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老房子

2021-01-14 07:06周恒熠
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 2021年46期
关键词:楼道老房子巷子

周末我回了趟曾经住过的老房子,自搬离那里后,我就再没回去过,这次恐怕也是最后一次,因为那里要拆迁了。(开篇简洁明了,直接点题。)

两年前听说那里准备建地铁,后来又传出消息说要建高层,也许是住宅区,也许是商用楼,总之一直弄不清楚。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那栋我自出生就一直住着的房子,我的家,要变成一堆砖石瓦砾了。(交代老房子将来的命运。)。

我刚离开的时候还不太懂那种朦胧的失落感,看到其他老房子被拆除后变成无人清理的废墟,也从没有把它们和自家联系起来过。因此,这种离别的淡淡惆怅很少打扰到我,只有记忆,童年的记忆是不会消逝的。这种记忆在走进巷子的一刹那尤为鲜明,巷口的两根水泥电线杆似乎更加残破;那个很大的蓝色垃圾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堆盖着黑布的沙子;平时这个时间的巷子里原本应该有自行车进进出出,但现在一个人影都不见,寂寥得可怕。明媚的阳光照在灰白色外墙上,于是灰白色更显苍白。(回忆与现实交织,用对比的手法展现巷子的变化,“我”的失落感也由朦胧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走到楼前,那道铁门形同虚设,我沿着楼梯盘旋,一楼先是有三节台阶,然后是七节,再然后是六节;二楼的第一个台阶比其他的都矮,上面还有一道早已干透的红色油漆;拐弯处有一根满是污渍的暖气管道,旁边还堆着几个灰蒙蒙的纸箱……我就这样往上走,熟稔得像是从未离开过。(对楼道进行极其细致的描写,让人身临其境。)

如果说楼道里还勉强保持着一副有人居住的假象,那屋子里的模样就是这假象背后惨淡的真实。我不用去看也知道,储物间的墙上一定还留着我童年时的“大作”,厨房门口的珠帘也一定没摘,卧室地板上还留着两道平行的印痕,那是因为我的摇篮床曾放在那里。逝去的总是比留下的珍贵,而留下的也将不长久。那些我从未深刻体味过的情感在这一刻全部迫不及待地涌出,成百上千倍地袭来,让我喘不过气。(描绘“我”家中的样子,侧面展现出老房子在“我”心中沉甸甸的分量。最后一句直接抒情,表达出自己对老房子的不舍以及对往昔的怀念。)。

我时常觉得这种老房子要比水泥钢筋的建筑多些人情味,也多一点独有的来自上世纪末的年代感。然而岁月的巨轮飞驰,将古老的印迹无情碾碎,在这场无声的战役中,“陈旧”只能一败涂地。(抒情中暗含议论,表达自己对“新”与“旧”的看法。)。

初冬的空气有些干燥,但还算不上很冷,天格外蓝。窗玻璃早就没了,一阵风吹过,对面楼顶上的一只乌鸦拍拍翅膀飞走了。而我,终将迎来离别。(结尾再次切题,以景衬情,表达出与老房子作别的哀伤。)

(山西太原市外国语学校,指导老师:张红平)。

点评

作者自评:这篇作文写的是我的真實经历与感受。对于故地,我有无数的话想说,无数的情感想表达,但落笔时又不知这众多回忆于我而言,究竟哪一件更轻,哪一件更重。离开老房子时没有留意的感觉在这次回归中全部涌上心头,那些人,那些物,那些景,如走马灯一般盘旋在我的脑海,让我措手不及。我这才意识到,即将被拆掉的不仅仅是老房子,还有那些被我忽略的曾经,以及我来不及表达的深情。

武毅华同学评:周恒熠同学的文笔着实令人敬佩,作文中对于环境细节的刻画入木三分,特别是描写楼道的一段,让我联想到了我姥姥家,真实可感。

杨琦轩同学评:周恒熠同学对于情感的处理非常细腻,从开始时的“朦胧”,到不舍的情感渐渐清晰,再到被眷恋的情绪压得“喘不过气”,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将自己对于故地的深情充分展现出来,让人不由得产生了共情,值得我们学习。

张老师评:本文中的一些对比和细节刻画非常出色。如作文第三段,小作者将回忆中巷子的模样与现在巷子的模样进行对比,这些变化让他对巷子的印象从熟悉走向陌生,此处也是小作者情绪的一个转折点。再比如第四段,小作者写自己上楼梯,极其细致地写出了每一层有几节台阶,是高还是矮等,这些细节直接表现出了自己对于这栋老楼房的熟悉,非但不啰嗦,反而能让读者产生一种更为深刻的“辛酸感”。结尾的抒情中隐含议论,小作者既表达了自己对故地及过往时光的眷恋,又表达了自己对于新旧更替,旧不敌新,环境看似越来越好,人情味却越来越少这一现实情况的遗憾,升华了作文的主题。

小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作文整体散发着一种淡淡的忧郁气味,语言精致,情感充沛,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猜你喜欢
楼道老房子巷子
%Arabica成都宽窄巷子
遵守秩序不拥挤
《老房子》
老房子
楼道里奇异的声音
基于FPGA的LED楼道感应灯控制系统设计
作品五
楼道里的奇异声音
老房子
游成都宽窄巷子(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