没能和材料供应商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协商,导致在进行施工时出现材料供应不全的现象。此外,有部分建筑企业在对材料进行检查时存在随意性,不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检查,使用质量不佳的材料,进而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最后,建筑业存在实体质量检验滞后性这一特性,例如建设一个水池,需要钢筋、混凝土等材料,钢筋可先取样做材料检测,但因为混凝土的强度需要28天的时间才能基本稳定下来,所以样品需要等到28天后才能送检,这导致施工后一些材料供应不及时,加之计量原则规定只有合格的材料才能计量,从购买材料到收到工程款周期很长,这也造成施工企业需自身垫资的比例和周期较大。

1.4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问题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时,大部分施工管理人员并没有意识到施工安全的关键性,只是过分看重建筑工程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导致在开展施工作业时安全管理较差。此外,建筑企业没有依照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且在施工现场也没有配备安全设备,从而为后期建筑工程的施工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2工程管理水平提升的对策

2.1 加强施工工艺管理

施工工艺的开展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严谨的监督,施工工艺一旦管理不当,容易造成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的缺乏,因此,要加大对施工技术、成本和进度的管理力度。一方面,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尽可能体现施工中每个环节的重要性,对成本、质量以及技术等方面制定合理的目标,继而实现每个环节的细化管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以及损失。另一方面,要将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责任制,实现管理目标与个人的整体结合。如此一来,从根本上杜绝了管理“死角”现象发生,以及工作人员推卸责任行为的产生。督促施工方对关键工序编制施工方案,严格执行方案论证及实施,确保优质的方案能够落到实处,减少参建各方的管理风险。在施工工艺中,尽可能选择装配式的施工工艺,其不仅对施工子项目有高度的掌控,便于解决其中重点难点,同时使得施工工艺的优势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2.2强化施工材料设备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管理中,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实施,例如,设计图纸的内容,施工要求采购、使用、管理等各个环节,在施工中应该对项目制定合理的规划。在材料采购中,应该结合质量、需求和价格成本进行全范围的考察,对价格波动太大的材料应提前预见及安排采购。同时,在材料入场以前,需要及时进行清点工作,及时完善质检工作,使得材料数量准确无误,材料的型号与要求的相符合,同时质量能够严格过关,一旦有质量不过关的材料,要及时阻止。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返工的现象,为此要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从根源抓起,减少材料浪费现象的发生。工程项目的可靠實施,大多数时候要结合实际情况,例如:在工程施工技术中,往往需要对设备拥有严格的筛选,所以其要具备合理性和科学性。设备的使用过程,需要对其有全面的把握以及掌控,工作人员要对设备的具体性能和使用注意事项有大概情况的了解。此外,对施工设备要进行适当的维修与保养工作,对于设备而言,尽量避免运行故障的情况,因此,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转有效保护了工程顺利开展。

2.3加强施工人员管理

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要对施工人员给予合理的监督,一旦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规定的原则开展工作,要及时提醒和警告,以免造成事故发生。同时,施工工艺也需要具备时刻的工作监察,使得工程的实施有条有理,有始有终,尽量按照规范有序开展工作。督促施工单位完善人员的管理,进行大量的培训工作,不仅仅为了加强施工人员对安全知识的意识,更为了加强对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争取从根源上解决因安全意识薄弱造成的事故。很多时候,工程的顺利开展需要既治标又治本,因此,需要大量的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在基础工程开始前,需要具备良好且优质的交接工作事项,使得工作人员无论是对施工环境还是对施工策略都有全面的了解,继而对自身的施工行为有一个度的把控,严格的遵守相关制度进行操作。

2.4加强施工管理安全意识

建筑企业为确保企业安全建设,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应根据建筑项目实际要求制定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将各项工作责任到人,明确安全管理负责人,并通过加强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来减少或消除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以在确保建筑项目顺利施工的同时,保证施工人员安全与企业财产安全。因建筑企业项目施工的特殊性,为提高项目施工的工期效率,建筑企业通常会临时组建施工团队,对于施工人员仅完成简单的技能培训,却忽略了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这也是建筑施工过程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因素。为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筑企业组织施工人员参与到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帮助施工人员意识到项目工程整体安全性的重要性,提高自身安全意识。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还可以将所制定的建筑工程管理相关制度印发成手册,发放到每位施工人员手中,以确保建筑工程管理各环节的细致化监督管理工作,这对于优化施工建设环境来说,也具有积极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在不断发展中逐渐完善,而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压力得提高,也对于建筑企业提出了更高的工程管理要求,提高工程项目建设质量来满足社会发展对于建筑行业的需求。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全员施工团队的安全管理意识,通过施工安全,施工质量,施工效益等多方面管理内容,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发展价值。

参考文献

[1]方文康.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50): 108-109.

[2]吴志凯,戴德意.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04):98-99.

[3]谢微.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 (11):274.

[4]欧学军.试析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06): 173-174.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措施问题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