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倩, 宋印娥
(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 皮肤科, 陕西 安康, 725000)
痤疮是一种常见损容性疾病, 常发生于面部、胸部、背部等部位,好发于青年人群。轻度痤疮口服抗生素即可治愈,中重度痤疮治疗较为棘手,常存在色素沉着、不可逆转瘢痕等问题,给患者社会交往造成困扰。近年来,临床研究[1]发现,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可有效抑制痤疮炎症反应,选择性诱导油脂分泌旺盛的皮脂细胞凋亡,且不损伤邻近正常组织,已被广泛应用于痤疮治疗中。研究[2]发现,不同浓度5-氨基酮戊酸治疗效果不同,所致不良反应亦有差异。研究[3]指出,中低浓度疗效较好,也有研究[4]显示高浓度疗程更短,可明显抑制皮脂分泌,临床关于最佳浓度的选择尚未达成一致。本研究分析5%、10%浓度的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中重度痤疮患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皮肤科门诊接受治疗的88例中重度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部位均为面部。纳入标准: ① 确诊为痤疮,且痤疮严重程度分级(Pillsbury分级)均为Ⅱ~Ⅳ级者; ② 患者均知情同意且愿意配合。排除标准: ① 瘢痕体质者; ② 过敏性皮炎或对光敏感者; ③近期未使用其他光敏素、抗生素治疗者; ④ 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男24例,女20例; 年龄18~29岁,平均(23.56±4.10)岁; 病程3个月~2年,平均(1.25±0.56)年; Pillsbury分级为Ⅱ级18例,Ⅲ级16例,Ⅳ级10例。观察组男19例,女25例; 年龄18~27岁,平均(24.16±2.10)岁; 病程2个月~2年,平均(1.26±0.76)年; Pillsbury分级为Ⅱ级17例,Ⅲ级19例,Ⅳ级8例。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将适量5-氨基酮戊酸(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027, 118 mg)与保湿凝胶混合,配制成5.0%和10.0%浓度的凝胶。对照组采用5.0%浓度凝胶治疗,观察组采用10.0%浓度凝胶治疗。治疗前采用医用酒精消毒面部皮肤,去除痂皮,脓疱明显者去除脓性内容物,结节或囊肿者尽量排除内容物。处理完毕后,采用生理盐水纱布湿敷。对照组将5.0% 5-氨基酮戊酸凝胶均匀涂抹于患者皮损处,避光封包1.5 h后用清水洗净。患者戴上眼罩,采用红光照射全脸,波长634 nm, 采用型号LED-IA光动力治疗仪照射20 min, 1次/周,持续治疗4周。治疗期间禁止挤压、挠抓患处皮肤,并保持面部清洁,合理饮食,规律作息。
① 疗程结束后评价2组治疗效果。显效为皮损消退面积≥60.0%, 有效为皮损减退面积20.0%~<60.0%, 无效为皮损消退面积<20.0%或皮损加重。② 治疗前后采用Soft 5.5皮肤检测仪(意大利Callegari公司)检测痤疮好发部位(前额、颊部、鼻、下颌区域)皮肤油脂量、角质层含水量及pH值,同一部位检测3次,取其平均值,最后数值为总区域平均值。测试环境: 无阳光直射、无风,温度22~24 ℃, 相对湿度40%~60%。测试前温水清洁患者前额、颊部、鼻、下颌区域,休息20 min后患者取端坐位,仪器探头与皮肤表面垂直,探头对准皮损处,若无皮损对准正常皮肤,停留3 s, 读取数值。③ 记录2组不良反应(结痂、红肿、色素沉着、疼痛等)发生情况。④ 治疗后随访2个月,观察患者有无复发,复发定义为治疗后皮损面积比治疗前增加10%及以上。⑤ 参考Doshi提出的痤疮评分系统(GAGS)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周、治疗第3周GAGS评分。将痤疮好发部位分为5个区域: 前额(2分)、左颊部(2分)、右颊部(2分)、鼻(1分)、下颌(1分),括号内表示不同区域的因素分值。皮损分值0~4分,0分为无皮损,1分为粉刺≥1个,2分为丘疹≥1个,3分为脓胞≥1个,4分为结节≥1个。该区域总分值=因素分值×皮损分值, GAGS总分值为不同区域总分值之和。根据分值大小,痤疮等级可分为轻度(1~8分)、中重度(>8~24分)、特重(>24分)。⑥ Pillsbury分级: Ⅰ级主要皮损为散发至多发的黑头粉刺; Ⅱ级主要皮损为粉刺,并伴有中等数量的丘疹和脓胞,总病灶数10~30个; Ⅲ级主要皮损为丘疹和脓胞,总病灶数50~100个; Ⅳ级为大量丘疹、脓胞、囊肿,伴有瘢痕,总病灶数>100个。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比较[n(%)]
2组治疗前皮肤含水量、油脂、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含水量增加,油脂和pH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含水量、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后皮肤油脂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组治疗前GAG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治疗第1周、第3周GAGS评分逐渐降低,观察组上述时点GAG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痤疮好发于青春期,与毛囊炎症、皮脂分泌过多、毛囊上皮角化有关。目前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以达到改善毛囊皮腺导管角化,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定植,预防瘢痕形成,控制痤疮炎症后色素沉着的目的,但治疗周期较长,长期服用易产生耐药性和局部红斑、脱屑等药物不良反应[5]。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可破坏皮脂腺结构,杀伤痤疮丙酸杆菌,促使皮脂腺可逆性萎缩,从而减少皮脂分泌。同时, 5-氨基酮戊酸代谢快、不蓄积,治疗后无需避光,也不易出现色素沉着、瘢痕等问题,已成为临床治疗痤疮的主要方案之一。
表2 2组治疗前后皮肤生理指标比较
表3 2组治疗前、治疗第1周及第3周GAGS评分比较 分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提示10.0% 浓度的5-氨基酮戊酸治疗痤疮疗效更为显著,与李晓庆等[6]报道一致。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以氧化反应、光动力效应为原理,以痤疮丙酸杆菌、毛囊皮脂腺为靶目标,将光敏剂氨基酮戊酸涂抹于皮损处,被皮脂腺及上皮细胞吸收后即转化成内源性光敏物质,在红蓝光照射下,光敏物质被激活,其产生的活性氧可选择性地破坏毛囊皮脂腺并消灭痤疮丙酸杆菌,且不损伤邻近正常组织[7-8]。贺明辉等[9]报道指出,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可发生氧化反应,利用产生的氧自由基清除痤疮丙酸杆菌,促进皮损恢复。
皮肤屏障受损贯穿于痤疮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其中角质层是皮肤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角质层缺水、酸碱失衡、皮脂分泌增加,将无法维持皮肤正常生理功能。研究[10-11]发现,痤疮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肤屏障受损,痤疮严重程度与皮肤屏障功能损伤呈正相关。与健康人群相比,痤疮患者皮脂含量明显增多,皮脂异常分泌易堵塞毛囊,导致毛囊角质细胞过度增殖,出现粉刺。与轻度痤疮患者相比,中重度痤疮患者皮脂量明显改变,皮肤水脂膜结构损伤严重,水分流失加快,角质层含水量明显减少[12]。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后,皮脂腺功能被抑制,皮脂分泌减少,细胞新陈代谢加快,机体抗感染能力增强,角质层水、电解质平衡恢复,皮肤生理指标改善[13]。上述分析验证了2组治疗后皮肤水分增加,油脂减少,与研究[14]报道一致。本研究显示, 2组治疗后pH值均降低,可能与治疗后皮脂分泌减少、皮肤表面亚麻酸及游离脂肪酸含量降低有关。随着5-氨基酮戊酸浓度的增加,治疗效果会增强,皮损恢复加快,病变部位的炎症反应减轻,皮肤油脂分泌减少,因此观察组治疗后油脂分泌量少于对照组, pH值和水分无显著差异,可能与个体差异有关。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第1周、第3周, 2组GAGS评分逐渐降低,其中观察组上述时点GAG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10.0%浓度的5-氨基酮戊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更为理想。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有研究[15]指出,随着5-氨基酮戊酸浓度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亦随之增加,可能与样本量有关。
综上所述, 10.0%浓度的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可明显改善中重度痤疮患者面部皮脂分泌,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本研究样本量小,未对更高浓度5-氨基酮戊酸的疗效进行探究,今后还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讨论量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