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以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为例

2021-01-14 22:26:34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跨境课程体系

黄 炜

(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 兰州 730000)

随着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的提出,“互联网+外贸”催生出了跨境电子商务这个新的交易方式。交易方式改变的不仅是传统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各个流程,更是对贸易各环节实现效率提升。针对这种变化,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有所改变。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针对这种状况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情况

当前,随着中国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以及甘肃省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活动日趋常态化,同样意味着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大量需求。甘肃商务部门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大通道优势地位,进出口商品走“西口”出“南亚”,让货物带动物流、物流增强人气,人流拉动陆港的服务设施发展,从而形成软硬件完善的国际陆港功能区,让货物运得进,不断完善电子口岸、增加跨境电子商务功能,形成四通八达的立体化交通物流体系。甘肃省与相关东盟国家之间的商务活动会更为频繁,而这也增加了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2018年,甘肃省发布《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将围绕农产品、中医药品、机电产品、原材料、能源等甘肃优势产品,探索电子商务与支柱产业、龙头企业相结合的电商模式。鼓励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建立“海外仓”。政府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特别是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与其他企业合作,形成一种新的跨境电子商务形式。同年,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特殊监管场地项目正式通过竣工验收,伴随着兰州新区的发展,必然带来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而所有这一切机遇的把握都离不开人才,尤其是离不开具备良好专业背景和实践操作技能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改革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应有的理论能力,还要不断增强毕业生的从业能力。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应立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现状,结合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和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实际状况,建立以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为基础的学科专业结构。在了解国际贸易行业对从业人员能力的基本需求后,构建以满足市场要求为主的教学体系,注重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内容,通过高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等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信息沟通,完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三、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教学改革实践

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招生以来,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已顺利展开,经过多年的课程建设和学科发展,尤其是在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考核改革、青年教师培养、完成教学改革项目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通过调研分析,在了解跨境电商行业对从业人员能力的基本需求后,在此基础上分析现阶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中的短板和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解决,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提升了实践能力。

(一)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2017年,依照国家标准的要求,修订完善了培养方案。修订时,针对跨境电商的人才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增加了西方经济学实验、货运代理实训、国际商务礼仪实验、ERP实验、跨境电子商务实验等实验实训课程,通过各课程之间的关联性训练,让学生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快上手。同时在教学计划中提高了实践教学的比例,从2014版中的306课时提升到了867课时,在总课时中占比30 %。实践教学比例的提高完全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提出新要求的背景下做出的调整。

(二) 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出版应用型教材

根据2017版培养方案,陆续修订完善了课程的教学大纲,在压缩课程讲授内容的同时,增加课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热点事件追踪等内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配套建设了习题库、案例库。近年,教学团队合作参与出版了多部教材,这些教材一改传统从概念到概念的写法,变为案例引入、专栏补充、数据支持、思考题和阅读书目引导等新颖方式,广受赞誉和欢迎,被全国多所高校使用,并多次重印。

(三)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依据不同课程自身的特点,对课程考核方案进行了调整。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等相关课程在考核时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考核按照平时成绩、期中成绩各占20 %,期末成绩占60 %进行;专业核心课、实验实训课等相关课程在考核时更注重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考核按照平时成绩、课堂提问,随堂测验等占50 %,期末成绩占50 %进行[1]。

(四)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近五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长青学院现有的实验实训平台为依靠,不断新建完善了专业实验实训平台,现已建立了“传统国际贸易+跨境电子商务+商务礼仪实训”的实验实训平台。现已拥有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创新创业平台。我院现有的综合实验室,配备了相应的教学软件,如国际贸易实训、跨境电子商务实训、ERP实验等,可为专业教学提供模拟教学和实践平台。同时,通过实施修订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将实践教学所占比重进行了大幅度的提升,最终将实验、实训、实践环节所占学分提升到了总学分的三分之一。

(五) 建立实习实践基地

教学实验实习基地为专业实践奠定基础。实践教学在应用型的学科专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多年的办学中,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与多家部门和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现与江苏远洋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与义乌市新纪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北京瑞莎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就业实习协议,并且还在不断寻求建立更多的实习实践基地。

(六) 建立教学评价体系

为了使培养目标得以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全过程进行流程测评,学院建立了一套过程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教育结果进行全流程评价。每学期测评分别在学期中和学期末进行,教师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可以随时查看教评结果,并且根据教评中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纠正在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学期初,组织教学督导小组通过检查教学文档、随堂听课等方式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反馈需要改进的内容,使年轻教师在不断的改进中成长,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2]。

(七) 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

根据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鼓励青年教师考取(或在职攻读)学历(或学位),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团队的学历结构。同时,已实施多年的青年教师导师制主要针对新入职的年轻教师,主要是由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对新入职的年轻教师给予指导和帮助。导师针对个人制定专门的培养计划,让年轻教师跟随导师进行系统的学习,导师随时关注年轻教师的教学科研状况并加以指导,以帮助他们快速进入角色,胜任教学工作。通过定期走进年轻教师课堂、点评年轻教师讲课、集体备课、教学经验教授等各种方法来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授课质量。

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改革的策略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随着经济大环境的改变,外贸企业对人才从业能力的需求也会有所变化,这就需要针对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对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完善调整。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逐渐形成,在我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发展带动下,跨境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我国国际贸易的一个新亮点,出现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针对这种变化,就需要进一步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一) 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改

深度融入国际贸易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符合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发展趋势,是开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根本性前提。在目前使用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理念和结构上,对其能力范围进行了拓展,构建了一个以“基础理论、专业知识、语言能力、从业能力”为核心的全新能力框架。按照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实践操作训练、拓展知识的主线,依照由简到难、逐步提高的思路在本科培养的四年内打造知识全面的应用型人才。逐步形成了以国际贸易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实践为主要依据的综合性培养模式、并以是否能够熟练地掌握和使用一门外语作为培养要求、是否能够有效地适应本专业所在岗位的人才需要的从业能力作为培训目标的全程培训的模式,对人才培训模式做出了全面的改革。

(二) 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长青学院课程体系基本的建设要求,培养能够适应国际贸易就业岗位的专业技术人才,需要一套比较完善的专业技术课程体系作为其支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工作应该以培养一批具有应用性的人才作为最终目标,以国际贸易实验实训平台作为主要依托,结合国际贸易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就业能力培养需求,不断更新专业技术课程,完善课程体系。结合国际贸易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从业技术水平和需求,通过课程内容的设计,有针对性地将课程的科目设置做出了调整,从实际情况出发,推动了国际贸易基础课程及其实践性课程集群的形成。

(三) 加强产教融合和实践教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门具有相当高度实践价值的学科,尽管修订后的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对于实践和能力的培养得到了较高幅度的提升,但是因为实践课程主要是基于模拟国际贸易的运行,使得学生不能真正地体验和认识到国际贸易的各个环节,能力水平提升有限。实验实训课程要想成为外贸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通过引进真实的外贸环境,构建一个可以实施立体化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平台。

(四) 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建设方面,为适应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需要,计划在未来五年内,一是大力提升现有教师的学历和职称层次。鼓励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提高学历,积极报考博士研究生{3};现有的副教授和讲师争上更高一级的职称,大力提升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整体教研水平。二是在引进人才方面,计划聘请企业中的专家担任校外导师,充实师资力量。三是在科研方面,鼓励教师多出专业成果, 提升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的整体科研水平。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跨境课程体系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中国外汇(2019年20期)2019-11-25 09:54:56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中国外汇(2019年14期)2019-10-14 00:58:28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中国外汇(2019年10期)2019-08-27 01:58:04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塑料助剂(2019年3期)2019-07-24 08:51:20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14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
国际贸易(2015年12期)2015-03-10 10:36:12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