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绪兰 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混剪短视频英文名称为“mashup video”(也称“video mash-up”),是一种基于剪辑功能的二次创作短视频类型,最早来自于著名的 YouTube 视频网站。维基百科将“mashup video”定义为“将多个预先存在的视频文本根据并不明显的关系(no discernible relation)组合成完整视频的类型[1]。混剪视频在哔哩哔哩弹幕网上占据极大的比例,由up 主(网络流行词。指在视频网站、论坛、ftp 站点上传视频音频文件的人。up 是upload 的简称,是一个日本传入的网络词汇,在国内ACGN 视频网被经常使用。)创作上传在网站上供人观看,B站中的混剪视频按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几类:①鬼畜;②影视解说;③影视CP 组合或者单个人物剪辑;④ 混剪MV;⑤ 剧情向混剪。
混剪视频是接受主体根据自身的解读对源文本的二次创造。鬼畜视频在B 站混剪视频中备受关注,怪异的人物行动,明晰的画面节奏,源文本内涵重新解读,让众多粉丝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产生快感,从而增加播放量,B 站的主页甚至设有鬼畜专区,2015 年7 月,哔哩哔哩举办了第一届夏夜鬼畜大赏,由此可见其影响力。
混剪视频最基础的就是对技术的掌握,剪辑、音效、特效,这些需要用专门的视频软件进行创作,其中剪辑软件必不可少,混剪最开始可以追溯到mv 以及预告片,用精彩而零碎的画面来进行叙事。B 站中出现了大量利用资料影像来重构全新的叙事的混剪视频,这些混剪视频有时令人耳目一新,有时令人忍俊不禁,甚至弹幕也可以对视频内容进行全新的解读。混剪视频对观众的吸引,不仅在于画面本身,而是作者所传达的影像内涵,或是弹幕中的观众的评论对影像本身的影响。不过大多数混剪视频都会有一个主题,主题明确了才能更好地叙事,也更能起到吸引特定的观众前来观看,原文本在大多数观众眼中的解读被打破,跟随二次创作者的思路,对资料影像进行无限的解读,重构影像内涵。混剪视频离不开剪辑技巧,混剪将资料影像的原义打破重组叙事,剪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犹如著名的“库里肖夫实验”,一个演员面无表情的画面组接上,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观众看后纷纷称赞演员的演技,但这其实就是剪辑的作用,“库里肖夫”主张电影工作的素材就是影片的片段,而构成方法就是按照一种特殊、创造性地发现的次序把片段连接起来……由于片段按照各种不同的次序和各种各样的组合剪辑起来导演就得到各种不同的结果[2]。
“后现代主义的一大好处是,几乎你想让他是什么,他就是什么,”[3]混剪视频由创作者想出主题进行叙事,有时创作者就是原影像的观影粉丝,或是根据粉丝群体的建议,作者会出相关混剪,以满足粉丝的观看欲望,更能使观众对混剪视频产生共鸣,格式塔心理学界认为,艺术感染力来源于支配着自然和人类的无所不在的“场”的作用,“场”表现为一种“力的结构图式”,当鉴赏者和作品的完形机能同一,也就是在“力的结构图式”上同一时这种主客体之间的“异质同构”的感染力就产生了[4]。也就是审美主客体之间在审美心理结构上的“同行同构”,混剪视频虽解构了原文本的含义,却终究是为观众服务,所以混剪视频往往要考量粉丝群体的喜好进行创作,来达成审美主客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同一,才能获取更多的点击量。这同时也就是我们在混剪视频内容同质化的重要原因。
弹幕是指观众在弹幕视频网站的评论会以滑动字幕的形式实时出现在视频画面上[5]。弹幕视频源于日本视频网站NICONICO 动画,经AcFun 引入国内。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弹幕视频网站越来越受到年轻用户的欢迎。目前,国内最出名的三大弹幕视频网站是AcFun、哔哩哔哩(Bilibili)和吐槽网[6]。弹幕的出现让受众群体可以实时评论,也可以看见别人之前的评论,在发弹幕与看弹幕的过程中,获得虚拟化的实时互动感。
观众可以通过弹幕与视频内容进行互动,同时弹幕之间也存在着互动。由弹幕组成的弹幕池所起的功能是营造一种氛围:一种动漫文化、虚拟受众同时在场的氛围[7]。观众在此时看见过去别人看视频发的弹幕,虚拟出一种共时效果,观众在弹幕中实时发表评论,得到回应,也可以看见别人发的弹幕,然后进行互动。@召唤师杨某剪辑的一个关于《仙剑三》的混剪视频里,粉丝们在弹幕中自爆自己是哪一年出生的,“00 来报道”“03 报道”,引发集体回忆。当弹幕中出现“前方高能”四个字时,提示观众接下来有剧情的高潮部分或者亮点,让观众做好心理准备的同时,也让其有看下去的兴趣。
出圈即“某种文化脱离固有的传播群体,向着其他圈层释放影响的过程”混剪视频对影视画面内容进行重构的这一属性,创作者的个体表达让源文本具备不同的含义,同时在娱乐化的过程中让各种影视作品有更大的概率出现在不同圈子的受众眼前,让源文本出圈[8]。
2019 年的网络热词“雨女无瓜”在B 站上掀起热潮,关于动画片《巴啦啦小魔仙》的普通话混剪视频备受关注,有up 主针对《巴啦啦小魔仙》里不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刻意的误读,引发笑料,“雨女无瓜”“要泥寡”之类的词汇流传开来,这部渐被遗忘的电视动画片以其中不标准的普通话经过作者的刻意误解而产生笑料,混剪往往根据一个主题对资料影像形成误解,用观众熟悉的影像构建全新的叙事,吸引观众。老版本的《三国演义》在B 站鬼畜区有着特别大的影响力,UP 主通过混剪将《三国演义》的画面进行娱乐化处理,让不看《三国演义》的观众也沉浸于混剪之中。混剪满足了不同受众的观看需求,有以叙事吸引人的,有仅仅为了看画面内容的,甚至也有只为观看弹幕,弹幕也成了一个重要的吸引元素。B 混剪视频发展迅速,碎片化影像消磨着观众的时间,观众在混剪中找到共识圈,一群具有共同观看喜好的人聚在一起,观视频的同时发送弹幕讨论,形成一个文化圈。混剪的门槛低,只要会用最简单的剪辑软件就可以剪出一个视频,只有抓住了观众的兴趣点,视频总有人看,而优秀的混剪,则可以使尘封资料影像,生发更多的观看意义。
一部新的影视作品出来,许多爱好者会在B 站上分享自己创作的关于该影视作品的混剪,相对于官方单方面的宣发,这类混剪视频起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并且传播面更加的广。电影《白蛇2:青蛇劫起》在上映期间,其在B 站的官方账号的推送的周深演唱的主题曲MV 点击量就是三百多万,再加上许多UP 主在观看电影后纷纷对电影进行二次创作,将精彩画面进行混剪,这些视频的传播成为电影潜在的宣传,提升了电影的曝光率,为票房作出一定的贡献,在B 站上,随便搜一部影视剧,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相关混剪视频,也总有人观看。粤剧电影《白蛇传·情》本就是比较小众的电影,在全国排片量极少的情况下,很多人通过了B 站知道了这部电影,弹幕及评论区有人讨论剧情,也有观众看到视频后决定马上去看电影。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交媒介不断发展,人们面对信息不仅仅是简单的获取,而是更加积极的利用媒介传播符合自身观念的信息“通过各种媒介,交往主体与主体之间更易于趋向为即时的、对等的、高效化的交往形式、进而趋向于个性与共性共存的主体价值建构模式,以实现最大化的认同与共识。”[9]混剪视频的创作者通过对资料影像的二次创作,在实现个体化表达的同时与受众进行信息的沟通,在沟通当中形成相互的理解和情感的共鸣,也让众多资料影像重回观众视野,以创作者想要呈现的形式出现在观众面前,混剪视频便在这种相互促进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然而,2021 年4 月9 日,各大行业协会、长视频平台联合500 余艺人发起倡议书,倡导短视频平台清理为授权影视作品内容并加强合理管理。诚然,二次创作的短视频从诞生之初即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在短视频产生巨大影像的今天,混剪视频在带来益处的同时,确实存在着缺乏创新同质化甚至严重侵权的问题,合理管制二次创作短视频确实应该得到重视。也是混剪视频想要得到长远的发展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