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的对策

2021-01-14 22:26:34闫文静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馆员师生数据库

闫文静

(河南警察学院图书馆, 郑州 450046)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高校加快了智慧校园建设和无线网络的全校园覆盖的速度,师生的阅读行为和获取图书馆资源的方式已发生极大变化。更多的师生选用查询方式简单、更新资源及时、数据存储海量、下载查看方便和传递速度快的电子资源,而纸质文献资源的使用因必须遵守开馆时间、现场借阅、复本限制、更新速度慢、存储占地大等因素正在逐渐退出图书馆主流资源的地位。电子资源日益成为高校图书馆多元化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部分,对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等都发挥着极大的作用。然而,由于一些主客观的原因,导致高校电子资源出现了重视购买却利用率低的现象。借鉴已有的关于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的研究成果,提出一些相对应的对策,以期提高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其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

一、电子资源的含义和利用现状

(一) 电子资源的含义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是指以非纸质介质为载体的图片、视频等资源和通过购买、租用、自建、受赠的基于网络检索和检索系统与相应数据库的资源的总称[1]。其中电子资源提供的数据库包括中外文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外文的电子图书、视频资源数据库、工具类数据库、英语法考会计等各类考试数据库、文摘类数据库、文化艺术数据库和各馆的自建数据库等,覆盖了多个学科和种类[2]。

(二) 电子资源的利用现状近年来伴随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和信息飞速传播,信息时代已经到来。电子资源的更新速度、检索速度、下载速度和传递速度得到了飞跃式提升。使用电子资源查询文献资料的方便快捷性,使其越发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其需求量不断提高。我国多数高校图书馆在经费的使用上对电子资源的采购进行了大幅度倾斜,电子资源的采购数量更多、种类也更全面。但是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中的自建数据库,因未受到足够重视,自建数据库的建设都相对薄弱,还尚未形成规模。电子资源大部分都是以购买、租用等形式获得的一定时间范围内的资源及平台的使用权,使用费用一般是根据合同按年度续费。但由于每年各数据库新增资源的加入,后期续订费用一般都存在一定的上涨幅度,这也导致了高校每年被动地增加电子资源的投入经费。但调查显示,高校的电子资源的利用现状并不乐观。

二、高校电子资源利用率低的原因

(一) 电子资源宣传力度不足图书馆馆员的服务观念未及时转变,电子资源的宣传工作仅停留在图书馆网站更新、新生入校的宣传手册和开设传统讲座等形式,高校图书馆对一些新购买或新引进试用的电子资源的重视程度和宣传程度不高。现有的宣传形式不足以引起师生对电子资源使用的重视,这使得高校师生对图书馆已购买的或引进试用的电子资源了解不多。调查显示,很多学生仅在大一入馆教育时了解过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但是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信息素养培训,或者是未选修过专业素养课程,检索经验不足,对一些学术检索的搜索技巧和检索工具并不能很好地使用,导致整个大学期间很少使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直到大学毕业必须写论文时,才开始研究使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而教师则经常使用某几个固定的电子资源,对学校新引进的电子资源完全不知道或不太了解。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力度不足导致了很多电子资源或自建数据库没有得到有效利用,降低了电子资源的利用率。

(二) 图书馆馆员综合素质不高目前高校图书馆都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图书馆电子资源就是纸质资源数字化智能化的表现。电子资源的推广使用,需要图书馆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相应的信息素养和资源管理水平,能熟练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相关的操作使用[3],对电子资源平台有深刻认知,在推广过程中能熟练指导师生数据库检索的方法,及时、专业地解答师生在使用电子资源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但是,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年龄老化、计算机应用能力不高和专业背景不符等情况,馆员的综合素质、服务水平不高,影响了电子资源的利用率。

(三) 网络和软硬件配置不足一是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由于受知识产权和网络安全的影响,数据库的访问只能在学校局域网的IP地址段内,部分宿舍未接入校园网的学生和校外居住的教师受此限制,不能随时访问和使用图书馆电子资源。二是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普遍存在设施陈旧、电脑老化、上网速度慢和座位数不足等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使用体验,造成电子资源利用率不高。

(四) 特色电子资源建设不强为保障大部分读者的使用需要,多数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采购一般都是先订购大型的如万方、CNKI等综合型的数据库,多余的经费才会根据其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选购针对学校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发展的一些专业资源。但是各高校的特色电子资源的采购量并不大。其次大部分高校都会自建一些具有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的特色数据库,全力打造出价值突出、特色鲜明、价值强大的特色数据库。但是调研发现高校图书馆的自建特色数据库数量偏少、资源信息量不大[4]。这些自建数据库包含的学科类别少且大部分仅对校园用户开放,共享性很低,下载量和访问量也不高,还有部分高校自建的数据库因各种原因尚未开放使用。

(五) 电子资源建设质量不高首先,一些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存在电子资源与图书馆或院系资料室的纸质资源重复,或与订购的其他数据库有部分内容重复等问题,从而造成了资金和资源的浪费。其次,各高校经费情况不同,经费充足的高校可能会购买了超过本校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需求量的资源和一些高端的商业数据库电子资源,从而造成了经费的浪费。而经费紧张的高校在购买电子资源时,在满足学生基本需求外,会选择购买重点学科领域的资料,从而造成了弱势学科电子资源采购馆藏不足[5]。最后,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采购还存在外文期刊和外文图书短缺、电子资源分类杂乱等情况。

三、提升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对策

(一) 提高管理水平,加大宣传力度一是创新宣传方式,将电子资源的使用方法录成微视频或图文结合的文章等师生比较喜欢并乐于接受的形式发布在图书馆官方微信公众号、学校OA系统、读者交流群、学校官方抖音,引发学生的查看率,提升学生对电子资源的重视。二是在校园广播上滚动播放图书馆新购买的电子资源,图书馆举办各种形式多样的吸引学生参与的阅读推广活动,在食堂门口或教学楼等学生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置电子资源宣传展板,并配合专业馆员讲解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宣传电子资源,让学生了解、重视和使用图书馆的各类电子资源。三是组织特色学科的电子资源进院系,先对教师进行培训,再由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宣传图书馆已购入的本专业学科相关的电子资源数据库。四是积极发挥图书馆志愿者的社交价值。图书馆志愿者来自各院系学生,图书馆馆员先对他们进行电子资源使用培训,再由他们在校园中积极推动电子资源的宣传。五是在全校开设数字资源文献检索课程,并设为必修课或选修课[6],通过信息资源检索的教学和实践,提升学生对电子资源重要性的认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并熟练运用信息检索方法,最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数据素养。

(二) 提高馆员素养,提升服务水平电子资源的普及与广泛使用是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一是,图书馆应采用“引进来和送出去”模式,加强学科馆员的引进和现有工作人员的培养[7]。定期引进一批专业素养高、知识结构全面、服务态度好、沟通能力强的学科馆员,同时选送在职工作人员外出定向培训,学习新技能和新知识。二是,图书馆应定期开展图书馆馆员业务知识培训、专题培训和电子资源使用培训等,使图书馆馆员能熟练运用各平台为读者服务,并能及时回复读者的各种咨询,真正发挥好学科馆员为高校学科带头人、科研人员提供前沿和利用价值高的信息,或者是为有需求的师生提供个性化服务。三是,图书馆馆员定期围绕学校的重点学科建设需求和特色学科,为师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科服务,做好参谋咨询工作。四是,图书馆馆员改变服务方式,主动出击,深入院系调研在电子资源使用中遇到的问题,面对面对师生电子资源使用方面进行答疑,准确把握读者的信息需求和满意度,为后续电子资源服务和续订做准备。

(三) 优化服务环境,提高资源服务一是,升级电子资源阅览室里的软硬件设施、增设座位数量,同时在确保网络安全的基础上提升校园网速。尤其是伴随着近年来各高校都在进行智慧校园的建设,应加大图书馆网络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和校园无线网覆盖面,加强VPN设施的建设和IP认证技术,实现校外VPN远程访问的稳定性和易用性,使得师生能不受IP限制自由地使用电子资源,为师生提供7×24小时的文献资源服务。二是,积极搭建移动阅读系统,或通过图书馆公众号、学校官微等对师生进行电子资源的阅读推广,提升电子资源的利用率。三是,技术人员通过整合馆藏电子资源、特色资源和自建数据库,建立统一的资源发现平台入口,实现图书馆各类电子资源一站式搜索,师生使用时不再需要逐个资源输入关键字进行搜索,只需在平台上输入要检索的关键字就可显示出图书馆全部资源中与之相关的电子资源,这可以提升师生信息检索的用户体验和获取电子资源信息的快捷性,也进一步地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四) 重视特色学科建设,实现共建共享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电子资源在人才培养和学校特色学科发展建设中的作用,一是,图书馆应在满足师生文献数量和类型需求的基础上,购买一定的特色学科资源数据库。同时,组织技术人员从已购买的数据库中,梳理、规整出符合本校学科发展方向的特色学科资源,或通过与数据库商合作,积极参与到数据库商在建的与本校特色学科的相关数字资源建设中,多渠道扩充本校特色电子资源的馆藏量。二是各高校图书馆应加大加强自建数据库中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主动收录本校教师,尤其是特色专业教师的专利、教材、论文、著作、会议论文等。三是图书馆积极参与到兄弟院校的图书联盟,加强馆际交流合作,通过馆际互借或文献传递方式,共建共享特色学科的电子信息资源。

(五) 掌握师生需求,优化采购配置图书馆应充分考虑本馆的实际情况,合理采购电子资源和纸质资源,杜绝重复购买,做好资源采购的预算和调整。既要关注重点学科建设也要顾及其他学科,在多元化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协同分配好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的占比。电子资源采购前做充足的前期调研摸查,通过调查问卷、论坛、微博、公众号等各种线上线下方式,深入教学院系和学生群体中收集意见和建议,实地考察调研或电话咨询国内兄弟院校电子资源建设情况。经信息整理和综合评估后,谨慎做出判断,以低成本合理购入最大使用效益的电子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各类电子资源的利用价值。日常工作中图书馆技术人员要做好电子资源信息的检测维护和用户反馈意见调查[8],建立电子资源绩效评估制度,对使用率高的电子资源下一个采购周期继续购买,利用率低的资源则停购,形成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动态调整机制。其次为最大范围地满足读者多样化、个性化和深层次的信息需求,电子资源采购部门在校园网上提供公开的办公室联系方式,或者在微信公众号中预留建议栏和意见栏,师生可以随时向图书馆提出需要的电子资源,采购人员进行充分考察,根据合理需求引进试用或购买相应资源[9],以提升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率。最后图书馆馆员对于已购买的电子资源,应积极主动联系数据商,及时更新数据库最新资源。

猜你喜欢
馆员师生数据库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0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海政报(2018年1期)2018-07-09 05:50:56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青海政报(2017年7期)2017-07-24 14:14:41
数据库
财经(2017年2期)2017-03-10 14:35:35
数据库
财经(2016年15期)2016-06-03 07:38:02
数据库
财经(2016年3期)2016-03-07 07:44:46
数据库
财经(2016年6期)2016-02-24 07:41:51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
河南科技(2014年19期)2014-02-27 14: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