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德冰
文题速递
你的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请选取一处写一段解说词,向大家推介家乡的美景。
写作指津
解说词是对人物、画面、展品或旅游景观进行讲解、说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把握以下几点,助你写出一篇出色的解说词:
1.解说的内容要明确、恰当、合理。解说词一般是配合实物或图片写的说明文字,内容必须与实际情况一致。如介绍石林、溶洞时,就要紧扣石林、溶洞的形状、规模、特点、成因等,为了增加解说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也可以写一些与之有关的故事传说和科学道理。
2.解说词要简短。一般人看了实物能够理解的东西就不要多讲,只要把观众、听众不容易懂或可能产生疑问的地方以及需要引起观众、听众特别注意的地方写出来就可以了。因此,解说词要简明扼要,适可而止,不要唠叨个没完。
3.解说词的表达要通俗易懂。解说词的服务对象很广泛,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都有很大差异,因此要求写得通俗易懂;又因为解说词是要“说”的,所以还要尽量做到口语化。具体要求:(1)尽量用规范的语言写,一般不要用方言土语;(2)避免使用容易引起歧义的词语和生造的词语。解说词主要是讲、念给人听的,有些音同或音近而义不同的词语,如不注意便会使听者产生误解。
4.解说词力求表达多样。从语言上看,既可用平实朴素的语言,也可用感情濃郁、文采斐然的语言;既可用散文的笔调,也可用诗化的语言。从表达方式上看,可将说明与抒情相结合,也可将说明与议论相结合,还可加入描写,使人如身临其境。
5.解说的主题可适当升华。解说词并非单单为了让观众、听众了解解说的对象,能够使观众、听众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与提升,更是解说词要努力达到的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事(物)、理、情是解说词的三要素。“事(物)”是解说的对象、表达的客体;“理”是解说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想和哲理,它往往需要提炼和升华;“情”是解说者在解说中的情感体验和抒发。“说理”和“抒情”都需要解说者从具象的人、事、景、物中,说出观众、听众欲知而未知的东西来。
习作展示
紫藤寄松
◎王佳鑫
亲爱的朋友,您到过北京市怀柔区的红螺寺景区吗?您知道红螺寺有三绝景吗?如果没有,那就听我给您介绍红螺寺三绝景之一——紫藤寄松。
紫藤寄松位于红螺寺大雄宝殿后三圣殿前的院落西侧,由一棵平顶松和两盘藤萝组成。平顶松高约6米,枝分九杈,如结实的伞骨架一样伸向四面八方,而两盘碗口粗的藤萝又如龙盘玉柱一样蜿蜒缠上平顶松枝头,花繁叶茂间为松树增添纷繁浓艳的色彩。两者间的天作之合使松藤并茂如同一把天然的巨伞,遮荫面积近300平方米。每到5月初,满架的藤萝花如同秋日的葡萄朵朵串串,连绵之间如同一团团紫色祥云包绕殿宇。浓郁的花香飘满整个寺院,仿佛是人间仙境。元代《红螺山大明寺碑》记载:“微风夜听金锒铛,诸天卫法藤萝旁。”古时候每年花季,红螺寺的住持便邀请京城附近寺院的住持长老、名人雅士来红螺寺,大家坐在树下赏花论道。
俗话说“藤缠松,松难生”,而红螺寺中的松藤却和睦相处了800多年,藤不离松,松不辞藤,相亲如初。人与人之间也应该相互包容、和谐共处,方能共同成就一片繁盛!
(北京市怀柔区第三中学)
点评
这篇针对紫藤寄松的解说词,采用说明、描写与议论相结合的表达方式,各种修辞手法及说明方法运用得当,解说通俗易懂。解说内容条理清晰、概括性强,既有知识的补充,也有情感的抒发,还在最后提炼升华了主题,让人对紫藤寄松心驰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