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果‘坠玉’在小兴安岭地区的引种试验

2021-01-13 00:50徐宜彬李占君李阳
湖北林业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引种适应性

徐宜彬 李占君 李阳

摘要:为丰富小兴安岭地区浆果品类资源,引进灯笼果(黑茶藨子)品种‘坠玉’。通过栽培试验,观测越冬性和物候情况,并进行了生长情况调查、抗性分析、果实性状对比以及营养成分检测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坠玉’能很好地适应引种区自然环境条件,越冬情况较为理想,物候情况与审定区差别不大,期间各项生理指标增长明显,果实连年丰产,钙、维生素C及黄酮等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含量丰富,经济价值较好,是适合在小兴安岭地区栽培的优质浆果品种。

关键词:灯笼果(黑茶藨子);引种;适应性;生长情况

中图分类号:S66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21)06-0021-06Introduction Experiment of Ribes nigrum “Pixwell” in the Xiaoxing’an Mountains RegionXu YibinLi Zhanjun Li Yang

(Yichun Branch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ForestryYichun153000)

Abstract:In order to enrich berry variety resources in the Xiaoxing’an Mountains region,the “Pixwell” that a variety of Ribes nigrum was introduced. We carried research on growth,resistance analysis,fruit shape comparison,and nutrient composition testing by cultivation experiments,observation of overwintering and phenolog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ixwell” adapted well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the introduction area. The overwintering situation was ideal,and the phenology was not much different from the certified area. During which various physiological indicators ha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fruit had high yields year after year,rich in calcium,vitamin C,flavonoid nutrients and active substances,it had good economic value and was a highquality berry variety suitable for cultivation in the Xiaoxing’an Mountains Region.

Key words:Ribes nigrum; introduction; adaptability; growth

黑茶藨子Ribes nigrum為茶藨子科Grossulariaceae茶藨子属Ribes多年生落叶小灌木,小兴安岭地区常称“灯笼果”“刺李”等,野生种果实,未熟时浅绿色至浅黄绿色,熟后转变为暗红黑色,多数具黄褐色小刺。灯笼果果实酸味醇正,同时富含钙、铁、维生素C和类黄酮等物质,在果酱、饮料、果酒以及保健品加工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步加深,开发利用前景广阔[1,2]。

伊春地处小兴安岭末端,与世界几大浆果产区属同纬度带,加之重工业水平发展程度不高,环境污染较小,较为优越的自然环境状况符合浆果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围绕蓝莓(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蓝靛果(蓝果忍冬)Lonicera caerulea等优质浆果品种的产业化发展链条已颇具规模[35]。但伊春地区野生灯笼果种质资源有待开发,可直接栽培应用的品种较为匮乏,加之野生品种丰产性、抗病性较差,采摘成本较高,使得果实产量和品质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没有充分激发出浆果产业化潜在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亟需引进优质浆果种质资源丰富浆果品类多样性,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69]。

灯笼果(黑茶藨子)品种‘坠玉’于20世纪80年代经郝瑞先生由美国引入我国吉林省,相关报道显示:‘坠玉’在果型指数、抗病性、丰产性等方面比之原生品种具有较大的优势[1012]。已经于1991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推荐为适宜东北地区栽培的优质浆果品种。本研究于2017年从吉林长春引入灯笼果‘坠玉’1 a生幼苗,通过观测植株生长情况,抗性调查,果实产量、品质分析等试验研究,对引种‘坠玉’在小兴安岭地区的适应性做出综合评价,从而为灯笼果(黑茶藨子)‘坠玉’的深度开发与应用提供现实可靠的理论和数据支撑。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样地位于伊春市友好万亩蓝莓园内,东经128′82″,北纬47′85″。与‘坠玉’的审定区相比,气候类型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壤类型相近,有机质含量较为丰富。但地形差别较大,引种区多为山地,审定区多为平原、台地等。引种区海拔多位于350~400 m,年平均气温0.4 ℃,有效积温2 250 ℃,无霜期110 d,年降水量600~700 mm;审定区海拔高度多位于250~300 m,年平均气温4.8 ℃,有效积温2 900 ℃,无霜期155 d,年降水量520~600 mm。

1.2试验材料

试验用‘坠玉’1 a生苗木于2017年引自吉林省长春市,为健壮无病扦插繁殖苗,平均株高38.00 cm,地径4.57 mm,冠幅23.00 cm,分枝数4,各项生理指标总体一致,总计300株。

1.3试验方法

2017年春季平整土地后按照株行距1 m×2 m定植,定植当年秋季随机选取71株正常长势的植株作为观察样本并编号记录。调查越冬情况:入冬前浇足防冻水,根部稍覆土,不做其他防寒措施,调查所有植株越冬存活率及枯梢率;物候情况及生长情况调查:观测记录样本植株物候情况、生长情况,测量并通过软件分析样本植株生理性指标差异性变化,连年观测;抗病性调查:每株样本植株选取1~2个枝条,6~8枚叶片,对主要病害白粉病和叶斑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抗性情况;果实产量及品质调查:成熟季对样本植株的果实测产,并测量果实性状以及营养成分含量。依据引种‘坠玉’越冬情况、植株生长情况、抗病性情况以及果实产量、品质等对‘坠玉’在小兴安岭地区引种适应性进行综合评判。

1.3.1调查、测量指标

越冬情况主要调查成活率和枯梢率[1315]:

①成活率=当年存活植株数/上年植株总数×100%;②枯梢率=枯梢总长度/调查枝条总长度×100%;物候期调查指标包括萌动期、展叶期、开花期、坐果期、采果期、转色期等;植株生理指标调查包括株高、地径、冠幅、枝条数等,用卷尺和卡尺测量;病情指数以病虫害分级标准计算公式计算,将白粉病和叶斑病的感病严重度分为5级[1618],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见表1。

①发病率=(发病枝条数或叶数/调查总枝条数或叶数)100%;②病情指数=[(各级枝条数或叶数×该病级值)/(调查总枝条数或叶数×最高级值)]×100%;果实性状主要调查果实的横、纵径以及单果重、单株产量等,以卡尺和电子天平称量[19]。

1.3.2果实营养成分测定

铁元素:参照GB 5009.902016第一法测定;钙元素:参照GB 5009.922016第一法测定;维生素C:参照GB 5009.862016第一法测定;总糖:参照GB 5009.82016第二法测定;总黄酮(以芦丁计):参考《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卫生部2003年版第二部分二十四测定。数据采用Excel统计并运用SPSS19.0分析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越冬情况调查

2018年春季开始对引种‘坠玉’植株的越冬性进行连年观测调查,结果显示:样本总体300株,越冬存活271株,植株总体越冬成活率90.3%;2019年春季时成活率96.3%,2020年春观测时植株越冬成活率98.1%,2018~2020年整体保存率85%。引種植株枯梢率逐年降低,2018年调查显示样本植株枯梢率约为48%,2020年降低为8%(表2)。引种区和审定区环境气候情况类似,极端低温差别不大,苗木定植当年秋季,1 a生枝条基部已经逐渐木质化,但木质化程度不高,约占枝条总长度的50%,越冬抗寒能力较差,致使上部枝条越冬冻害较重,出现干枯抽条现象,但植株整体存活,并且定植第2年已有部分枝条开始结实。2 a生枝条生长旺盛,木质化程度较高,越冬存活率有所提高,抗寒能力增强,枯梢率显著降低,对植株的果实产量已无明显影响。3 a生枝条已能较好的完成木质化。

2.2物候期观测

2018年春季至2020年秋季的3个生长周期内,对于‘坠玉’在引种区的物候观测情况见表3。相比于审定区,‘坠玉’在引种区的萌动期稍晚,为4月25号左右。展叶期、花期、果期等与审定区差别不大,均在5月上旬至下旬。新枝伴随叶片一起生长,萌发后整个生长期可持续生长。花期从5月中旬开始,可持续至6月中下旬。5月下旬开始坐果,果实采收期在6月30日左右,7月下旬果皮开始逐渐转为红色。

2.3引种‘坠玉’生长情况调查

植株的生长情况能够较为直观地表现出其对生境的适应性,通过对样本植株生物学特性的连续观测发现:定植后第2年植株株高均值66.00 cm,地径均值7.69 mm,分枝数7,部分植株已开始结实,冠幅增长显著;2020年测定时平均株高达到117.00 cm,平均地径13.26 mm,冠幅为(东西)127.00 cm×(南北)121.00 cm,分枝数13。2018~2020年株高年均增量为26.00 cm,地径年均增量2.90 mm,分枝年均增加3个(表4)。

比较不同生长年份对‘坠玉’植株表观形态的差异性影响。以生长年份为单因素变量,变量代表值1、2、3表示定植第1年、第2年和第3年,分别对样本植株株高增量和地径增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5为不同年份下株高增量和地径增量的描述性统计量表,每个生长年份统计样本数量为71个,95%置信区间。

对不同年份下的株高增量和地径增量进行的方差齐性检验结果见表6,其中株高增量的相伴概率Sig.=0.821,地径增量的相伴概率Sig.=0.681,两者均大于显著性水平α(0.05),故采用方差相等的检验方法。

不同年份对株高和地径的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见表7,株高增量和地径增量的组间比较的相伴概率P值=0.000<α(0.05),表明差异较为显著,说明不同的生长年份对于‘坠玉’植株的生长确实存在显著差异。

对不同生长年份下株高和地径的增长量水平进行多重比较,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α=0.05。从分析结果(表8)来看,定植第2年株高增量与第1年和第3年的均值差分别为8.014和20.634,且所有比较中株高增量的相伴概率Sig.=0.000<0.05,即定植第2年株高增量显著优于其他年份。地径增量的分析比较中,定植第2年增量与第1年均值差为0.503,相伴概率Sig.=0.034<0.05,其余比较中相伴概率均为0.000,表明定植第1年和第2年两个生长年份对地径生长的影响并非极显著。

2.4引种抗性对比

统计了‘坠玉’常发病害中白粉病、叶斑病等的发生情况。夏、秋季病害高发期对于样本植株枝条和叶片进行了观测,选取了71株样本共113个枝条和500枚叶片,枝条部白粉病发病率9.38%,叶片部白粉病发病率7.40%,叶斑病发病率17.40%(表9)。病害多集中于雨量充足高温高湿时期,白粉病发病枝条主要是植株下部老枝,倒伏或近地面,感病部分占整个枝条长度25.00%以下,病情指数2.40;发病叶片大多病害较轻,多位于枝条交错通风不畅处,全叶发病者均为贴地的叶片,病情指数2.91。叶斑病发病叶片为老叶,新叶无发病情况,且大多数发病叶片发病程度较弱,病斑覆盖面积不足叶面积10.00%,病情指数2.77,生长季节后期7~8月发病较多,大多情况下已完成果实采摘,对植株正常生长的实际影响较小。

2.5引种果实性状情况

果实性状是考量经济作物产量的重要指标,定植第2年虽已有部分枝条结实,但不具有代表性,故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成熟季两次对样本植株果实的果径、果重、产量等果实性状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见表10。经测量比较,引种区果实形状发生改变,横纵径范围浮动较大,大多数果实的果形指数≥1,近椭球形。果实最大横径和纵径分别为18 mm和20 mm,与审定区果实差别不大。平均单果重2.3 g,最大单果重4.0 g,相比于审定区稍小;观测样本单株产量1.5 kg。

2.6引种营养成分含量

浆果类经济作物果实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是评价其利用价值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引种‘坠玉’的成熟期果实部分营养成分含量的检测和比较发现,果实富含较为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功能因子(表11),其中尤以钙元素含量最为丰富,达到了419 mg·kg-1;总黄酮和维生素C的含量也较为可观,分别为35 mg·100 g-1和32.7 mg·100 g-1;此外,铁元素含量10.2 mg·kg-1,总糖含量为9.4 g·100-1。检测的‘坠玉’果实为成熟的青果,在成熟后期果实颜色加深,整体变软,果实内含物积累逐渐增加,其中总糖含量会较检测时有所提高,口感也会随之有所改观。

3结论与讨论

小兴安岭地区存在较为丰富的野生浆果资源,虽然其中不乏野生茶藨子种质资源,但野生茶藨子果实经济性状差强人意,所以当前一个阶段研究重点依旧存在于优质品种引进、改良等方面。经过3年的栽培观测试验,引进茶藨子属新品种‘坠玉’抗寒性较强,完全能够适应引种区冬季的严寒环境。虽然相比于审定区,引种区春季气温回升较晚,年平均气温和有效积温较低,植株年生长周期稍短,引种区‘坠玉’物候期略有延迟。但植物的萌发生长等需要温、光、水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引种区较为充足的降水量和较为肥沃的土质对浆果植株形成有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气温等条件的不利影响。

植株个体构建方面,定植前3年的观测表明,不同生长年份对‘坠玉’生长影响较为显著,第2年株高和地径等增长最为明显,第1年其次,定植第3年生长渐缓,并已接近完全植株。所以在实际生产中,要尤其注意苗木定植初期的抚育管理,保障水肥。定植第2年已有部分植株开始结果,但产量和品质较低,为促进植株生长,保障长效经济效益,应适时修枝、去花,促进壮苗。

‘坠玉’在引种区表现出对病害较高的抗性,能够较好地完成正常生长发育并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的产量品质。引种‘坠玉’对于白粉病和叶斑病的病情指数均小于3,属于高抗性品种。白粉病发病枝条和叶片多集中于高温高湿月份,且老葉居多。叶斑病多出现在植株生长季节后期,此时已完成果实采摘,对果实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小。实际生产中应注意及时修剪病枝老枝,保障通风透光,更好促进植株整体更新换代,促进长效经济效益。

连续两年观测及测产数据显示,引种‘坠玉’果实生理性状较为稳定,果形近椭球型,不同于审定区的圆球形果实,且在自然条件下能较稳定地遗传。果实成熟初期为绿色,完全成熟后呈红色,果皮稍厚,硬度较高,耐储耐运,丰产性较好。果实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特别是钙、维生素C以及总黄酮含量较高,较为适宜开发功能性产品,可利用经济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引种‘坠玉’能很好地适应伊春地区气候环境,在植株生长情况、抗性、果实产量和品质等方面表现较为理想,适合在伊春地区广泛栽培。但本试验引种培育以及观测时间较短,对于品种的适生性、果实产量、品质、抗性等的观测数据相对较少,尤其是通过观测分析表明,引种区和审定区相比,环境因素的改变,使得果实的性状等发生了一些改变,这或许对不同生境下‘坠玉’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考。后续还需要继续观测分析比对,综合评判引种区各项环境因子对‘坠玉’生长的影响,为其适应性综合评价提供更详实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艾志强,陈海波,宋森,等.伊春林区寒地小浆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综述[J].中国林副特产,2013(3):8385.

[2]叶景丰.醋栗优良品种“坠玉”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2016,45(1):1921.

[3]李占君,张厚良,郭兴,等.不同改良措施对松嫩平原重度盐碱地土壤结构与元素组成、杨树叶片光合及生长状况影响差异研究[J].植物研究,2019,39(5):733739.

[4]李占君,张志环,张厚良,等.紫苏籽精油提取工艺及其脂肪酸构成的研究[J].森林工程,2019,35(1):3641.

[5]徐宜彬,范冬茹,李占君.伊春地区植物精油提取产业发展前景简析[J].中国林副特产,2018(3):9596.

[6]李妍,李金禹,张巍.小兴安岭林区新能源树种竹柳的耐寒性测定[J].森林工程,2018,34(5):2730.

[7]张巍,王洪学,王洪刚,等.伊春林区蓝靛果种质资源调查研究[J].森林工程,2014,30(1):4648.

[8]张巍,王洪刚,董振江.伊春地区引种枸杞果实差异性研究[J].林业科技,2019,44(5):1517,58.

[9]韩曦,姜思佳,焦丽,等.加拿大蓝靛果忍冬在哈尔滨地区引种栽培的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7,29(5):1620.

[10]孙晶.醋栗品种坠玉在黑龙江绥棱引种表现[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3):8687.

[11]张志东,吴林,李亚东,等.醋栗优良品种—坠玉[J].园艺学报,2002,29(4):397.

[12]杨鹤.醋栗优良品种“坠玉”硬技扦插育苗技术研究[J].吉林林业科技,2016,45(6):1113.

[13]张巍,庞景荣,高智涛.竹柳在高寒林区引种的早期性状表现[J].森林工程,2018,34(1):1619.

[14]王多佳,苍晶,牟永潮,等.植物抗寒基因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40(10):134138.

[15]苏李维,李胜,马绍英,等.葡萄抗寒性综合评价方法的建立[J].草业学报,2015,24(3):7079.

[16]陈凤学,赵杰,耿海东.森林病虫害灾害等级研究[J].中国森林病虫,2004,23(3):47.

[17]周龙,杨德荣,曾志伟.柑橘病虫害的分类分级调查方法[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0(5):4852.

[18]陈家金,王加义,黄川容,等.福建省引种台湾青枣的寒冻害风险分析与区划[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12):15371544.

[19]张巍,刘运伟,徐宜彬,等.高寒地区钙果叶片表形特征差异分析[J].森林工程,2020,36(5):4044.

(责任编辑:郑京津)

猜你喜欢
引种适应性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杂交中稻新品种展示结果分析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