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晗
当我们的生命被套上枷锁,我们再也无法贴近诗意。
路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人们的目光是那么坚定啊,坚定得如此迷茫、空洞。人们的眼中只剩下了起点和终点,只剩下了出发地和目的地。这样的生活是如此简单,只有家和公司(学校)这两点一线让我们操心;但这样的生活是如此单调,单调得没有一点诗意。
手机是许多人最大的精神食粮了吧!起身、吃早饭快速翻阅手机;挤公交、坐地铁默默盯着手机;下公交、挤电梯时时瞥着手机;吃午饭时又把玩手机,下午回家继续和手机、电脑缠绵。第二天,又重复昨天的故事。第三天,第四天……其实,有人说,不是一年过了三百六十五天,而是一天过了三百六十五遍,此话不无道理。我们正像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被诸神惩罚,重复地将巨石由山脚推向山巅,由起点推向终点第二天再回到起点。
这样的生活单调得让人害怕,空虚正蚕食我们的精神,让我们处枷锁之中而不知其重。
生活在枷锁中的人们为自己辩解:生活单调吗?一点也不!在和手机亲密接触的时间里,我看了上千条段子,刷了上千条视频,听了几十遍的“单曲循环”,不是很充实吗?是啊,被你消磨掉的时间,无聊和空虚真的“充实”得很!
还是让身体从手机电脑前解脱出来吧!或仰望星空,或笑看红尘,诗意其实无处不在。
如加缪所言,我无保留地爱着生命,愿自由地谈论它,因为它使我作为人的处境感到骄傲。然而,人们常常对我说,没有什么可骄傲的。不,的确有可以骄傲的东西。这阳光,这大海,我的洋溢着青春的心。为什么不尝试“散点式”的生活呢,下班了,放学了,去公园散散步,与自然齐和一首诗;去健身房锻炼身体,让数十万亿的细胞共谱一支协奏曲……让自己的足迹留在每一个悠闲诗意的地方,让自己的身影不再拘束在家、公司、学校的小天地里。走进城区,感受人间烟火气;走近茂林,体味自然生命气息。
如果真的忙,那为什么不抓住两点一线之间的过程呢?如觉醒后的西西弗斯,蔑视诸神,在通向山顶的路上,在苦难中找到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把努力搬运石头的过程看成是自己创造快乐的过程。在夜晚,用心灵仰望星空;在路边,细嗅蔷薇,细嗅花草蓬勃的生命气息。赏月圆如画,月缺如诗。
撕裂生活的沉重枷锁,试寻诗意,拥抱当下,拥抱美和幸福。真的,生活不僅有眼前的单调,还有等待与你共鸣的诗意。
(编辑:王莹)
评点:
文章开门见山地引出主题。在具体的行文过程中,先分析人们沉迷于手机、网络以至于精神世界空虚,随后引出“散点式”的生活来谈论解决之道,做到了叙议结合,且使用对称句,做到了零散结合,升华了主题。文章不足之处在于对人们精神世界匮乏的原因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以至于接下来的论述不够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