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梦婕 刘薇禛平 李阳
学业暂停,人生继续。
走进一家商业街的书店,最显眼的位置上,除了经典名著外,一定少不了时下畅销的成功学书籍,其中不乏《一本书教你精通营销学》这样抓人眼球的书名;打开社交媒体,经常能看到“五招教你如何提高工作效率”“三种快速入睡的方法”等高信息量的干货文章;近年来短视频文化兴起,更加考验创作者在三秒内吸引观众、一分钟内制造话题的能力,否则,你的内容将无法获得关 注。
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社会,我们每天花大量时间浏览社交媒体,甚至为此压缩睡眠时间,生怕错过网络上的热门话题。人们希望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取足够多的信息,比如听一堂公开课就学会如何写作,看一个五分钟的视频就學会时间管理,并变得自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打破了我们疲于工作、不停查看手机的状态,在家隔离的日子让不少人重新感受生活。而留学生们,与其焦虑地在家等待开学,不妨把疫情当作契机,重新调整人生的大小规划,也可以趁此机会思考下,在效率至上的时代,怎样合理地提高效率、培养自律性?
疫情期间
做好自我规划
疫情暴发前,留学生们的生活忙碌却井井有条:为下一场雅思考试冲刺,为下一个小组作业安排任务,为下一份公司实习筹备简历……而现在,各种人生规划和学业进程都被疫情打乱,生活似乎失去了方向和动力。部分赴美留学生被迫接受远程教学,效果远不如线下课堂所能感受到的语言和文化氛围;英国部分高校原已推迟到2021年开学,而近期,随着欧洲疫情的二次暴发,已经去往英国的留学生,将根据英国政府发布的最新“圣诞节指南”,在12月9日前接受所有课程的线上学习。
除了学习方式的改变外,疫情导致的各国政策和国际局势的不稳定,让不少留学家庭的计划受阻,也使得部分国家的高校面临新挑战。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发布的《2020年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显示,2020年秋季入学美国大学的国际学生减少16%,赴美教育机构留学的新进国际学生也比2019年骤减43%,而许多美国大学依赖留学生作为重要收入来源。
在特朗普政府一再收紧留学生政策,而英国政府却给予国际学生更多便利的背景下,英国已经成为中国留学生心中的首选留学国。但在疫情和国际局势都还未稳定之前,这些趋势很可能随时发生转变,因此,对于目前的留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放松心态,“佛系”一些也无妨。逆境中,学生需要保持视野的开阔以及对政策的持续关注,一个计划的搁置,或许能为你带来新思路。留学计划没有标准答案,借此机会做一做小众留学国家的功课,不再仅仅依靠机构的推荐,说不定会找到你更向往的城市和学校。
在做背景提升的同学,海外实践项目或许暂时无法推进,但国内也是你施展才华的舞台。往日的海外背景提升项目程序繁杂,除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外,语言障碍可能导致项目中“体验”比重有所降低,申请时间的限制使得每个项目的时间相对紧迫。如果面临gap year和留学计划的推迟,时间上就会宽裕很多,学生可以向国内感兴趣的公司投简历,或者报名一些时间跨度较长的实践项 目。
有过实习或工作经历的学生一定深有体会,实习时间的长短往往决定了你是否能接触公司更核心的项目。参与正式项目的经历和实习两个月只能打打杂的经历,对个人成长产生的作用有本质差别,履历的呈现也大不相同,实习经历可以加工,但项目的具体操作难以编造。何况,实习的根本目的不是“刷简历”,参与工作的过程,能帮助你发现自身不足,以及判断你对擅长领域的认知是否有一定偏差,对未来的职业和学术生涯规划有着重要意义。
居家不等于荒废
找到自控的动力
科技的进步带来生活上的便利,也让原本简单的生活变得复杂。近两年来,“断舍离”主题的纪录片、书籍等作品受到人们的关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人们享受着科技与高消费的同时,也被其困扰着。互联网让学习知识和搜集资料更加便捷,也让人们需要花费精力控制自己玩游戏的欲望;电商的发展让购物变得快速且频繁,人们又不得不花时间去学习收纳,甚至学习如何丢弃多余物 品……
但科技本质上由人类所掌控,我们不应该为科技所束缚。“知识就是力量”适用于任何年代,而现在,只不过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多元化,这本不是件坏事,只要我们掌握一些窍门。《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曾为了写稿,特地去了一家又贵又偏远的酒店,原因在于,这样的行为给了她一种心理暗示:我为写稿这件事花费了精力和金钱,必须更高效地完成。就在这家酒店,罗琳的思路如泉水般涌出,最终在截稿前写完了小 说。
J.K.罗琳的例子带来的启示之一是,学习和工作需要一定仪式感。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隔离期间,大家的普遍效率下降,线上教学的模式不被留学家庭欢迎。省去了为上课而早起、收拾课本去教室的过程,学习的欲望也随之下降。B站学习频道的一位留学生up主曾在视频里分享,她为了提升状态,即便在家学习也要向出门一样换衣服、化淡妆。此外,手账文化的兴起也表明现代人对仪式感的追求,认真记在本子上的事情比写在手机备忘录里的清单更具有吸引力。
启示之二是环境对效率的影响。罗琳写小说期间住的酒店比家里更整洁,生活气息淡了不少,放空的欲望也会随之减弱。每当期末,大学里的图书馆总是人满为患,因为大部分学生无法做到在宿舍长时间保持专注,宿舍杂乱的生活用品、室友的状态都会影响学习的氛围,而在图书馆,周围学习的人有种无形的感染力,让人不自觉地更加投入。不少上班族选择在周末去咖啡厅、书店等场所办公和学习,这同样出于对“仪式感”和“氛围”的注重。
如果仪式感和氛围都无法帮助你提升效率,则需要思考“懒散状态”的更深层原因——动力来源。市场上从来不缺如《自控力》《深度工作》一类的方法论书籍,为何我们总是无法将其付诸实践?或许你还未找到为之付出的动力。不少留学生的留学计划是临时决定的,比如遭遇考研失败、求职不顺等挫折的学生,在父母的“怂恿”下匆忙地报名雅思班,申请流程全部交给机构完成,缺乏足够的主观意愿。即便去了国外读了研,缺乏明确的规划,对职业选择和人生方向依旧茫然。从高中毕业开始,学生已经拥有更多的选择权,抛弃被动的应试思维,把握人生的主动权,是所有留学生在出国前都需要完成的转变。
拒绝学术焦虑
学会“信息断舍离”
“自律及自由”这句话本身没错,它的含义是当你能高效完成工作时,尽量不拖延,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然而,随着网络上频繁出现带有“如何保持自律”字眼的文章和视频,人们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网络上的“精英”们永远能完成计划,而擅长拖延的自己是废物。
这样的认知有着明显的局限性,网络上的社交形象是片面的,人们不会分享自己的颓废状态。这样的问题在留学生群体中也存在,朋友圈里不乏在咖啡店打卡、在实习公司发定位等类似的“正能量”动态,这时候如果一位在备考雅思的学生恰巧状态不佳,无目的地耍手机时看见了这些动态,很容易陷入自责,严重时甚至会影响自信心。
心理状态对遭遇疫情的留学生来说格外重要,切忌信息的“过度摄入”。信息断舍离其实比物品断舍离更重要也更艰难,以政策动态为例,留学生只有关注官方媒体和大使馆发布的文章即可,小道消息和“专家”预测并无意义。不论是正在筹备留学,还是已经在国外学习的同学,都可以适当减少社交媒体的使用。每个人的抗压力不同,朋友圈的“学习打卡”未必能激励你,还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再者,成功没有统一标准,不是发表50篇期刊论文、就读常青藤院校、进入世界500强公司才算有意义的人生。
现代人的焦虑已经够多了:容貌焦虑、身材焦虑、健康焦虑……如今早已不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出国留学的目的在于开阔眼界,用多元化和更包容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不论你擅长的领域是什么,每个人对于社会而言都是独特的,都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在外读书闯荡的经历和学到的知识同样意义非凡,如果仅因为学术成绩就否定自己,这样的人生未免太无 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