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庭
(山西省国有林场和种苗工作总站,山西 太原 030012)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黄河中下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全省的国有林管理机构分为两个体系,一是由省级层面直接管理的省直国有林区,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二是各市、县(市、区)属的国有林专门管理机构即市、县国有林场。经过70多年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国有林场用30%的林地培育了全省60%的森林,已经成为全省生态建设的主力军和全省林草高质量发展的先锋队。国有林森林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全省森林质量的高低。
国有林场绿化了大片国土、培养了精锐队伍、积累了一流技术、发展了特色产业,在全省生态脆弱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沙漠化地区等构建起了宏伟的生态屏障,为全省经济转型发展奠定了绿色基底。目前,全省有国有林场228个,其中省直125个、市县103个,经营面积253.733万hm2,活立木蓄积9164万m3;有林地面积153.467万hm2,森林蓄积8126万m3。目前,山西国有林场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全省国有林场有林地面积153.467万hm2,森林蓄积仅有8126万m3,平均每公顷蓄积仅52.95m3,远远低于全国平均89.70m3的水平。
目前在国有林场253.733万hm2经营范围内,已经实现了管护全覆盖,但由于受到投资限制,经营模式单一,尚有136.533万hm2公益林亟待抚育经营。
国有林场经营着全省近1/5的国土面积和六成以上的森林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林草产业基础,但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
目前全省有宜林地面积106.666万hm2,且大都集中在集体林地范围内,“1局联3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林区造林落地难的问题,但难以标本兼治。省直林区已经率先于2020年实现全面灭荒,市县林场也将利用三五年时间实现全域绿化,国有林场今后的工作重点必然在精准提升森林质量上。
全省70%以上森林资源分布在国有林区,因此是提升森林质量的主战场。站在一个大生态的概念上来看,提升森林质量就是提升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森林质量直接关系国家生态战略安全。目前林草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足,绿水青山中蕴藏的巨大财富远未得到挖掘变现。立足国家和社会对于林草行业的需求,国有林场要将发展定位于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和提供优质优良的生态产品,通过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在现有的林地范围内增加森林产能,进一步拓宽国有林场的发展路径。
近几年来,国有林场营造林规模不断增加,仅“十三五”期间,就完成营造林任务26.666万hm2,占全省总任务量的25%以上。但由于受投资所限,平均每年国有林场开展的森林抚育任务仅有不足5.333万hm2,且抚育强度与频度也与科学培育目标要求相差甚远,一大批处于中幼龄阶段的人工林和萌生天然林亟待抚育,森林质量有待提升。
林场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发展需要林场。作为“世界工厂”和人口大国,我国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必须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的系统理论研究,以及林草生态工程提质增效为目标,显著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国有林场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等重大战略需求,唯有通过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才能逐步提升林草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实现林草生态系统碳储量与碳汇量的扩增,为“碳中和”奠定基础。只有激活林场的内生动力,提升林地生产效力,挖掘林草产业潜力,才能引导形成“靠山吃山再养山”的良性循环,才能实现林草高质量发展目标。这是当前必须正视,也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要进一步明确国有林森林资源精准提升的根本在经营,核心在质量,要义在精准。要坚持多措并举,统筹兼顾山水林田湖草整流域治理,促进森林资源在“绿起来”的基础上不断向“好起来”演化。
通过与发达林业国家、国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单位的广泛合作,全面树立低扰动、近自然抚育理念。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前提下,辅以人工手段,引导森林生态系统向多样、稳定的方向健康发展,切实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
国有林场多年来将造林绿化作为工作中心,在森林资源增量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方面还存在短板和弱项,很多林场还未全面树立森林经营理念。林场场长要主动从思想上、认识上转变理念,将森林经营作为精准提升森林质量的重要工作,不断推进国有林森林资源高质量发展。
省级林业草原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配套资金。在现有投资的基础上,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的动态投资标准体系,逐步提高森林经营投资标准,拓宽投融资渠道。
要充分学习借鉴已有的“林场+公司”抚育模式,以国有林森林资源为支点撬动社会资本流向抚育一线,引导有资质、有实力、有技术的公司和企业积极参与到森林抚育全过程。要提升森林抚育采伐剩余物的使用价值,在保障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兼顾经济效益,逐步形成以林养林的良性循环模式。
目前全省森林资源抚育欠账较多,必须要分步实施,按照轻重缓急逐步开展。要优先将抚育任务向国有林场范围内的天然次生林、亟待抚育林分、区位特别重要和道路交通条件较好的地区倾斜。
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森林抚育经验的同时,要多思考、多实践,不能全盘照搬。要充分考虑山西实际,做好理论本土化、研究本土化和技术本土化,联动实施“造、改、封、抚、修、补、用”多措并举、多效合一的经营手段。科学开展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打造绿水青山新景观,展示金山银山新价值。
要进一步整合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不断加大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完善造林作业道路、巡护道路、集材道路、旅游道路建设等,在林道布局上也要充分考虑森林抚育的需求,为全范围、全覆盖开展森林经营提供便利。
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是一个大课题,既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也需要很强的业务能力。目前对于国有林场而言,技术力量缺乏已是常态。要进一步加强森林经营知识的集中培训力度,提升现有技术人员森林经营技术与能力,打造森林经营专业队伍。
国有林场要严格按照森林抚育方案和采伐限额进行抚育。要强化责任落实,加强过程监管,狠抓技术人员跟班作业,严防拔大毛、超限采伐、未批先伐等现象发生。要将国有林森林资源经营目标作为林场考核的重点,倒逼森林经营工作规范、高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