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民访谈
————从王建国的建筑思想与作品谈起

2021-01-13 11:29张利
世界建筑 2021年10期
关键词:王建国建筑师王老师

张利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1 同窗影响

张利:虽然这个问题有点“跑题”,但我们无法拒绝这种诱惑。您与王建国院士不仅曾经是同班同学,而且曾经是同宿舍的室友。这实在是当代中国建筑史上的一段美好的“插曲”。您认为这个“插曲”仅是现象上的巧合,还是有其实质上的必然性?再追问一下,能否请您谈一下从今天回看,在同窗时代,王建国院士给予了您、以及您给予了王院士怎样的相互影响?

孟建民:这个可以说是一种缘分。王老师和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受过正规的美术训练,都是对艺术和人文特别感兴趣的学生。所以在考大学时, 对我们来说,如果不是考艺术类专业而是考理工类专业的话,建筑学肯定是不二的选择。这个特点也就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之间的缘分。

当然这种缘分除了你说的“同窗”和“同宿舍”以外, 还有一个你不知道的,就是在当时的专教里,我们两人的绘图桌刚好是一前一后挨着,我在前,他在后。我回过头或者他往前一步就能进行交流。你能够想象这种缘分带给我们的交流深度与强度。我们不仅讨论绘图板上的设计相关问题,也讨论与建筑史、艺术史和哲学相关的问题。王老师很年轻时就有很广泛深入的阅读, 所以在与他的交谈中我总能获得很多的启发。而我对空间形态的想象和执着应该对我们当时的彼此交流也是非常有益的。

我也不认为这种缘分纯粹是一种巧合。出色的大学环境是集聚志同道合的同代佼佼者的典型场所,而发生在这种环境中的大学教育又会为这些人的未来事业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故而在这种环境下,优秀学生集聚的几率和未来成才的几率都是很高的。你所说的“巧合”背后是有它的必然性的。

2 工作尺度

张利:王建国院士从较早开始,就把注意力从热点建筑上转开, 放在城市设计尺度的工作上,这在当时是需要相当的魄力的。您认为引发王建国院士关注点转换的原因是什么?在您看来,王建国院士在这一尺度上的长期工作为中国城市与建筑造就了哪些变化?

孟建民:1980-1990年代确实是大多数中国建筑师关注形式语汇的时期,那个时候后现代、解构等正在国外盛行的潮流通过各种方式传到国内,引起相当广泛的关注。如果你看那个时期的大学生竞赛和青年建筑师参加的方案竞赛————应该注意到,当时可没有今天这样从大学本科就开始的广泛国际交流————你就能看到这种广泛的兴趣的存在。从这一点上讲,王老师在理论研究上的特点就使他与众不同了。他不会简单地追随潮流,而是会进行比较系统化的思考,再决定自己的努力方向。他在很早就发现了与工业化进程相伴的城市化进程应该是具有世界性的普遍规律的,所以他早就把视野放宽到单体建筑以外的城市范围,去研究城市形态和城市公共空间。这在当时可能有点“冷门”,但在今天看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他写的城市设计方面的著作在今天还是很多从事城市设计的人的必读书目,这个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我个人是早些年聚焦在单体建筑上,现在开始把关注点转向城市,这个路径和现代主义时期之后的很多建筑师是一致的。王老师的路径是不同的,他是先关注城市,最近开始把他的城市设计理论应用到很多单体建筑的实践,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很多就是在你们这一期专辑里刊登的作品。这条路径是很有特色、很值得研究的。

3 建筑教育

张利:您和王建国院士都持续在建筑教育上投入大量精力。王院士一直在高校一线工作,而您长期以多种方式对建筑教育予以支持关注,包括领导对中国职业建筑师的终身教育、指导中国建筑学会学生工作委员会的工作等。作为在中国建筑实践一线的领军者,您能否从“用人”者的角度,谈一谈对王院士作为“育人”者在建筑教育理念上的特点?

孟建民:你这个话题提得好。确实是这样的,王老师和我都一直关注学生、关注建筑教育。当然他一直是在高校的环境里工作,而我是在设计院的环境里。不过可能是受当时我们上学时理念的影响,我们对建筑教育一直具有浓厚的兴趣。

如同前面说的,王老师是个理论思考深刻、善于系统性归纳与总结的学者,他的这个特点使他总能够从宏观的视角来思考建筑教育的大势,对不同细分领域的新走向进行融合。他一直强调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也就是“博雅教育”,但同时又能把代表性技术进步方向的新鲜营养有机地纳入到教学体系里,使建筑教育既不会僵化陈腐,又不会为了追求时髦而丧失本色。我得说,得益于王老师的这种教育理念,他所倡导的建筑教育保持了一种健康进步的状态,对我们的时代要求给予了相当出色的回应。

作为一个“用人”者,我一直和王老师保持密切的交流, 与他讨论建筑院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毕业生,建筑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储备。我们在很多问题上是具有共识的, 比如建筑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人文素养,必须具备坚实的社会责任心,必须对新的科技发展有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应对能力,等等。

4 未来城市

张利:您最近非常关注未来城市与未来建筑,深圳作为一个新兴的世界性科技创新城市,也为关注未来的人提供了最好的环境。您认为未来城市与建筑的关键技术突破会产生于哪些领域?王建国院士的城市设计作品有哪些方面与您所期待的未来城市不谋而合?

孟建民:未来城市的确是我最近一直关注的话题,在科技如此迅猛发展的今天,建筑师如果不去拥抱未来,还停留在传统的舒适区里,肯定是没有希望的。事实上,在深圳这个很年轻的城市里,如果你不关注未来,你和这个城市也是不合拍的。

我所关注的未来城市是关于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的,在这方面新的技术,包括数字的、绿色的、智慧的等等,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你所熟悉的我们开发研制的室内模块化临时卫生间就是很典型的一种技术集成。我最近也在大尺度的城市布局上探讨未来城市的模式,比如我主持的深圳未来园区的整体城市设计,就是一个集成化的、针对下一代创新型园区的综合探讨。

王老师的人与自然共生的未来城市理念我非常认同。如果建筑停留在一种对自然的消费状态,那么整个城市不会是可持续的,我们的行业也会与人类的整个发展趋势不符。王院士在他最近的区域规划或大尺度城市设计中, 一直在强调城市中自然的介入,及城市人工环境对自然的更小干预,我认为这就是未来的城市必须具备的性质。

现在大家都在积极谋求碳中和,我认为碳中和不仅是技术层面的,也是规划和设计层面的。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城市模式,肯定是最有利于碳中和的。

5 画意与自然

张利:您和王院士都擅长绘画,都是建筑师画家。我们从您们的画作中也能看到某种心有灵犀的对话。您如何看待王院士的绘画和他的乡村建筑的关系?

孟建民:又回到绘画了。你说得对,我们俩都喜爱绘画,而且可以自信地说,我们俩都画得不错。如果一定要在这里再找到些各自特点的话,可能王老师的绘画更具中国传统江南地区的文人气质。他最近很多在乡间的或自然环境中的作品其实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文人气质。简单的坡屋顶、自然的建造逻辑就把整个建筑的形态勾勒出来,但建筑的空间环境层次很丰富,与自然、特别是江南水乡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6 展望与期待

张利:您和王院士不可否认地处于当前中国建筑学界与业界的顶层领军位置,也因之不可避免地对中国城市建筑演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您个人对您的同窗好友王建国院士在未来的时间中有着什么样的展望与期待?

孟建民:如同前面说的,我们彼此之间的交流一直是密切的、不间断的,也一直在彼此勉励。我对王老师的期待、或他对我的期待其实一直存在于我们的交流里。

如果一定要在这里说一下的话,那可能有两点:

第一,期待王老师更多发挥他个人的影响力,推动中国建筑和中国建筑教育在当今的变革时代下成功完成自身的转型。我们前面已经说了很多的关于未来的话题了, 但其实不是光有改变就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的。建筑学的历史那么长久,一定是跟随文明进程有所变、也有所不变的。我想我们中国的建筑师和建筑学者需要敏锐的洞察力,也同时需要稳健的定力,既不可僵化,也不可偏颇。王老师的学术特点正是守正创新。从这个方面讲, 他应该在这个建筑学面临变革的时代充分发挥作用。

第二,期待王老师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王老师在学术生涯的前期并未把主要精力放在建筑创作上,而是更多放在理论建设和城市研究上,这其实多多少少有些委屈了他建筑创作的才华。近期我们终于看到了王老师把相当的精力投入到了建筑创作上,优秀的作品也相继涌现。作为他的建筑同窗,我当然期待王老师会持续下去,把他建筑师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当代建筑图卷中留下更多的笔墨。□

猜你喜欢
王建国建筑师王老师
胖胖的“建筑师”
奇妙的旅行
例谈初中数学几何图形求证中辅助线的添加与使用
王建国:除开谐音梗,还有点东西
有趣的动物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难忘的“记者招待会”
常怀关爱心 山里帮穷娃:记阳城县董封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建国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

世界建筑2021年10期

世界建筑的其它文章
重要工程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