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系统建造,“大检修”系统不断的发展,运维、检修的人员的不断交融,人力资源的不断优化,为活跃保险深入开展运维一体化作业,强化进程管控和现场保证办法的执行,变电运维人员的值勤形式需做出活跃有用的调整。本文从变电站运维值班管理模式上得分析,提出了变电站运维值班管理方法的优化对策,希望对相关的人员有所建议。
关键词:变电;运维值班模式;电力系统;运维效率
前言
现代社会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加,对电力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出现值班问题,将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和变电站必须重视这一问题,在实际的电力运行维护工作中不断优化和创新运行维护模式。
一、现阶段变电运维值班模式分析
1.1“3+N”值班方法
该模式将部分运维人员分成3个倒班班值(执行三班一倒),其他分为3个运维班及机动班,倒班与运维班每月轮换一次;具体上班方式如下:倒班:连续工作时间为24小时后休息2天,3天一轮(即三班一倒),依次循环,周工作56小时。运维班:上4天白天班(早上8时至下午17时)后休息2天,6天一轮,依次循环,周工作42小时。机动班:按正常上班时间上班(即:周一至周五早上8时至下午17时),周六、日休息,依次循环,周工作时间45小时。优点:白天在站值班力量较强,人员调配较机动;配有机动班,应急调动能力较强。缺点:运维与倒班轮换周期较长;倒班人员较运维人员辛苦压力大,有比较心理;夜间调度人员不灵活(需车辆配合);周工作时长,职工怨言大。“3+N”值班方法该模式将部分运维人员分成3个倒班班值(执行三班一倒),其他分为3个运维班及机动班,倒班与运维班每月轮换一次;具体上班方式如下:倒班:连续工作时间为24小时后休息2天,3天一轮(即三班一倒),依次循环,周工作56小时。运维班:上4天白天班(早上8时至下午17时)后休息2天,6天一轮,依次循环,周工作42小时。机动班:按正常上班时间上班(即:周一至周五早上8时至下午17时),周六、日休息,依次循环,周工作时间45小时。优点:白天在站值班力量较强,人员调配较机动;配有机动班,应急调动能力较强。缺点:运维与倒班轮换周期较长;倒班人员较运维人员辛苦压力大,有比较心理;夜间调度人员不灵活(需车辆配合);周工作时长,职工怨言大[1]。
1.2四班一倒
“四班一倒”分为甲、乙、丙、丁四值,每值连续工作24小时,后休息3天,4天一轮,依次循环。这种方法最明显的优势就在每周的工作时间短,但不足也很明显,就在于连续工作时间太长,会使人精神很疲劳
1.3四班一倒+续一白班
“四班一倒+续一白班”分为甲、乙、丙、丁四值,每值连续工作33小时,后休息2天,4天一轮,依次循环。
1.4四班二倒
这是一种将运维人员分成四个组进行值班的方法,在第一天白天的时候,需要连续工作8h,第二天的夜班再连续工作16h,每4d进行一次轮转。这样算下来,每个小组内的运维人员一周的工作时间平均为42h。这个方法的优势在于,连续工作的时间和每周工作的时间都相对较短,工作人员在完成工作后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休息和进行其他工作,而且这种方法没有倒班运维的区分,这样就可以让每一个运维工作人员都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去熟悉各个环节和应做的工作后再展开工作,这对值班的配合性有很大帮助,也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其弊端:①就在于4组之间工作交换的非常的频繁,导致工作没有连续性,容易出现一些在交班时出现一些配合上的失误。②4组的排班固定,失去了灵活性和机动性。如若遇到一些特殊的紧急情况,很难实现短时间内调动大量操作人员,无法实现及时配合其他工作的进行。
1.5三班一倒+N白班值
“三班一倒+N白班值”分为倒班值和非倒班值,其中非倒班值只上白班,排班模式可根据工作需要设置。最基本的运维值班模式是“三班一倒”“四班一倒”及“四班二倒”,其他模式都是在此基础上按照延长工作时间或新设立白班值的思路发展出来的。
二、运维值班模式转换方式
2.1“三班一倒”转换成“四班一倒”
原有运维值班模式有甲、乙、丙三值,现从中抽调人员组成“新乙”值,甲、乙、丙剩余人员分别组成“新甲”“新丙”“新丁”值。转换时,“新甲”“新丙”“新丁”按“三班一倒”模式轮换一次(其中“新乙”值陪班“新甲”值),之后“新甲”值两天后上班,其他各值均按新值班模式运转。考虑到原乙、丙值人员陪班只是熟悉值内工作,工作强度不大,且下一次上班为3天以后,体力也能得到很好的恢复,因此影响不大。该转换需要3天的过渡时间[2]。
2.2“四班一倒”转换成“三班一倒”
原有運维值班模式有甲、乙、丙、丁四值,现将甲值人员调配至其余三值,分别对应新值班模式下的“新甲”“新乙”“新丙”值,该转换需要3天过渡时间。
2.3“四班一倒+续一白班”与“四班一倒”
互换原运维班各值人员保持不变,该转换不需要过渡时间。“四班一倒+续一白班”与“三班一倒”互换。以“四班一倒+续一白班”转换成“三班一倒”为例,先将“四班一倒+续一白班”转换成“四班一倒”,再将“四班一倒”转换成“三班一倒”。反之亦然。该转换需要3天过渡时间。
2.4“三班一倒+N白班值”与“三班一倒”或“四班一倒”互换
以“三班一倒+N白班值”转换成“三班一倒”为例,将N个白班值人员分配到三个倒班值。若与“四班一倒”互换,需要3天过渡时间。“四班二倒”转换成“四班一倒”。工作时间由“当日8:30—当日17:30”改成“当日8:30—次日8:30”,之后按“四班一倒”值班模式运转。该转换不需要过渡时间。“四班一倒”转换成“四班二倒”。
三、变电所运维工作创新的几点做法
3.1借鉴并优化优秀的模式
首先要借鉴外地的先进制度和经验,在依照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的所接班,运行岗位,设备巡回检查等制度。并将制度印发并下发,让工作人员都严格遵守。
3.2加强交接管
必须加强交接管理,加强人员交接班时的相关事项,如在班人员发现设备出现异常状态,如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动作变更情况。需接班人员将相关情况互相通告,当各方认为情况允许接班时,方可签名接班。
3.3设置变电所
在负荷集中,供电可靠性要求高的地区,设置变电所是一种完善局部电网的手段。当变电所手段被普及以后,社会对其运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做好运维工作,确保变电所的安全运行,才能使其充分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结束语
变电设备的运维管控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要做到变电站的值班运维模式良好的工作,就必须不断优化值班运维的模式,使运行人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良好意识,通过加强培训,不断提高运行人员技术技能水平,同时探索创新设备管控的方式方法,不断完善监督激励制度,使变电站值班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及时调整运维值班模式,以适应工作的不断变化。其中在选择运维模式时,可以以是否满足日最大工作量为尺度。
参考文献
[1]何奎.创新变电运维班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J].南方农机,2018,49(20):121.
[2]林凡航.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的研究[J].科技风,2017(20):155.
作者简介
王亚男(1986、11-),女,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凉山供电公司,主要从事变电运行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