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探讨

2021-01-14 00:08:58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2期
关键词:财务预算会计核算核算

一、前言

当今社会,财务管理对于高校这种事业单位来讲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财务管理模式也越发多种多样了,高校的正常运作更离不开对财务方面的合理管理,会计核算和财务预算的作用在高校的整个财务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预算工作引导整个会计工作的方向,通过决策有效把握控制财务各个方面的收支情况,预测发展前景,会计核算工作是将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记录和对预算决策的实际执行,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核算工作反映预算工作,预算工作控制核算工作,相互配合才能保证下一阶段财务工作的进行,随着社会发展和对资金管理的重视,高校应加强对财务预算和会计核算的管理,使之有效衔接,避免在财务方面出现不可控的问题,阻碍高校的发展和运作。

二、高校财务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会计核算工作不符合预算工作管理标准

高校财务经济活动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财务预算无法十分准确地预判高校财务的资金流向走势,导致会计核算的收支业务不能顺利进行,加上有关制度的不健全,制定的财务预算不具体、不实用,不能充分保证预算和实际活动的一致性;加之高校对于预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造成假制度不作为的不良现象时有发生,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形同虚设,大部分工作仅仅是为了完成政府下拨的财政任务,长此以往,容易造成财务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两极分化的现象。

(二)会计核算无法准确反映预算管理的工作内容

会计核算无法准确反映预算管理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受到了核算与预算工作差异的影响,主要表现是会计核算系统老化,得不到及时更新,导致与预算管理工作不同步的现象。会计核算是政府规定的一种会计方式,预算管理工作则是一种具体的、实际的工作,因此会计核算与预算工作存在出入。其次,高校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收支情况和入账时间都和预算管理形成无法对应的情况,会计核算的时间是在1 月1日至12 月31 日一整个年度,而预算工作的开始大多是在第二季度,中旬或者是月末,两项工作时间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预算管理工作的事前、事中控制不到位等问题。

(三)会计核算并没有与资产管理有效的联系在一起

会计核算制度的目的是保证高校资金的安全,严格监管高校的资金流向,要求核算中心严格把控票据的审核制度,禁止不合规的票据报销。目前我国高校的资产无法实现所属权的真正转移,很容易导致高校财务部门核算管理制度不规范、部门职责不清晰现象的产生。同时部分高校忽视了会计核算工作的管理,对于资产的维护与保养缺少重视,单纯认为高校资产管理工作属于核算管理中心,同时核算依据只是一份凭证,无法有效做到资产实际价值的准确评估,影响国家资产的保值,进而使得会计集中核算制与资产管理脱节。

(四)会计核算工作与预算管理工作存在误差

会计科目在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中具有唯一性,一个会计科目下存在多个明细科目,但是与预算管理方面的内容不一致。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运行主要依靠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会计核算系统的设置主要遵守财政部门的要求,同时由于核算系统不能及时根据业务的发展进行更新,导致会计核算工作与预算管理工作存在误差,预算监督和核算执行工作难以统一,得到的结果并不是能够很好的反映高校的财务管理活动。

三、高校财务会计核算改进方法

(一)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与系统同步

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财务的业务量也不断增加,对于会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会计核算工作与预算管理工作的衔接问题也迫切地需要得到解决,应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证系统同步。因此为实现会计工作的顺利发展,首先要保证核算系统与预算管理系统的同步升级,在系统软件上保证核算与预算的财务信息一致性,进而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管理质量。其次为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要依据高校财务特点制定合理的财务工作管理制度,规范预算管理工作的制定与批准时间,要求各个部门严格落实,同时根据高校财务业务量的发展趋势制定财务计划,提高对管理工作的重视,进一步保障对各个过程能够实现有效的监督。会计核算制度与预算决策的记录方式也应当有所配合,适当根据预算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调整工作管理方式,将收付实现制调整为权责发生制。

(二)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

为改善高校会计核算工作,高校在工作过程中应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明确高校各项工作的开支与报销标准,确保财务人员在报销审核、资金审批方面严格遵守会计集中核算标准,避免实际花费超出预算费用的现象,严格保证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执行。目前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还存在部门之间权力、职责分配不清的问题,因此还需要相关部门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明确会计核算工作的法律责任,严格明确责任到人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会计核算工作的运行的同时还有利于加强从基层报账员到核算人员的职业操守。除此之外,高校也应当对于监督审查机制作出完善,比如定期进行内部审查,将内部工作交由外部广泛监督,真正做到会计信息公开透明。

(三)对内部资产管理做出明确的规定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规定了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不再设置会计岗位和出纳岗位,但是由于资产的实际归属问题,还是要求高校财务部门严格管理高校的内部资产,提高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以自身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保障高校资产及财务的安全,落实资产维护制度和保养制度,实现国有资产的最大化增值。在此基础上,会计核算部门应该充分了解自己所在岗位的重要性,树立职责观念,善于根据高校财务的实际情况设立资产管理机制,利用账面信息开展资产的核对、盘点与审查工作,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并及时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管理,以求能够有利于内部资产的管理。

(四)建立科学的、符合高校核算与预算衔接的体系

为严格控制高校资金的合理支出,高校财务部门应该严格掌握资金流向,建立科学的、符合高校核算与预算衔接的体系,发挥预算管理工作的作用,坚决避免不合理资金的使用,也坚决禁止没有预算计划的资金活动。在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了解会计核算工作的作用以及工作重点,保证核算工作的真实准确是开展预算工作的有效依据。同时高校可以通过隐藏法或者渗入法进行预算与核算的衔接工作,隐藏法是指以会计核算系统操作为主,在会计核算系统中插入预算工作中的会计科目和预算设置,在发生没有预算的支出时能够自动拦截,阻止此类经济活动的进行,相当于在核算过程中就已经过滤掉不允许发生的支出,形成在核算系统中专项控制专项资金的流动情况。财务渗入法主要把预算管理工作作为工作基础,通过权责发生制将资金活动记录在预算系统中,然后再在核算系统中反映出来,有效实现核算系统对经济业务的核算,严格按照预算的程序进行控制,避免了财务工作中的某些漏洞。

(五)提高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为提高高校财务核算工作的管理水平,加强财务管理培训工作,提高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尤为重要。高校在对财务人员培训的过程中,高校的管理层和会计工作人员应转变传统工作理念,善于结合实际工作情况,重点培养财务专业知识、会计核算责任机制以及会计信息技术手段等方面的知识,以确保财务人员能够合理掌握会计软件,并且能够合理操作,全方面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在此基础上,在财务人员招聘过程中严格控制部门准入门槛,重点要求财务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和责任意识,进而营造良好的部门风气。同时还应该适时收纳新鲜人才,及时更新财务思想,顺应时代发展需要。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高校教育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应及时发现在财务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严格控制高校的资金管理工作,合理制定财务收支计划,落实专款专用政策,同时财务部门要明确会计经济活动,严格保证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完整性。在财务费用报销、资金审批的过程中,财务人员要善于遵循预算管理工作准则,根据制度规定严格进行财务预算,才能更好的执行会计核算,会计集中核算制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在集中核算管理初期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高校和财务管理部门应合理协调高校财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及时解决问题。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发挥预算管理的主导作用,促进资金合理、科学、有效地使用。同时高校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学习财务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合理有效地发挥财务职能的管理作用。

猜你喜欢
财务预算会计核算核算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6:54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04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若干问题探讨
中国商论(2016年34期)2017-01-15 14:24:05
试论国有林场财务预算绩效管理
中国市场(2016年44期)2016-05-17 05:15:07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当代贵州(2015年5期)2015-12-07 09: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