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亚娟
上课铃响了,平老师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正准备上课,突然,门口传来“叽叽叽”的声音。几个眼尖的孩子发现动静,探头探脑地想一看究竟,还不停地使眼色。
老师在上面讲什么已经完全不重要了,门口的小东西已然成了焦点。平老师想:不如顺水推舟,让孩子们照顾下这个不速之客,然后改成作文课,不是一举两得吗?
“孩子们,门口的小鸟好像遇到了麻烦,要不我们帮帮忙?”
“好!”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
经过一番忙活,孩子们决定送小鸟回家。过程虽有点波折,但总算把小鸟放回了校园的树上,孩子们安心地回了教室。
“今天偶遇小鸟,老师觉得大家都很有爱心!”平老师接着说,“不如我们把今天救助小鸟的经历用文字写下来吧!”
“好!”同学们已摩拳擦掌。
“救助小鸟,我们重点要写什么呢?”
“救助小鸟时的动作!”炜炜抢先说。
平老师点了点头说,说:“没错,我们可以借助动作把救助小鸟的过程写下来,更好地体现我们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也许因为亲身经历,孩子们很有表达的欲望,很快大家就沉浸在写作中了。
到“作文沙龙”时间了,孩子们对于同伴的作文总是充满好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分享程程的作文,请关注她有没有把救助过程写具体。”平老师打开投影,把作文投了上去。
拯救雏鸟
◎程 程
一阵风雨过后,地上落满了树叶,好像给大地盖了一层毯子。我们正在教室上课,忽然门口传来“啾啾……”的声音,一个小东西出现在大家眼前:一只棕色的小鸟,全身的羽毛湿漉漉的,眼珠滴溜溜地转着,嘴里还“啾啾”叫着,扑腾着还未长全羽毛的翅膀。
难道是只受伤的小鸟?我们的心思已全然不在课堂上,好奇地朝门口张望着。老师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心思,停止讲课,居然还让我们救助小鸟,大家欢呼雀跃。
淇淇蹑手蹑脚地走到雏鸟身边,慢慢地蹲下,轻轻抚一抚它的绒毛,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雏鸟捧在了手心里,轻手轻脚地朝讲台走去。她找了一块中间的位置,垫上纸巾,把雏鸟放在了纸巾上。
同学们纷纷跑去欣赏这不速之客。有的拿着面包屑,放在雏鸟面前,还嘬起嘴呼唤它;有的拿着水杯在雏鸟面前滴几滴水,想让它解解渴;有的轻轻地抚鸟儿的绒毛……
“同学们,你们想把鸟儿养在教室里吗?”老师看到大家兴致勃勃的样子,故意问。
“我们还是把它送回家吧,香樟树上有它们的巢。”古灵精怪的然然心直口快。
老师从办公室里找来了竹竿和网兜,用玻璃丝绳绑好,确认结实后,又用纸巾塞在了网兜里,缓缓地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把雏鸟移到手心里,轻手轻脚地把它放进网兜,缓缓直起腰,稳稳地拿起竿子,来到校园的香樟树下。小鸟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刚刚还乱叫不停,现在安静下来了。老师慢慢地把网兜移上去,轻轻地把网兜侧过来,小心地耸了耸网兜,想要把雏鸟倒进巢里。没想到,就在雏鸟从兜里出来的一刹那,不知道是兴奋还是害怕,它使劲一扑腾,竟悬在了巢边。我们的心也跟着悬了起来。说时迟那时快,老师的胳膊肘一抖,网兜迅速接住了这个小东西,慢慢地帮它挪回了巢里。
雏鸟终于回家了!
蓝蓝的天,碧绿的树,和谐的鸟巢,构成了一幅安详的鸟巢团聚图。
沙龙现场2 七嘴八舌话“动作”
听完程程的习作朗读,大家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平老师微笑着问大家:“从大家的掌声中,我感受到了大家对这篇习作的赞赏。来,说说看,你们觉得这篇作文中的动作描写怎么样?”
“我觉得写得很好,尤其是把小鸟捧进教室那部分:淇淇蹑手蹑脚地走到雏鸟身边,慢慢地蹲下,轻轻抚一抚它的绒毛,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雏鸟捧在了手心里,轻手轻脚地朝讲台走去。她找了一块中间的位置,垫上纸巾,把雏鸟放在了纸巾上。用了一连串的动词,让我觉得淇淇很怕伤害到小鸟。她全程都很小心的样子,让我印象深刻。”宋博睿率先举手。
平老师听了连连点头,放大投影,用红笔圈出刚才的句子,并把动词圈了出来:“写好人物连贯的动作,可以让文章更有画面感。”
“我觉得写同学们表现的那部分也很不错!”甜甜指着下面一段说,“程程同学在写其他同学看到小鸟的举动时用了排比的句式,写出了大家对这只意外出现的小鸟充满了怜惜。”
“你很会发现啊,程程同学并列写出多个人物的不同动作,当时的场面仿佛又浮现在眼前!”平老师调整了投影下的本子,并圈画出相应的动词。
“我喜欢写老师把小鸟送回巢中的那段。”小贤站起来说,读出了那段话,“‘又用纸巾塞在了网兜里,缓缓地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把雏鸟移到手心里,轻手轻脚地把它放进网兜,缓缓直起腰,稳稳地拿起竿子。’这个句子将老师把鸟儿放到网兜里的一连串动作分解得很细。”
“为小作者点赞,也要为你点赞!一个会写,一个会评!写好动作细节,我们能感受到人物内心。此处通过‘塞’‘蹲’‘移’‘放’‘直’‘拿’等动词的运用,让我们感受到老师的爱心满满。这里的动作已经不仅仅只是动作了,已经超越了动词本身。”平老师为孩子们有这样的发现而高兴,越讲越激动。
“刚才同学们都讲得很不错,有没有其他补充?”平老师扫视了教室一周说道。
小庄同学似乎发现了新的美点,笑眯眯地说:“我还发现小作者把老师的竹竿碰到鸟巢时怎么做的写得很好,如‘慢慢地把网兜移上去’‘把网兜侧过来,小心地聳了耸网兜’,写出了老师的小心翼翼。”
“这个很关键,写好‘怎样做’,才能让读者身临其境!”
“老师,我觉得准确地选择动词也很重要。如‘老师的胳膊肘一抖,网兜迅速接住了这个小东西,慢慢地帮它挪回了巢里。’这句话中,我觉得‘抖’‘挪’两个词用得很好,‘抖’写出了当时老师面对突发状况时的本能表现,‘挪’写出了老师不想让小鸟再次出现意外时的小心翼翼。”旖旎能说会道,一下说了一长串。
“嗯,很有道理,有时我们需要精选动词,准确地表达人物当时的状态或心情。”平老师边说边点点头。
“同学们,讲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如何写好动作描写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可以从怎样做入手,精选动词,细化动词,写好人物连贯的动作,也可以并列地写出多个人物的不同动作,全方位地写好动作描写,丰满人物形象,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大家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开始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室里一片静悄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