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和平,张 琳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116)
教学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育教学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学内容信息的承载与传递,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与实施,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等,都离不开适宜的教学载体。理清教学载体的表现形态、明确教学载体的功能定位、把握教学载体的选用原则,是推动整个教学系统良性运转、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现实课题。
“载体”原意是指某些能传递能量或承载其他物质的物质。对于思政课教学载体而言,可将其界定为:为实现思政课教育教学目标,在一定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指导下,由思政课教师所把握和运用的,能够承载、传递思政课教育教学信息,并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教育影响的物质、精神存在或某一具体活动形式。据此,思政课教学载体主要有以下表现形态。
思政课教学的课程载体是由国家统一设置和实施的,具有特定定位、特定任务和承载特定教学内容信息,并通过思政课教师的授课活动来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施加教育影响的一组特定的必修课程。它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渠道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课程载体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课程设置逐步规范和不断完善,先后形成了“85”“98”和“05”课程方案,为思政课教育教学奠定了基础平台。课程载体的主要特点是:载体形式比较稳定;教育者主导性强;承载内容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等。
课堂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普遍而重要的形式。在这一特定环境中,课堂不仅把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按一定规则和人数编成班级,同时教师依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及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和互动氛围,面向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由此可见,课堂是联系未知与有知、过去与将来,以及教师与学生、内容与方法等教学过程诸要素的载体形态,并且具有形式稳定、时空固定和内容确定等特点。为此,“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
思政课教学的物质载体是其所承载的特定教育教学目的及内容信息的物质体现,是能够被人们的感官所感知到的客观存在的物质性实体。教材、教学课件及各类教育教学基地等,是思政课教学主要的物质载体形态。
思政课教材以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为己任,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集中反映和物质承载。它不仅是联结课程与教学之间的重要纽带,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遵循和依据,也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的重要工具和媒介。教学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经过严格的教学设计,并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课程软件。它以电脑等设备为物质工具,以文字、图表、动画、音频、视频等为载体依托,呈现与课程相关的教学内容信息,极大地拓展了教学媒体的表现力和交互性,促进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各类历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以及重要革命纪念地、革命老区、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等,见证、体现或承载、传播着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优秀道德和崇高精神。这些具有鲜明教育意义的场所和文物,是思政课难得的物质载体形态。实践证明,引入上述教学载体,对于引导和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史国情,增强感性认识,开阔视野与思维,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而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思政课教学的文化载体,即是要充分挖掘、利用特定文化中的教育因素,以此来承载、传递思政课教育教学信息和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这里所说的“特定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2]。习近平曾经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3]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是思政课重要的和直接的教学资源,又以其内在特质和外在表征承载、传递着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信息,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载体条件。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人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其社会实践活动密不可分,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全面发展。这一原理要求思政课教育教学不能仅仅停留于课堂理论知识的讲授,还要向课外实践延伸、拓展,“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所谓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载体,就是以具有思想性、教育性、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承载、传递特定的教育教学目的和内容信息,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考察、调查、服务等方式,深化对思政课相关知识、理论的理解和认同,进而引导学生将知识体系转化为价值体系和信仰体系。事实证明,实践载体的建设及运用,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感染力的需要,是推进和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如果说实践载体是基于校外基地或场馆设施而建设的教学平台,而活动载体则是依托校内环境和条件建立的项目形式,即通过知识竞赛、主题演讲、专题辩论、创新创业、社团组织、仪式典礼、文明创建、公益活动、志愿服务、角色模拟等活动,承载、传递思政课教育教学信息。活动载体的具体形式不仅是多种多样的,而且每一种具体形式各有其特点,但总的来说,它们除了均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广泛的参与性之外,还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实际上,活动本身也是一种实践形式。它们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载体和阵地,也是理论教学与大学生思想实际、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相结合的一个切入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战场和最前沿。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给思政课教学带来诸多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更多可利用的信息与资源,并为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载体提供了新的机遇。习近平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所谓思政课教学的网络载体,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网络空间为平台,承载、传递思政课教学目的和内容信息,对学生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教学信息内容的丰富性、信息传递和更新的快捷性、信息传播的多样性和交互性,是网络载体的鲜明特征。网络载体的建设与应用既是适应学生学习特点、增强教育教学吸引力和实效性的需要,也是拓展思政课教学阵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网络载体的表现形态主要有:思政课网络在线课程、思政课教学资源网站、思政课教学专题博客、思政课教学微信公众号等。
在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主导和引领作用。进一步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习近平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此,对思政课教师提出“六要”,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既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指出,思政课教师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原理的承载者、传播者,而且是引导学生由知识体系转变为价值体系、信仰体系的主体和中介,因而无疑是思政课教学的人格载体。
此外,思政课教学载体还有案例载体、影视载体等。
作为教育教学系统一个独立的教学要素,教学载体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的功能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承载与传递教育教学信息是教学载体最基本的功能,并贯穿于思政课教学过程的始终。“承载”是指教学载体能够贮存、携带思政课教育教学信息;“传递”是指教学载体具有使思政课教育教学信息输出、传播与扩散的功能。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教育教学信息总要依附或渗透于一定的载体之中,才能得以贮存、携带和传递,也才能够被学生所感知、接收和把握。思政课教育教学是一个以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为中心内容的实践过程。“承载”教育教学信息为思政课教师选择和运用载体提供了前提和条件,而向学生传递上述教育教学信息才是思政课教学载体的最终目的。当载体承载着思政课各种教学要素并使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时,“传递”也便开始了。然而,这种“传递”并不是简单地将教育教学信息直接投射到学生的感知系统,而是教师针对一定的教学目标,在相应的教学策略指导下,将教学内容信息与其他教学要素进行合理组合和有机融合并通过一定的载体来实现的。因此,只有依托一定的教学载体,思政课教师才能向学生系统地传播特定的教育教学信息,并引导其正确地接受这些信息。需要指出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教学载体虽然与教学媒体、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教学要素有十分相近的关联,但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要素,与这些相关要素有着明显的区别。
思政课教学过程是由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而教学载体便是联结各个要素的中介和枢纽,是各个要素相互作用的重要“场所”和中心环节。首先,教学载体是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的桥梁和纽带。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教学内容的实施、教学模式的选择及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而学生既是课程的教育对象,也是学习活动和自我教育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与双向互动,是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乃是以承载和传递思政课教育教学信息的物质、精神存在或某一活动形式为依托的。正是教学载体作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和枢纽,才产生了现实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活动,完成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其次,教学载体是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有机统一起来的“阵地”和平台。教学内容是教与学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教学形式则是这一过程的结构和组织方式。思政课教学内容信息以何种形式向学生进行呈现和传递,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信息的接受程度,进而影响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这就要求教学形式与特定的教学内容相适应,并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接受习惯。实际上,思政课教学过程就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统一,而这种统一是借助一定的载体空间或平台来达成的。再次,教学载体是学生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联结与衔接。思政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由教材体系、知识体系向学生的价值体系、信仰体系的转化。它既需要教师对相关知识、原理的传授和师生之间的交互作用,更需要学生经过知、情、意、信、行诸因素辩证运动,才能完成这一转化。无论是教学内容信息的传递和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还是学生自身的内在思想矛盾转化,都离不开诸如课堂、教材等物质载体和社会实践等活动载体的作用。否则,就不能实现各个环节的衔接,无法构成一个完整而有效的施加教育影响和思想转化过程。
一方面,思政课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理论的传递,而是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塑造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它不是靠教师单方面的输出和机械的“我讲你听”即可奏效的,而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才能提高其教育教学效果。教学载体的合理选择和有效运用,不仅使得它成为教学过程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的枢纽,也为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交流与持续互动提供了“阵地”和“管道”。比如,课堂载体能够使师生集中在一个特定的“场域”内,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面对面的理论传播、情感交流乃至观点的碰撞;网络载体尤其是移动网络载体更是进一步扩展了师生互动的空间、凸显了互动的即时性和便捷性。
另一方面,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既然教与学双方各种信息的传递和交互是贯穿始终的客观存在,那么,就必然能发现学生对教学内容信息所作出的反应。教师只有及时捕捉和了解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才能知晓和把握自身的教学状况,然后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优化和充实教学内容,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手段,进一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如果教师仅是一味地向学生输出教学内容信息,忽视学生作出的各种反应,其教学势必会陷入“自言自语”或盲目乃至失败的境地。而对于学生各种反馈信息的获得,也是借助一定的教学载体来实现的。比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抬头率”“点头率”“皱眉率”可了解其听课与思考情况,通过学生的讨论、互动可反映其认知和掌握程度;在网络教学中,通过统计在线浏览人数和学习时间,以及互动平台的问题讨论等,可以反馈学生学习的进度、思考的深度或存在的思想困惑与问题等。
教学载体不仅可以承载和传递教学内容信息,而且可以优化教学内容信息及其与其他教学要素间的联系与互动,这不仅有助于催化教学内容信息的有效传播和接受,也有助于强化其教学效果和影响,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首先,教学载体的合理运用能够活化教学内容信息,使其更加生动和易于学生接受。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因此,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否则,如果不能理直气壮地阐明正确的理论观点,没有明确的政治站位和价值引领,或没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和深度,思政课教学就等于没有目的和灵魂,只能是零碎的知识堆积,而不能给学生以系统的理论武装和耐人寻味的思想启迪。然而,如果仅有高深的理论和正确的观点而缺乏生动鲜活的现实案例相佐证,或者不善于将理论的传播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相结合或与一定的活动形式相融合,理论和观点就难免会显得晦涩、空泛和枯燥,势必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的实际效果。而在这里,“案例”“技术”“活动”等就是起催化和强化作用的教学载体。其次,教学载体的合理运用能够深化各教学要素之间的融合,特别是可以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围绕教学内容信息相互沟通、双向交流的桥梁。正是依托一定形式的教学载体和教学载体的组合运用,催化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强化了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共鸣,实现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增强了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思政课教学载体的运用不是盲目和随意的。它“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这是确立思政课教学载体的总依据、总要求,也是以进一步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为目标导向而作出的理性选择。这一理性选择可归纳为以下方面的基本原则。
所谓方向性原则,即思政课教学载体的选择必须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其选择和运用要服从、服务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思政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3]。概括起来就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这是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也为思政课建设明确了定位与方向。思政课教学载体的选择和运用必须坚持这一政治站位和建设方向,以“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为根本宗旨和目的。
所谓科学性原则,就是思政课教学载体的选择和运用要遵循客观规律,体现以人为本,符合教学实际。首先,教学载体要适应教师的教学风格。由于年龄、阅历、学科背景、知识结构、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任课教师各有其教学思路和个性,如有的教师性格沉稳,擅长逻辑思辨,条分缕析、循循善诱;有的性格活跃,善于以案例叙事启发学生思考、互动;有的则对现代信息技术驾轻就熟,或通过网络在线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或运用多种媒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这就要求教学载体的选择应尽量融合教师的教学优势,以使其在具体运用中能够更好地掌控和驾驭,进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学载体的最大效能。其次,教学载体要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为此,教学载体的选择要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习惯,贴近学生的学习期待和成长诉求,这样才能激活他们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再次,教学载体要服从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学载体归根到底是为提升教学效果服务的,因而选择和运用教学载体除了关注教师和学生外,还要从承载整个教学过程出发,综合考虑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信息及教学策略方法等教学要素。
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化的效益,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原则。思政课教学载体的选择和运用也同样遵循这一效能性原则,既要注重效率,又要提升效果。具体而言,就是按照“精准、管用”的要求,以最合理的时间、精力、资源、经费等成本付出,力求达成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遵循效能性原则选择和运用教学载体,应把握以下两点:其一,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反对形式主义。教学载体的选择和运用重在承载、传递教学目的和内容信息,联结教师、教学和学生,催化和优化教学过程及传播,任何脱离教学实际、不重教学效果,一味追求载体形式的“热闹”和“新奇”,或者为开发教学载体而消耗师生大量时间、精力、经费,甚至导致师生身心疲惫等,都是不可取的。其二,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共性与个性相统一。一方面,思政课教学载体的选择和运用,既要继承和发扬长期以来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教材建设、社会实践等方面形成的载体优势,又要坚持与时俱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变化,针对教学内容调整和学生思想动态,创新教学载体的形式及其运用的机制,增强教育教学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学载体的选择和运用,既要按照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内容信息,有统一、规范的教学载体形式,也要考虑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差异,鼓励教师在遵循统一性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不同的载体形式增强教育教学效果,体现自身的教学个性。
这里所谓的“协同”:一是指教学载体与其他教学要素的协同;二是指教学载体之间的协同。一方面,思政课教学载体作为整个教学系统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功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是在与其他教学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完成的。它既受教师自身的思想观念、职业道德、学识功底、教研能力、技术水平以及对教学载体认知状况的影响,也受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同时还需要关照作为教育对象或学习主体的大学生一方的具体情况。因此,教学载体只有加强与上述教学因素的协调与配合,才能有效传递教育教学信息,实现教学载体效能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思政课不仅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教育教学目的不仅重在帮助学生认知认同和内化于心,更要引导他们外化于行,做到知行统一。在思政课教学载体系统中,各种载体形态各有其特点、功能及适用范围。为此,我们不仅要根据师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载体形式,以充分发挥每一种教学载体的作用,而且还要注重在时间和空间上综合运用多种载体的形式,使之合理组合、优势互补、相互支撑、同向同行,进而形成教育教学的合力与协同联动效应。尤其是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互联网+”不失为一个新的思路和突破口[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