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新主流电影叙事的联结意义

2021-01-13 05:42韩开洁河北传媒学院
环球首映 2021年9期
关键词:个体受众创作

韩开洁 河北传媒学院

一、主旋律到新主流电影的成功转换

(一)主旋律电影创作范式的新探索

1987 年,在全国故事片厂厂长会议上由滕进贤首次提出“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主旋律电影以彰显国家意识形态为目标进行创作。如早期《开国大典》《离开雷锋的日子》《董存瑞》《刘胡兰》《南征北战》等影片。这些影片在特定历史时代背景下,对树立国人革命信念,激发国人爱国情感具有重要作用。主旋律电影在追求民族文艺创作的道路上基本延续了构建家国意识与联结个体与国家利益的有效策略。

目前,有众多学者就主旋律电影的当代走向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探究,较为深刻且合理的是将主旋律与主流电影看作是相互统一又各自分离的艺术创作存在,即主流电影一定是主旋律电影,但主旋律电影不一定是主流电影。也就是说,针对国内早期创作的主旋律电影是否符合广泛的受众群体,是否成功进入市场并发挥作用是值得进一步思考的,当下没有导演能够在回避市场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电影艺术本体的价值。但是不可否认,国内早期的主旋律电影无论是作为献礼片存在,亦或是塑造革命英雄的光辉形象与找寻特定时代背景下现实与人民的互存关系而言,都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叙事本体在主旋律范畴内的成功运作。主旋律电影作为中国特有的影片创作类型,受到不同语境的影响,无论在哪一个时期都焕发着十足的生命力,在人民与国家的联结关系层面始终发挥着强大的内力作用。2002 年,电影《英雄》开启了中国内地商业大片的创作模式。“但是,什么样的大片才能带着中国的基因,融入世界电影之林呢?或许,新主流大片提供了一种可能”[1]。2010年,中国香港导演陈德森指导的《十月围城》成功开启了新主流电影创作的可能。从中国香港草民的视角出发,再现革命环境下中国彼时的动荡与不安,集中展现孙中山到港前、到港时小人物的选择与牺牲。成功将普通人作为影片表达的主体,从他们的视角出发,回归人性本身。这一叙事角度的变化,成功实现了将爱国主义情怀与人文关怀的有效结合。

(二)新时代下的新主流电影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提出不仅肯定了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坚定了党和国家引领下祖国未来发展的信念与决心。这一重大标志无疑对中国主流电影的创作带来更加明确的创作方向。同时,更为市场经济背景下电影在中国制造的价值层面上提供了更为宏大的创作蓝图。主流电影对于国家与人民的联结作用将以全新的、符合当下受众的创作要求,发挥新时代中国电影的主流价值。近年来,国内主旋律电影不断寻找如何将主流价值观自然而然地与当下观众形成对接。不难发现,影片实现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所追求的电影艺术的创作要回归生活的重要目标。从实实在在的小人物出发,建立个体与国家的潜在联系,无疑能与当下观众产生巨大的共情。一定程度上不仅完成了对主旋律电影叙事本位地提升,更实现了电影作为大众媒介在传播主流价值观层面的重要职责。自电影《集结号》《风声》《十月围城》之后,中国香港导演频频北上与内地合作拍摄出大量与时代接轨,有效联结个体与社会、国家的优质影片。如被称为“星星电影”的建国三部曲,平均每3 秒钟就出现一位大众耳熟能详的明星。以明星出镜汇聚平民力量直接与观众产生共鸣,是新主流电影中实现受众关注个体人性与生存的有效叙事策略。新时代下的新主流电影正是延续了从生活本身出发,寻找平民视点,拉近与观众的距离,真正从心理上完成国家社会与生命个体的联结。除此之外,现象级电影《战狼》系列、《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我和我的家乡》《急先锋》《紧急救援》等主旋律影片,不仅创造了高票房,更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二、新主流电影艺术创作的未来价值

(一)形成新思想与新理念碰撞下的创作自觉

改革开放40 年以来的中国电影,承载了无数电影艺术家对电影新思想的憧憬与追求。中国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格局的重大变化,为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事实上,中国主流电影的新,源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电影创新运动蓬勃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当代电影人的存在与电影本体早已合二为一,共筑中国形象、展现中国力量与传递中国精神是当下影人在观望第五代导演曾将中国电影推向世界后的又一次全新出发。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电影人始终遵循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及对人民无限的爱,顺应时代的步伐,从人民出发完成对影片的宏大叙事,这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主旋律电影创作理念走向艺术自觉的重要表现。

电影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媒介工具,需要作为新时代联结国家与生命个体的桥梁。中国观众对中国制造的电影怀有极大的信心与希望,新时代下中国电影创作始终坚持党和国家对电影文化传播的要求,认识到主流思想的表达不仅仅局限于爱国主义,更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与情感需求。至此,电影人不忘初心,深入扎根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当中,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人民为根本出发点进行艺术创作,不断回归生活本身,关注真实存在的生命个体,理解人民的所思所想,做到电影的创作不仅为人民,更要从普通人民的视角出发,关注电影的表达方式及艺术价值。这已经在精神层面切实地完成了电影人对新主流电影艺术创作实践的自觉。

(二)实现新风格意象化的追求与表达

意象强调客观事物与主观心灵相统一,所谓意象化正是追求艺术形象的可感可知;强调形象的象外之象、味外之味、言外之意。当下新主流电影中,艺术形象的创造正是通过导演对具体或真实存在的人物进行再认知,从个体的角度出发,将其放置在历史的洪流中进行剖析,以简单直接的方式强调被具象化的人物形象的存在意味。进而引导受众心理,给受众以有意味的形式。如2019 年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中黄渤饰演的开国大典电动旗杆的设计者林志远,张译饰演的原子弹研发科研工作者高远;少年演员韩昊霖饰演的小学生东东;葛优饰演的出租车司机张北京等充分展现了普通个体积极而强大的生命力。影片拼图式叙事结构集结了国内优秀导演的各样风格。作为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的献礼之作,最大化地追求形象的生动、真实与完整。这是电影人努力在新时代背景下将真实存在的生命个体与社会变迁、国家发展相同步的心理表现,更是追求生命个体存在与国家集体紧密联系的本位回归。

作为《我和我的祖国》的姊妹篇,影片《我和我的家乡》秉持着对空间选取与提炼进行创作的出发点,回归国人对故土的眷恋与依赖之情,进一步强调中国人对土地的别样情怀。正所谓,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影片集结了中国内地最具影响力的五位导演,以祖国版图中东、南、西、北、中几个区域进行空间叙事,将喜剧类型元素巧妙融于其中,从空间展开,回归人与土地即所生所长的家乡关系中。空间中人的存在强调了离开与回归的情绪表达。其中,《最后一课》中范伟饰演的老范,当家人带他回到记忆中的乡村(望溪村),当他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老年痴呆的病症并没有阻碍他回乡的脚步;相反回不去的92 年这一“伪造”的空间恰恰与他内心深处多年渴望与不舍的“真实”空间相吻合。这种现实存在与心理想象建构起了个体与空间的联系。最大化地将个体与土地之间割舍不断的乡情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影片动情地展现了老范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对学生的无私奉献,不仅实现了对普通生命个体精神的再创造,更成功对接了当下国家关注乡村文化复兴的主流思想。导演通过对人的把握,将时代、社会、乡村生活中的实在个体具象为一个又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鲜活的人物,达到人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以启发受众深切的思考。这样的艺术追求极大地发挥了电影的美学价值。

(三)走向现实主义全类型叙事的新规范

从现实生活中选取鲜活的生命个体作为传递主流价值观的载体,是当下中国主流电影向“新”主流转变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将主流思想、现实生活与类型元素相结合,巧妙地将共通的人性与普世的价值观融于其中,通过类型抒写艺术化地将主流价值观自然而然地传递给受众,形成国内独特的主流现实主义类型电影的创作风格,使个体在影像中能够最大化地展现其生命的价值。电影《八佰》《金刚川》从士兵的微观视角切入,展现宏大的战争场面,构建了史诗级的英雄赞歌。从生命个体出发,将战争与个体相联系。不同于以往战争片中以塑造主要人物为根本,聚焦核心人物与核心事件强调二者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这两部电影延续了新主流电影中以个体观察个体以及个体行为动机与现实环境的关系,重新赋予了个体在战争背景下生命实在的可能,完成了现实主义战争历史题材的类型化叙事。由张艺谋导演的谍战、悬疑、动作电影《悬崖之上》更是将中国主旋律电影的类型叙事提升到全新的高度,以真实的生命群像为基础,克制且生动地塑造了类型电影中的特工形象。“《悬崖之上》是对中国新主流大片的丰富和拓展,也使新主流大片真正进入了全类型的成熟创作时期。”[2]2021 年暑期档上映的影片《1921》《革命者》《中国医生》则最大化地丰富了人性存在的深度,激发受众对时代、革命与社会大变革中人的深刻思考。表达特殊时代背景下革命者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努力与牺牲,从人性角度出发进行类型化叙事,不仅提升了影片的思辨价值,更有效地满足了当下受众在情感与心理层面的需求。

综上所述,新主流电影是电影人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中国主旋律电影探索新实践后的成功表现,在新时代的召唤下,中国电影人始终在助力中国电影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高品质作品。国内近几年的新主流电影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实现了主旋律电影与受众在心理、情感、精神层面联结的可能,成功发挥了二者联结后的余温作用,不仅激发了受众对历史的反思,更释放了电影作为媒介在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国形象,激发民族信念感与民族自信心的强大力量。

猜你喜欢
个体受众创作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一墙之隔》创作谈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创作随笔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创作心得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