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
名家引路
一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彭荆风《驿路梨花》
●阅读心得
《驿路梨花》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展开叙述,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主线推进情节,通过几件小事,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递的动人情景。全文中小茅屋的主人一直是个谜,直到文末部分作者才以插叙的手法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和照料者,以及搭建茅草屋的原因,作者这种巧妙的安排,再加上文中几处悬念和误会,使得文章情节富有戏剧性,产生了峰回路转、跌宕起伏之势,读来更有韵味。
二
上星期一次体育课,我们全班都穿上刚买的新运动衣。跳完山羊,我们围着小树逮着玩。一不小心,我的裤子被树杈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我坐在树底下偷偷地抹眼泪,又心疼裤子,又怕回家挨说。万芳也不玩了,坐在我旁边一个劲地叹气。忽然,她跳起来拍着屁股说:“咱俩先换过来,我妈是高级裁缝,她能把裤子上的大口子缝得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
昨天,万芳到我家来玩。我见她特别喜欢我桌上的羚羊,就拿起来递到她的手上说:“送给你,咱俩永远是好朋友……永远!”她也挺激动,从兜里掏出一把弯弯的小藏刀送给我。
——张之路《羚羊木雕》
●阅读心得
《羚羊木雕》讲述了“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后,逼“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这一事件。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父母和子女两代人对友谊的不同看法。此插叙部分是“我”在向父母回忆和万芳之间的友情:“我”在上体育课时,不小心被树杈划破了裤子,万芳把自己的裤子换给我,结果她受到了惩罚。这件事突出了万芳的善良及两人的深厚友情,交代了“我”赠送万芳木雕的原因。在两个孩子的眼里,礼物的价值远不及友谊珍贵,但对于作为成年人的父母而言,他们更看重的是礼物本身的价值。这种安排在结构上避免了平铺直叙,内容上更完整、更紧凑,人物形象更立体,文章的中心也一下被凸显了出来。
三
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在穷人家,这是最大的罪恶。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子”。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
●阅读心得
这样一个“把自己的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的“坏蛋”“流氓”和“无赖”,在发了财后,竟然成为全家日思夜想,時刻等待回归的好人和亲弟弟。贫穷时痛恨,暴富后赞扬,这段插叙看似简单地交代于勒叔叔曾经是吃喝玩乐的“花花公子”的黑历史,实则从侧面将家人们前后对于勒叔叔的不同态度进行了鲜明对比。一家人关系建立的基础赤裸裸地被展现在读者面前,不是血缘远近,不是感情亲疏,而是与金钱有关。
插叙就是这样,在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同时,还能让人物形象更丰满,让文章主旨更鲜明。
写作借鉴
插叙法是指在叙述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文章平铺直叙而插入回忆的叙述。插叙可以丰富和补充文章的主要情节,推进或延缓情节的进程,调节叙述节奏,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突出文章主题。运用插叙法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内容必要,简短自然。
插叙内容一定要与文章的主要情节或中心思想有关,不能为了吸引人眼球而刻意加入不合情理的、多余的、离奇的内容。在叙述过程中,这一部分只是对文章主要内容作补充和辅助,语言最好简短自然,不能喧宾夺主,且要跟原文的意思连贯起来,比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物形象,或补充交代必要的故事背景,丰富文章内容。
2.位置恰当,流畅连贯。
一篇文章中的插叙内容位置要合理恰当,在原有事件的叙述过程中,在前后勾连的基础上,顺势加入,给读者带来一种情节衔接紧密的感觉。插叙部分的起止要交代清楚,插叙结束后一定要回到原本事件的记叙上,要做到抽掉插叙部分,上下文照样能够连贯起来,加上插叙则能使情节更加曲折完整,而不会给人拖沓累赘之感。
学生习作
风 波
◎曹梦琪
偌大的菜市场里,此刻正爆发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这箱梨是我跟他预订好的!结果扭头他就卖给别人了!”人群中央,一个黑瘦的老妇人声调尖锐地叫嚷着,我以看热闹的心态在一旁旁观,这场闹剧已经持续近半个小时了。
三个当事人被围在中央:老妇人穿着寒酸,骨瘦嶙峋,辩起理来倒是咄咄逼人;一个二十出头的姑娘快速扇着扇子,一副极不耐烦的模样;摊位主人是个老汉,他的两只手老实巴交地交握在一起,浑浊的目光瞥瞥这边又瞥瞥那边。
“你说会回来买就会回来吗?你不来人家大爷还等你一辈子?天儿这么热,人家又不欠你的!”那姑娘手上的扇子挥得更快了。
“我不管!我和他说好的!我回家取车子来拉这箱梨!”老妇人显然是气极了,一双眼睛里冒着比烈日还灼人的火。
我努力回忆事情的始末——
当我在不远处的摊位排队买冰激凌时,老妇人正巧过去买梨,她满脸带笑地说:“整箱梨搬不动,我回家取自行车,给我留着啊!”老汉憨笑着说:“铁定的!”老妇人快步离开,留下一个匆忙的背影。我买到冰激凌,坐在大遮阳伞下吃。这时那个姑娘来了,“这梨不错,我包了。”老汉讪讪笑道:“姑娘,这箱梨有人订了,就刚刚的事儿,她取车子去了。”姑娘明媚一笑,一脸好心道:“大爷,这么热的天,你卖给我赶早回家吃饭吧,再说你咋知道那人没骗你呀?”老汉两手绞在一起,一脸纠结,但最终还是没抵过早些回家的诱惑……
此刻,老妇人与姑娘依然在争吵着,谁也不让谁。一旁看似憨厚的老汉却开车“逃跑”了。没必要再看下去了,我边走边想:如果老汉信守诺言,如果姑娘不夺人所好,如果老妇人宽容待人,如果人与人之间多一些信任,如果他们不被利益驱使……
风波平了吗?但愿这样的风波越来越少吧。
(河北昌黎县第四中学)
点评
小作者以目击者的身份讲述了一场风波,重点刻画了三个人物形象:看似老实憨厚的卖梨老汉,提前订好梨回家取自行车的老妇人,后来居上买走梨的年轻姑娘。通过讲述他们互不相让,推诿争吵的矛盾冲突,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与宽容的社会现象。其中,小作者巧妙地插入了老妇人与卖梨老汉约定的情节,使故事有本有源,连贯自然,情节曲折又合情合理。
专项训练
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在发展。请留心身边的变化,以“ ________变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情节中要运用插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