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刘方
(安徽外国语学院 国际商务学院,合肥 231201)
当下 ,包括新基建在内的各种基建在我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并且“基建狂魔”不断取得令世人称赞的成就和奇迹。特别是新基建的加快推进,为各级政府和广大社区工作者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带来了新的挑战。那么应该如何运用新基建取得的最新成果来不断加强、改进、丰富和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呢?这就成了摆在广大社区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全新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社区管理与服务创新永远在路上”[1]。2020年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们就如何依托新基建推动社区建设做了热烈的讨论。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以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所谓新基建(全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其主要包括七大领域和三大方面。[2]这七大领域是:5G、特高压、城际高速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三大方面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它是涉及到一系列产业链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智能升级、数字转型、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新基建是相对于老基建而言的,传统老基建通俗地说就是架桥、修路、盖房子,主要是指铁路、公路、机场、桥梁和水利等大型建筑工程。新基建有别于传统基建,它不是传统基建概念的简单升级,也不是物理意义上的量变,而是思维管理方式、社会治理方式的质变。
新基建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信息网络为基础,能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和融合创新等服务,它既可为城市社区建设打下物质基础和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同时也为社区管理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如以5G为基础的城市信息化建设,就为社区智能化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智慧社区建设就是新基建在社区管理中的典型应用,也是新基建体系的重要模块,亟需进行服务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通过智慧社区建设,新基建的各种功能在社区管理中能够得以充分发挥。如人工智能在基层社区新冠肺炎疫情监测、数据分析和资源分配中就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基建有利于提高办公效率、创新社区管理与服务水平,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居民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总之,依托新基建的技术设施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现代化、智慧化的社区成为今后城市社区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科技含量高是新基建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为优化社区管理打下了较好的物质基础,有利于社区管理者快速高效决策,精细管理,增强社区竞争力。
新基建与基层社区党建互融,引领社区管理。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实现社区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保证。针对一些基层社区党组织分散和难集中的现象,可以借助新基建的成果,大力推进社区智慧党建建设,从而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号召力和思想引领力。新基建为智慧党建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为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社区延伸、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能力了提供保障,有助于夯实全面从严治党的组织基础,引领社区管理。
有助于实现社区管理智慧化。新基建为5G、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大力普及应用提供条件,它能够为社区管理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从而使社区管理智慧化成为可能。
有利于推进社区管理差异化和精细化。利用新基建的大数据技术高效采集、有效整合、深入分析社区数据信息,大力整合社会资源,科学决策和防范风险,实行差异化管理和服务。与此同时,社区居民可以借助新基建大数据平台监督和评价社区管理,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使社区管理更加精细化。
进一步促进社区管理社会化。尽管社区一直鼓励辖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管理,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居民的参与度并不高。新基建拓宽了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渠道,为居民克服时间和空间限制参与社区管理提供了条件。这将激发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社区管理更加社会化成为可能。
社区是城市管理中最基础的社会单元,因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分布不均,人员素质不一,其管理模式也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优化,以满足市民的需求。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先后经历了单位制,合作制和自治制等几个阶段。尽管自治制管理模式是目前发展的大趋势,但是在实际管理中多数社区还是采用行政主导的方式,社区管理在服务理念、配合协调和整合资源等方面还有待加强,社区管理模式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2.1.1 社区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不高
社区行政工作繁重。尽管目前极力倡导社区自治,改变传统的行政命令管理模式。然而社区承担的上级街道和政府行政命令事务多,接待多,考核指标多,检查频繁,财权小,社区在应付此类行政工作时重形式、轻实效,创新更是力不从心,治理效果不理想。社区的行政工作,如人口登记、重点人员管控、出租房屋管理、救助服务对象帮扶等工作,都过多依赖人力,效率低、更新慢,而且无法保证工作质量,还制约着一些基础工作的开展。
2.1.2 社区管理人员信息素质参差不齐
社区管理人员年龄、学历和知识结构不合理,信息素养不高。管理层领导一般年龄较大,应用新技术能力较弱,在管理上缺乏活力,工作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不高不强。青年员工工作热情高,但经验不足,而处于中间年龄层的中年员工偏少。社会可用力量又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导致社区管理力量不足。信息员一般是兼职人员,他们文化水平不高,变动大,信息采集缺乏延续性。社区只能临时聘用的一些小时制的信息采集员进小区逐个入户搜集信息,然而有些信息员责任感不强,采集工作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细致地走访摸排,有的信息员在遇到住户不配合信息采集或被刁难时,工作热情逐渐减退,甚至随时辞职,造成采集工作缺乏延续。居民面对频繁更换的信息员越发不信任,造成信息采集困难重重,潜在的隐患和有价值的信息不能被及时发现,造成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发现,社区工作只能流于形式。参与管理的第三方力量不强。如社区志愿者一般是离退休人员,他们智能化水平也不高。总之,社区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已无法满足新基建发展的要求。
2.1.3 信息资源平台共享不畅
新基建的大力实施为城市社区管理和服务打下了较好的物质基础,为社区管理和服务提供了先决的条件。但要想打破传统观念和习惯的束缚,实现真正的资源共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许多社区工作人员在管理和服务的日常工作中,还不习惯利用共享平台的信息资源开展工作,重复统计、重复登记、重复运算、重复工作的现象比较严重,不会利用共享平台上的资源,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这不仅造成了行政资源的浪费,也给广大市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社区办公的低效率,资源信息传递不能做到准确高效,不但影响社区管理整体决策的贯彻和执行,而且还大大影响了社区管理效率的提高。
2.1.4硬件建设不完善
新基建背景下社区管理和服务需要强大硬件支撑,而以数字化为代表致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主要由大型企业承担,其耗资巨大,目前还未能惠及基层社区。而社区资金匮乏和资金来源单一,造成基础硬件设施建设不能及时到位,进而制约着社区管理智慧化发展。
2.2.1 社区居民参与信息化社区建设积极性不高
有少数社区居民对信息化社区建设参与度不够,受传统思维影响,他们认为一些信息化公共事务建设是政府的事,因此社区开展工作时经常是唱“独角戏”,居民和社会组织并未真正参与到社区信息化建设之中。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社区居民年龄、职业和文化素养呈现出多样化,人员流动性大,居民对社区信息化建设认同感不强,缺少归属感。由此给社区在维稳、信息搜集、民情摸排、环保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2.2 小区智慧建设软硬件配套投入不足
由于社区管理职能发挥受限,每个社区同时管辖多个小区,而每个小区软硬件配套、居民素质和文化层次参差不齐,业委会与物业公司一直处于博弈状态,由此导致社区、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三方之间的关系权责不明,甚至有时候还会发生一些冲突和矛盾,造成社区成为“夹心面包”,工作开展难度大,职能难以发挥。例如要监视小区频发的高空抛物而安装全覆盖的仰角摄像头等,由于经费来源问题,这些举措在一些社区未能得到实施。
2.2.3 智慧社区建设面临一些实际困难
由于各个小区所处的位置和环境不同,特别是一些老旧小区因为受到道路、区位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一些智慧社区建设的难度较大,存在着一些短板。智慧社区的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智能化社区的覆盖还不够广泛,智能化社区的科技含量还不够高,在很多方面没有给居民带来更多的真实体验感和舒适感。
新基建的实施能够进一步带动更多高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进一步优化社区管理,建设新型智慧社区。我们应当积极探索新基建背景下城市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新模式,根据新基建为城市社区管理和服务带来的“精准、高效、便捷”的基本特征,充分利用各种数字智能技术,整合社区优质资源,为居民提供多方面的便捷服务,提高社区办事效率,享受新基建给生活带来的各种便利,进一步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新基建背景下的社区管理对社区管理人员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除需要解决辖区居民常见问题之外,还需要提供专业服务的专业管理岗位,这就需要更多复合型、跨界的新型管理人才。
对内构建多元化的社区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积极鼓励现在岗社区管理人员转变传统管理理念,主动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社区做出人才培养计划,分批分层安排在职人员到高校和有关单位进行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进修学习;鼓励社区管理人员到相关高科技企业挂职锻炼;聘用相关专业知名的,实践能力强的专家学者定期来社区做培训。
对外优化社区管理人才的引进政策。通过提供与其他事业单位相同的待遇和保障,或者制定特殊人才引进计划来吸引高科技人才安心来社区服务,建立职业化和稳定化的专业社区管理人员队伍。进一步加强与高校合作,区校共建共享。新基建背景下需要更多的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加入到社区管理队伍中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
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制度能激发管理人员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和工作的创造性,鼓励他们敢于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创新。在共同策划下,社区与高校签订协议形成合作关系,进行优势互补共享成果。社区可以利用高校的资源和专业知识解决社区的一些实际问题,如电子商务、舞台策划、潮流时尚等,丰富和创新社区活动。同时社区应为员工提供平台进行实训实战,给予他们锻炼的机会,使他们思维活跃,具有创新意识,实现双赢、多赢的局面。
目前社区管理专业软件产品不多且参差不齐,新基建所拥有的5G技术和大数据可以有效整合各自为政的信息管理系统,形成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综合性社区管理软件平台。社区委托软件设计机构应根据各个社区所管辖片区的实际情况,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定制出专业而又具特色的综合社区管理软件。实现城市社区互联,实时信息共享和政务便捷服务。社区管理人员应实时掌握社区居民第一手资料,通过后台数据搜集、分析和比较,做出更加科学和精准的决策。例如现社区独居老人居多,可以将他们的用水、用电和用气的数量与老人的生活状况相关联,如数量出现异常,工作人员可上门询问拜访排查,以免独居老人出现意外。利用社区管理软件里的词条搜索功能来预测相关流行病等。智慧政务服务使得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在家办理业务,节能减排,有利于城市绿色发展,改善生活品质,赋能社区管理。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社区管理日趋复杂。目前一些发达城市社区都实行网格化管理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网格化管理是借助网格平台进行全面的管理或服务,是从地理或空间意义上划分的一种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网格化管理主要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空间界限,从而实现协同工作、动态开放、资源共享。新基建为社区网格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部分社区管理工作以数字化手段进行,基础信息与社区管理网格紧密结合,促进了数字化在社区的运用和普及,构建了管理信息化平台体系。社区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政策部署中责任重大,社区网格化管理能够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适时传播社会正能量,有效进行舆情监控,及时发布时事政策。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实现各级数据互通互联,社区管理呈现实时化、动态化、可视化、数据化形式,实现“依数据说话、靠数据做决定、数据化管理、凭技术创新”,实现社区信息与资源在多平台、多终端的共享,从而大大提高社区管理效率。
新基建相较于老基建而言,其主导力量已经由政府为主导转变为由各个企业为主导,但是这些企业在新基建施工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困难和矛盾,这些仅靠企业的力量是难以克服的。为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为积极投身参与新基建建设的企业排忧解难,保驾护航。制定各种政策和出台相关措施,充分调动、鼓励和支持企业在新基建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新基建的预期成果尽快落地生根,取得成效。
新基建将带来数字智能化的进一步普及,社区管理将更加先进方便快捷。用好新基建政策,大力引导支持基层政府和社区以现实场景应用为基础开展智能化社区建设。充分利用人工智能、5G、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对社区开展全覆盖监测,可以快速高效地识别和预防各种风险和隐患。新基建带来的不仅是小区改造、社区设施提升等物质环境的变化,更是强化社区智能化综合管理、居民自治和社区自治的综合变化,它能够有效地吸引居民参与,实现社区家庭互动的共治共享体系。新基建将进一步优化社区建设,如硬件环境、共享交换云平台、数据库、服务保障体系,能助力社区管理更先进、更完善。社区是城市的基础,打造智慧社区,对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将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加快硬件环境建设,加快数据库建设,实现共享云交换平台。提供统一的、高效的地理信息服务,支撑各部门业务系统的建设。整合社区地理信息和人口数据、社区周边企业法人信息数据,结合线下、物联网和互联网配合采集的信息数据录入方式,使社区管理更加实时、准确。建立基层政府、社区、居民畅通的沟通渠道,建立应急呼叫平台,为社区空巢、孤寡老人和特殊群体等提供更及时、更贴心和更便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