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数据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2021-01-13 05:42:20刘瑷童云南广播电视台
环球首映 2021年9期
关键词:工作者群体受众

刘瑷童 云南广播电视台

近些年,大数据变成了媒体领域、商业领域、学术领域以及人民群众议论的重点,部分学者经过统计和分析发现,大数据使各行各业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转型,尤其是新闻传播行业。在这种情况下,大数据新闻应运而生,影响和改变了整个新闻传播的发展方向,因此研究大数据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当前新闻传播的概况

伴随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人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在这一背景下,新闻传播逐渐改变了原有的传播模式、传播速率以及传播载体等。利用计算机,新闻工作者可以收集、汇总、分析和整理各种新闻信息、新闻数据,采用可视化的途径将新闻传达给新闻受众群体,增强了新闻传播的全面性、方便性以及快捷性[1]。目前,新闻传播行业受到的大数据影响不断增加,这使得整个新闻领域发展动向成了业界的关注重点。因此,必须在把握大数据影响的情况下,制定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新闻传播发展举措。

二、大数据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一)影响真实程度

长期以来,真实性都是备受新闻传播领域关注的一个话题和焦点。随着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新闻真实性产生了多种分支,经过不断地演变,新闻传播陷入了事件总体真实与事件单个真实的理论悖论中。受大数据影响,新闻从业者得到了报道新闻内容的全新思维,即利用计算机研究、量化、筛选、汇集大量的新闻数据和新闻信息,让新闻报道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新闻工作者在大数据时代更应发挥网络技术的强大力量,把数据调查获得的部分新闻信息完善为完整新闻事实。纵观以往的新闻传播方式,新闻工作者可使用的数据相对匮乏,其数据调查得到的新闻样本也只能是随机样本,而如今,大数据可以使新闻工作者从多种渠道得到大量新闻数据和新闻信息,运用全体样本增强新闻内容的真实性,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宏观真实与整体真实。因此,大数据能够影响新闻传播的真实程度。

(二)影响生产方式

在过去,新闻传播只有专业人士或具备从事新闻传播工作资格的人才可以报道新闻,大数据出现后,新闻报道开始向着互联网转移。新闻媒体企业能够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对大量新闻数据、新闻信息展开全面地收集分析整理,使新闻能够智能化的生产。与此同时,以往的新闻生产需要由具备生产资质的记者和编辑来报道,直至今日,新闻传播依旧无法脱离人工生产而存在。然而,伴随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的愈发深入,借助互联网将新闻智能化、自动化生成将成为可能,这将变成重要的新闻传播方向。因此,大数据可以影响新闻传播的生产方式。

(三)影响表达方式

传统的电视新闻、广播新闻所采取的表达形式为音频、视频等,杂志新闻和报纸新闻所采取的表达形式为图片、文字等[2]。伴随着大数据的出现,新闻工作者能够借助高新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全面结合以往的各种新闻表达形式,使新闻传播的路径得到融合与扩展,实现新闻的多样化传播。因此,大数据能够影响新闻传播的表达方式。

(四)影响受众交流

大数据出现后,新闻受众群体和新闻传播的联系更加密切。以往的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受众群体和新闻媒体没有过多的交互方法,而在大数据的影响下,受众可借助互联网来评论、讨论、分析和交流新闻内容,表达个人对于新闻的意见与见解。由此能够发现,大数据将一个沟通平台提供给新闻受众群体与新闻媒体,使彼此间的交互和交流更加紧密。因此,大数据可以影响新闻受众群体和新闻媒体的交流。

(五)影响传播形态

进入大数据时代后,新闻传播形态出现了肉眼可见的变化,大量的科学技术与丰富多样的新闻信息让新闻可以借助动态图形和静态图形等多种可视化图形形态加以传播,使新闻形式、外部表现、新闻内容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丰富,增强新闻传播的新颖程度、形象程度、具象程度,同时也使新闻传播得到了诸多传播形态。因此,大数据能够影响新闻传播的具体形态。

(六)影响传播效率

大数据使得新闻传播效率受到极大的影响。在过去,新闻传播注重内容的及时性,基于大数据,新闻传播可以通过互联网和计算机来实现,既能够达到实时性的传播目的,又可以做到随时性的全过程传播,新闻受众群体在自主参与的新闻传播过程中,又让新闻信息源得到了拓展和丰富,实现了新闻传播由媒介向新闻受众群体的延伸。新闻工作者能够依靠新闻报道、编辑经验,挑选大数据中的真实信息与合理线索,通过客观的整理使之形成新闻报道,并在第一时间进行传播,减少了不必要的传播时间,从而使自身工作效率大大加快。因此,大数据可以影响新闻传播的效率。

三、大数据影响下新闻传播的发展路径

(一)提升业务水平

在大数据影响下,新闻工作者只有提升自身业务水平才能有效适应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需求。新闻工作者既要拥有较强的信息挖掘能力,又要总结、分析、筛选包含于大量数据中的新闻线索,通过一系列的追踪、加工、创作和报道,将真实的新闻事件充分还原。由此不难看出,大数据下的新闻工作者有了更高的业务水平要求。

从媒体角度看,应主动、积极地进行大数据时代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对新闻编辑、记者等新闻从业者的信息处理、数据分析能力进行大力培养,使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得到快速提升[3]。与此同时,国内各地高校的新闻专业也应紧跟时代脚步,开设与大数据新闻的有关课程,对大数据新闻的书籍、文献、著作等学习资料进行完善,使新闻专业学生增强大数据新闻的敏感性与认知程度,从而培育出大量高质量、高水平、高素质的数据新闻人才并输送到新闻传播行业。

(二)增强新闻互动性

伴随自媒体平台的出现和普及,新闻受众群体和新闻信息之间的互动程度、参与程度愈发深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新闻讯息来源都是新闻受众群体,换句话说,就是受众创作内容。借助社会化媒介,使用者获得了传播信息的平台与载体,方便了新闻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其互动性、及时性又让使用者的自主性、参与性空前提高,从而使新闻信息整体质量受到影响。

新闻质量受大数据的影响具有双面性特点,一方面,新闻工作者的眼界和视野得到大幅拓展,收集、整理、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被拓宽,另一方面,新闻工作者对事件、信息的判断与思维会受到干扰,妨碍其收集、总结新闻信息。不可否认的是,新闻受众群体加入新闻事件中是新闻传播未来的趋势,自媒体使用者创作的新闻内容也能够成为媒体的有效资源。因此,媒体应与大数据的趋势和潮流相适应,增加对新闻受众群体参与新闻、展开互动的重视,对其创作的内容保持一个开放、包容、客观的心态,以不同的渠道进行新闻信息和新闻数据的获取,并对新闻内容适当编辑和完善,从而推动大数据新闻的发展并促进其传播。

(三)更新新闻思维

基于大数据,新闻工作者必须将全部数据作为新闻报道、加工信息的重点,而非新闻典型案例或单独新闻样本。借助总结、收集、筛选、分析大数据的途径来对客观规律与实时进行探寻,将数据作为支持新闻的有效依据,并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寻找新闻受众群体的各种喜好和需要,在利用数据准确、科学地推测出受众行为、事件特性、事件性质等。

处理、加工新闻信息时,新闻工作者应避免加入主观态度,确保新闻信息中不包含个人感情色彩的成分,确保新闻陈述、数据处理的客观性,随后方可向新闻受众群体传达[4]。在大数据时代,无论是编辑还是记者,在从事新闻工作时都应更新原有的新闻思维,按照数据传播规律、大数据特征来处理和加工新闻信息,从而使新闻事实的完整面貌能够展示给新闻受众群体。

(四)优化传播路径

在大数据时代,人们的生活、生产、学习节奏不断加快,每天都会有多种类型的信息数据内容传播,这使得新闻受众群体没有足够的时间仔细阅读新闻信息,大部分新闻受众群体都会选择快速浏览。同时,各种规格的智能终端如平板电脑、手机等得到广泛应用,使得展现新闻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在这一背景下,新闻受众群体对新闻信息进行浏览、阅读或观看的过程中,往往会挑选趣味性、直观性、简洁性较强的新闻信息来观看,一目了然地快速找准所需新闻信息。

客观来讲,大数据时代促进了新闻传播的可视化发展。近些年,新闻传播领域的可视化新闻得到了迅猛发展,并且在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影响着整个新闻传播行业的传播速度与传播效率。除此之外,在处理数据新闻方面,应将可视化特点充分表现出来,将新闻事件的整个过程、客观新闻事实进行多元化的反映,通过大数据新闻传播路径、表现方式的优化,使新闻受众群体对大数据新闻更加关注,同时也使传播大数据新闻的效率达到新闻受众群体的阅读需求。

四、结语

总而言之,研究大数据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人员应对当前新闻传播的概况有一个全面了解,充分把握大数据对新闻传播的影响,能够通过提升业务水平、增强新闻互动性、更新新闻思维和优化传播路径等多种方式积极应对大数据对新闻传播产生的影响,从而推动新闻传播行业平稳、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工作者群体受众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黄河之声(2021年2期)2021-03-29 01:20:20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02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人民调解(2019年1期)2019-03-15 09:27:44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