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兰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小学数学是一门极其基础且重要的学科。随着新课标的发展,打破了应试教育的授课模式,教学的方法也随之进行了创新[1]。以往,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成绩,主动灌输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则多为被动接受,使得学习与教学的效果都不是很理想[2]。为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成效的提升,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科素养与提升认知能力的关键阶段,教学方法的创新会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以及思维能力的提升。新课标下,小学教师要在原有的教学方法基础上进行创新,并采取有效的创新措施[3]。
数学的学习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涉及到的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化,若教师在课程中只是单一的讲解,对于小学生来说,在理解上相对来说比较困难的。近年来,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人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之中,为此,教师在课堂中要想更好地教授知识,就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将多媒体慢慢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来。多媒体不仅可以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转变小学生的学习理念,让小学生慢慢感受到数学知识的趣味,逐渐也会形成学习数学的兴趣[4]。这种新型的教学活动相比于传统板书类的教学来说,能够通过图片或动画的形式生动的展现出来,使抽象的问题具象化,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以及提高教学的效率。
数学这门学科所包含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是极其抽象的,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这需要有相当大的理解能力,如果学生没有这种能力,那么学生在接触或学习数学的时候就会因为对于是某个知识点理解不够透彻从而造成学习的困难。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这个阶段的学生大都性格比较活泼好动,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展开一些动手操作教学,增加数学的趣味性,在玩中学,促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多边形周长》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让学生从家中准备一定数量的棉签或者数数棒带入课堂,按要求拼成需要教学的多边形,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并得出多边形的边数,每个边的边长,进而计算多边形的周长,如此反复,让学生参与到数学的学习等实践活动中,增强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注重小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教学,从而启发和引导小学生的数学兴趣[5]。
上面说到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而学校的老师是学生最直接的老师。有实验研究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数学教学工作。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可以依靠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来完成的,尤其是对于小学启蒙或基础教学阶段。这个时候学生的性格正是活泼好动时期,也是他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快速增长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会对你自己认知相同的事物或人物有更大的爱好去了解或学习[6]。因此他们也就会更喜欢根据自己对于任何老师的关系来间接影响对于自己是学习科目的影响。如果这时候老师能够使用一定的技巧或方法使自己能够与学生们建立一个良好的、融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那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到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也能够提升教师课堂效率。因此,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老师来说,和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建立和谐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有一个好的开端。
思维导图模式的运用,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梳理数学知识点,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通过对思维导图进行分析,可以增强每章节知识点的联系,并充分呈现较难的知识点。同时,能够以发散的形式排列和归整相对较零散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能力。如教师在授课《圆锥与圆柱》这一知识点时,可以首先引出图形表面积计算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联系为对应的立体图形。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提前准备的纸张,将其围成圆柱体,并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拆分圆柱体的各个面,从而得出圆柱体的表面积。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一同设置思维导图,展现计算的整个过程,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害怕的就是沿用千篇一律的传统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地传授抽象的数学知识。学生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都没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探索方式,调动学生们参与度,提高对课程知识进行实践运用的能力。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模型及生活实例有效的结合,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给孩子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通过数学模型与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使复杂的数学问题变为简单的图形问题,抽象的问题变为具象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应当根据学生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穿插一些与数学有关的人物或者是典故,既可以使学生适当的放松,也可以增加孩子们对于数学的兴趣。
在我国综合实力快速提升的同时,我国教育技术水平也力争占据世界一流水平,尤其是一些基础性学科,这对于学生以后接受高等教育的时候会有很大的影响[7]。在新课标不断推广推行的过程中,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但是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比较落后、教学改革的目标不清晰、信息技术应用不合理。为了能够达到新课标对于小学数学的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解放思想,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开展游戏中学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运用思维导图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