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君 河北秦皇岛市海港区融媒体中心
新媒体快速崛起和发展,使公众获取信息方式和路径方式有了较大变化,对传统媒体影响非常大。新媒体有海量信息,传播有即时性特点,而且信息呈现形式多。新媒体的特点契合当代人获取信息需求,所以相较于传统媒体,公众更喜欢新媒体。新媒体受众群体越来越广,对县区台电视新闻传播有较大冲击,主要表现在观众严重流失,使电视新闻发展面临挑战。鉴于这种状况,县区台电视新闻要进一步利用自身优势,同时增强新媒体素养,在电视新闻各个方面加以利用,提高电视新闻竞争力和影响力,巩固电视新闻地位和提升舆论导向作用,最终确保县区电视新闻在新时代依然能够有良好发展态势。
新闻传播在过去主要是由电视台完成,普通群众想要获取新闻,就必须要按时观看电视新闻节目,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新媒体出现改变了公众获取信息方式,平台中有海量信息,同时还具有即时性的特点。受众群可通过平台获取信息,也可成为信息制造者和传递者。相较于传统电视新闻媒体时效性更强,且有比较好的交互性,吸引力很强。正是新媒体这些优势,使公众开始依赖新媒体,习惯从新媒体中获取信息,了解自己所感兴趣新闻。电视新闻观众流失严重,收视率下降严重,而且具有持续趋势。
电视新闻传播在以往很长时间内,采取的是固定形式,缺乏创新意识,吸引力不够强。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传播渠道更广,形式也更加多样化,信息量非常大,契合公众对新闻传播多元化需求。新媒体使电视新闻产生危机感,很多电视台开始寻求创新,旨在打造不一样的新闻节目,以增强电视新闻影响力,使观众主动观看电视新闻,解除电视台生存与发展的危机,确保在新媒体下依然有生机与活力。
观众在观看新闻的过程中,关注点在内容上,只有内容优质化和丰富化,才能吸引公众,使其主动观看,从而促进电视新闻节目收视率提升,还能扩大新闻传播影响力,这是电视新闻持续发展的关键。县区台电视新闻在新媒体时代下要创新,应明确新闻传播当前形势,提高新媒体素养,在平台海量信息之中搜集新闻题材和信息,然后加以利用,使电视新闻题材和内容多样化,满足公众对新闻需求,自然也就能有效防止观众流失,也能进一步提高电视新闻质量。新媒体时代信息有即时性特点,县区台电视新闻工作人员要有极强的洞悉力和信息搜集能力,平时除了实地采编以外,还要关注新媒体上信息,依靠敏锐性选择具有传播价值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利用,使新闻节目更有看头,并能使公众在第一时间了解新闻时间真实情况,使越来越多公众重新回归到电视新闻怀抱之中[1]。
县区台在变革中一定要认识到新媒体作用,加大人力和物力投入,确保在新闻采编与制作中能够真正从新媒体上及时获取和筛选信息,使电视新闻内容更加充实,题材和内容多样化。以往县区台电视新闻有局限性,主要报道的是本地区相关新闻,涉及外面新闻资讯比较少。电视新闻采编中从新媒体上搜集信息,效率高且能满足不同新闻需要,故而一定要抓好这项工作。县区台还要打造属于自己的新媒体平台,设置不同的板块,既有实时新闻资讯,又要设置公众感兴趣话题,与其展开交流,了解舆情,做好引导,还要有征集线索的板块,鼓励大众爆料和提供线索[2]。电视新闻工作人员在得到线索以后不能直接利用,而是要快速做出反馈,做好调查,在确保真实的情况下展开新闻加工,然后在电视上进行新闻传播,增强时效性以外兼顾真实与可靠性,电视新闻质量会更高。
创新新闻采编与传播方式,现代人喜欢拍小视频,新闻节目制作中可通过新媒体,让公众上传所拍的视频,选择具有意义、质量比较高并具有新颖性的,以你拍我播的形式展示出来[3],新闻线索会更加多,且时效性强,还能激发公众参与新闻制作的热情。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县区台新闻不能局限于播报,需要强化对新闻评论重视度。通过新闻播报让公众了解事实以外,应做好评论和分析。尤其是一些社会聚焦的热点,引导公众在新媒体上评论,做好舆论引导,并将正能量和有启示性评论引入到新闻节目中,增强节目趣味性,还能真正让公众参与,在创新同时增强吸引力。此外,电视新闻评论要结合县区实际情况,引入与当地民生相关话题,引导公众评论。在过程中瞄准关注点,做好新闻评价或者是选题。
县区台电视新闻借助于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和线索外,还要了解公众心中想法,及时进行反馈和展示,使受众群了解网民看法和意见,使其成为电视新闻制作一个重要构成部分,推动电视新闻形式创新与发展。不仅能拉近电视新闻与受众群距离,还能使受众群感受到电视新闻用心和体会到被尊重,强化其与新闻电视粘合力。新媒体信息多,可使电视新闻工作及时发现线索或者是值得报道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采编以及创新报道的形式,将最大限度增强公众对新闻喜爱和关注,县区台电视新闻将会得到更好发展,收视率会提高,有效抵御新媒体对电视新闻媒体的影响。
县区台过去电视新闻节目一板一眼,不够接地气,难以使公众产生亲切感。新媒体信息与电视新闻相比,表达上约束比较少,有调侃、网络用语、生活化用语等,更易产生共鸣。县区台电视新闻创新过程中,表达方面也要做出一定调整,既要遵循新闻传播要求,不夸大和歪曲事实,又要使表达更为亲民和接地气。电视新闻要具有真实性,这是基本要求,也是新闻存在的前提。新媒体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混杂着很多低质量信息,或者是不真实信息。故而电视新闻在新媒体上寻找题材和素材期间,一定要增强信息辨别能力,本着实事求是精神。新媒体上有些信息过于肤浅,电视新闻在加工制作中要做好挖掘,必须要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报道有深度的新闻,促进新闻影响力的提升,起到良好舆论导向和启示引导作用。
县区台新闻在以往存在宣教的问题,官话和套话比较多,公众接受性不是很好,当前在改革中要借鉴新媒体表达,促进报道的平民化。新媒体上信息质量高低不一,但是却为大众提供了舆论场,更为贴近公众生活,使人民有话语权,有浓厚的平民化色彩。县区台电视新闻要汲取新媒体优势,一方面要报道区域民众感兴趣的、大众化的民生内容,使公众关注电视新闻,积极参与讨论;另一方面要改变表达方式,减少官话,在尊重事实的情况下以民众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4]。电视新闻要开辟各种渠道,与民众展开互动,主要有微博、微信等,了解民众对电视新闻诉求,以及对哪些内容感兴趣。电视新闻制作聚焦这些内容,使观看的人增多,确保新闻传播范围扩大和影响力提升。长期发展下去,县区台电视新闻会受到群众喜爱,具有一定口碑,是新媒体上新闻所难以企及的,在承担新闻传播和舆论导向社会职责以外,提高新闻节目收视率。
县区台电视新闻节目在新时期要扩大辐射面,促进快速传播,就要进一步拓展传播渠道。新媒体下电视新闻影响力扩大,得益于高质量新闻,县区台应加强对新闻工作者培训,使其具备新闻专业素养和新媒体素养,并要增强融媒体思想,提高综合素质。在新闻线索搜集和加工制作中,需要把好关,避免受到新媒体上劣质新闻的影响,始终坚持通过新闻传递正能量。电视新闻还要强化社会责任,针对存在的不良风气进行引导,促使公众认识到问题,通过舆论引导民众形成正确三观。此外,县区台电视新闻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传播渠道过窄的问题,导致新闻覆盖面不够大,即使制作出高质量新闻也无法使公众了解。针对这个现状,县区台电视新闻要创新传播路径,多渠道扩散新闻,使更多人了解。
县区台电视新闻除了在电视上报道外,还要利用数字化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做好新闻传播。县区台依托于新媒体,在网络空间中进行新闻传播。以今日头条为例,县区台可在上面开辟板块,将新闻节目传输到上面,以供人民浏览和关注新闻。县区台构建广电网站,将电视新闻节目同步到线上,打破观看限制,使其通过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观看新闻[5]。县区台建设综合互动平台,有关于民生类、交通出行、政策类内容,让公众进行观看和留言,从中明确观众喜好和对问题看法,不断优化新闻和扩大传播。做好新媒体平台建设,引导公众参与新闻制作,建立各类视听网站等,多途径展开新闻传播并强化服务功能,促进电视新闻更好发展。
总之,电视新闻与新媒体相比有优势,就是群众基础好,还有则是与良莠不齐信息相比,新闻质量更高,能够保障真实性。正是因为这些,电视新闻利用新媒体做好创新,就能在老观众不流失情况下,更好吸引新观众,使电视新闻获取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