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燕川,雷 英
(1.宁波工程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2.宁波开放大学,浙江 宁波 315016)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老龄社会,实施“积极老龄化”策略来解决老龄问题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共识。“十四五”期间,关爱老年群体,促进积极老龄化,需要高度重视和发展老年教育。老年教育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最终阶段,它是指以退休期的老年人为教育对象,以满足老年人求知、进取、康乐、有为的需求为教育目的,从而增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实现价值、提高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的教学过程。[1](p3)
老年教育的教育对象具有独特而鲜明的特点。老年人的学习不以获取知识为目的,而是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实现人生梦想为目的,体现在学习内容选择上有明显的差异性;老年人虽然身体机能下降,但人生阅历和经验丰富,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共享知识经验,表现在对教与学的方式上有新的要求。本文拟从心理学角度来阐释老年教育的目标及实现路径,这对于提高老年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指导老年教育的开展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积极老龄化目标,从社会层面而言,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人“健康、参与、保障”水平,确保所有人在老龄化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从老年个体来讲,即是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体力、精神等方面的潜能,参与社会活动,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心理与社会是老年教育的两个方面,本质上,老年教育目标“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与积极老龄化的目标是一致的,它完整地体现了老年个体“学习—快乐—作为”心理需求的教育目标,也体现老年人积极老龄化的社会化需求的教育目标。[2](p25)老年教育目标要以老年人的学习心理特点为主线,以学习需求为导向,把握老年人“知—情—意—行”心理过程,分析他们的心理认知特点,关注情绪情感的主观体验,强化目标理念的引领,外化社会行为的参与。
在老年心理学领域,认知心理学家通常会关注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以及随年龄的增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关注他们的认知加工、记忆、知觉等认知能力的老化问题。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了“用进废退”进化论,即生物体的器官经常使用就会变得发达,而不经常使用就会逐渐退化。“用进废退”理论认为,增加脑力活动可以提高认知功能,脑力活动可以抵消正常衰老的影响。大脑通过记忆、语言、视空间、计算、理解判断等方面的认知功能来认识、理解、分析客观事物,感知现实社会。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衰退,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推理能力等认知能力出现明显下降。研究表明,延缓认知能力衰退的最有效对策之一就是增加脑力活动。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就是对大脑挑战,这种挑战可以增加脑细胞的数量,增加细胞之间连接的数目,同时通过头脑的练习或训练来提高认知功能。[3](p117)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认知学习观”,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学习者主动进行加工活动,以形成认知结构,可以通过主动获取知识,并将新获得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对自身的知识体系不断进行建构,提高认知水平。[1](p142)
“老有所学”目标指向的知识拓展、技能学习,有助于防止大脑的衰退,同时老年人的学习具有主动选择性且注重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助于认知结构的完善,有利于认知能力的提高。老而好学,习而不倦,在学习中体验精神食粮带来的身心愉悦,是老年人的真切感受。老年人退休后有时间和精力,迫切需要拓宽知识面,学习新技能,“跨进校门就年轻”是他们真实的写照,“老有所学”是老年人不懈的精神追求。他们喜爱唱歌跳舞,愉悦心情;他们掌握智能技术,享受智慧生活;他们学习外语口语,感悟异域风情;他们酷爱养生保健,强身健体。老年教育使他们享受知识和心理的“营养大餐”,通过“老有所学”,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时尚生活,提高心理认知水平,增强老年生活的感知度。
在老年心理学领域,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家会关注老年人的情绪控制与情绪体验,关注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获得。老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的改变,情绪情感会呈现出失去和获得之间失衡的特点。对老年个体来说,从少年到中年始终都在奋斗获取中,进入老年,身体衰退、疾病困扰、朋友减少、家庭空巢、丧偶之痛等,使他们感到失去太多,难以找到平衡点,易产生被冷落、孤独、忧虑、不满等情绪体验。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劳拉·卡斯滕森提出的社会情绪选择理论阐释了老化中的悖论问题。该理论认为由于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生理和一些心理机能方面呈现下降趋势,然而在情绪方面,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简单下降趋势。[4](p24-26)研究表明,在自我控制、幸福感等社会情绪方面,老年人并不一定会有更多的消极情绪,相反可以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且随着年龄增长,消极情绪越来越少,年龄越大下降速度越快,情绪控制上表现更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随年龄的增长也有增长,至少会维持成人期的水平。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强调社会目标和时间知觉两个核心概念。社会目标包括两类,一类与获得信息有关,指个体通过社会交往获得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另一类与情绪管理有关,指个体通过与他人交往获得情绪方面的满足,包括寻找生活意义、获得亲密情感和建立社会关系。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认为时间知觉对社会目标的优先选择有着重要影响。老年人社交动机主要追求情绪方面的满意,他们通常不再关注遥远的未来,而是转向现实的情感体验,情绪管理成为首要目标。社会情绪选择理论作为一种毕生发展理论,强调生命剩余时间对个体动机的影响,对个体社会目标的选择和追求的影响,较好地阐释了失去和获得的辩证关系。[3](p156-157)
“老有所乐”以情绪调节为目的,关注有意义的社会交往,让老年人保持积极的情感体验和获得满意的情感需求。找乐子、交朋友、快乐生活是老年人的现实追求。积极的情绪体验、生活的满意度、幸福感等主观心理感受,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老有所乐”是老年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更能满足老年个体心理需求和赋有时代特征的目标选择。老年教育的内容丰富、时尚、有趣,老年教育的氛围愉悦、融洽、轻松,老年教育的管理充满爱心、热心、耐心,更能提高老年人创造快乐、感知幸福的能力,满足他们积极的情感需求,提高老年生活的满意度。
在老年心理学领域,社会心理学家会关注老年人群体与社会其他群体之间的关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关注的是老年人的分层次需求、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美国心理学家哈维格斯特提出的活动理论的主要观点为,老年人的社会需要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即使实际的社交互动有所下降。[3](p26)进入老年以后,继续以前的社会交往,并建立了新的社会交往的老年人,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因此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长久地坚持年轻时养成的活动习惯,当不得不放弃特定的角色或活动时,应该找到其他的角色和活动来代替,这样,老年人才能保持更好的自我形象和更高的满意度,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活动理论认为社会活动是生活的基础。对一个正在变老的人而言,活动变得尤为重要,每个人只有通过社会活动对自我的认知与行为进行判断,在社会的互动中才能找到生活的意义。要想顺利进入老年过程,有满意的老年生活方式,就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社会互动,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一切社会活动,缩小自身与社会差距,赢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5](p93)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6](p69)对于老年人而言,归属、社交和情感的需要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主导需要,老年人自我价值实现、自身作用得以全部发挥,就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最高需求。
“老有所为”即社会参与,能从生理和心理方面减缓体力和精神衰退的速度,有利于延年益寿,增强主观幸福感,提高社会认可度。老年人退休后摆脱了繁重工作,如长期缺少社会参与,会使他们感到生活孤单,精神空虚,产生心理上的失落感,引发心理疾病,影响身心健康。因此,他们迫切需要寻求新寄托,寻找新工作,发挥原有专长,实现自我价值,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老有所为”是老年人的本能要求和愿望,也是社会的共识。社会参与能有效地增强老年人的信心,有助于适应退休过渡期带来的心理影响,对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的作用。老年人社会参与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安度晚年幸福生活的需要,通过发挥才智,服务社会,获得社会认可与好评,提高老年生活的幸福度。
总之,老年教育的目标既符合老年教育过程的教育规律,也符合老年人“知—情—意—行”心理过程规律。“老有所学”对应认知层面,“老有所乐”对接情感、意志层面,“老有所为”对应行为层面。老年教育分层次的教育目标,把握了老年人学习的心理特点,对接了他们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构建了老年教育目标的心理学体系。[7](p61)
老年教育目标的心理学定位决定了要研究老年人的心理、行为特点与老年教育的关系,从而提高老年教育的有效性。
老年人虽身体机能衰退,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对“老有所学”内容认知选择能力增强。一是,生理、心理特点决定学习需求的差异性。老年人视觉、听觉功能减退,语言理解能力下降,读写听说感受性降低,注意力控制减弱,记忆力衰退。他们相对喜欢选择“能学可用”的技能学习内容,如唱歌、跳舞等,不喜欢偏理论、记忆类的课程。老年人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使他们能继续保持一定的创造力,可以进行绘画、写作等创造性的学习。老年人脑衰退是轻微的,头脑可塑性的功能可以通过经验和学习得以改变。他们普遍认为外语口语学习可以改变大脑功能,增强记忆,预防老年痴呆。二是,不同年龄层次决定了学习心理的差异性。初老群体(60—69岁)进入人生新阶段,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因角色转换、社会地位变化、社会资源丧失产生的心理矛盾和心理落差,他们有充沛的精力规划新生活,增加非职业性的兴趣,去学习现代社会的新知识和技能,如智能技术等,既可以充实自己,又有益身心健康。中老群体(70岁以上)老年人行动开始迟缓,身体功能开始衰退,难免会产生对疾病的恐慌、对智能社会的不适应,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和消极、悲观的心理状态。老年教育要特别关心他们心理功能的健全和人格的完善,加强安全感、生命观教育,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生命,看待死亡。这些老年人相对更喜欢如养生保健、心理健康等课程。三是,不同个性心理特征决定了学习方式的差异性。老年人适应能力较弱,易受个体学习模式心理定式的影响,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强,对教师人格魅力、教学能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技巧、语言表达等认同不一,决定了对课程学习内容选择上的差异性。
老年人退休回归家庭和社会,工作生活由紧张有序转为自由松散,朋友减少、信息不灵、与周围环境的隔离易产生孤独心理,往往感到寂寞无助甚至伤感。同时,由于社会角色转变困难,出现“退休综合征”,易引起抑郁、淡漠、焦虑等复杂心理反应。他们期盼在老年大学“老有所乐”,寻求情感新依恋、精神世界新归属,交流愿望强烈,交流方式多样。一是,他们渴望与教师交流、与同龄人交友,但由于生理、环境条件不同,每个人的交往需求又具有独特性。他们相对更喜欢师生交流机会多的课程,如舞蹈、合唱等,也喜欢技能型互动性强的课程,如推拿按摩、摄影采风、插花编织等。二是,不同职业、不同学历程度的老年人,表现出不同的交往特点。[3](p154)职业稳定、学历程度高的老年人,交往要求更高,他们学习外语口语,喜欢世界旅游文化,结伴交流旅游,丰富精神生活。三是,他们热衷参加老年大学各类以兴趣和特长组建的学习型社团,喜欢在以课程学习为核心的班级群体中体验学员交往的温情,更愿意用所学的技能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在广泛交往中消除孤独,找到情感归属。
学习知识,发挥专长,“老有所为”服务他人和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是老年人无悔的选择和追求。老年人退休后行为的显著特点就是喜爱人际交往。退休后的交往更加随心所欲,彰显个性,他们都有归属一定群体的心理和社会需要,在老年大学能找到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友,能够在群体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共同参与社会活动。与此同时,老年人对被尊重、被依从心理需求非常迫切,他们的经历和经验易使他们产生权威心理,要求周围的人顺从,多重角色扮演易发生冲突,过度自尊带来心理的自卑。他们往往存在怀旧心理,趋于保守,面对复杂人际关系,易产生无能、多疑、消极的自我心理暗示。他们渴望社会交往,但社会参与面不广。主观心理表现为谨慎、求稳、固执、无助,担心不被社会接纳和认同,行为上表现为社会活动参与内容、范围不广,参与方式单一。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老年人一般在群众性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中的参与程度高,意愿强烈。到老年大学学习,也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有效途径。但由于老年大学“僧多粥少”,很难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同时老年大学在课程设计上的内容相对偏重文化娱乐,增长知识、技能赋能的课程较少,课程碎片化,系统性不强,为老年人社会参与提供的储能准备不够。专家认为,社会参与是指参与者在社会互动中,通过对各种角色的扮演和介入,在社会层面上实现资源共享,满足自身需要及社会期待。[3](p266)老年人角色扮演与介入准备不够充分,活动的参与融合不够,资源的共享面不够广。老年教育应更好地引导老年人调整行为方式,主动参与社会活动。
针对老年人特殊的身心特点和不同心理认知的教育需求,挖掘“老有所学”特色内涵,使老年教育更加精准高效地服务老年群体。
1.“学以致用”——精准服务的内容。
“老有所学”是老年人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的自我教育、自我实践和自我提高,这就决定了学习活动的特殊性。由于他们在生理、心理和生活经验等方面较成熟,使其更具有独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其学习主动选择性强,他们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需要来决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式,制定学习目标等。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往往以“有用、好用、能用”为标准,更喜欢“所学能用”技能类课程。教师要掌握老年人学习动机强、非功利性、多元化特点,了解老年人对学习内容选择有强烈兴趣倾向,对知识性内容需求小,对实用性内容需求大的特点,以“学以致用”为导向,因需设教,与时俱进地制定教学计划、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知识类的课堂学员多参与、师生互动强;实践技能类的课程教师多示范,学员多操作、多演练。通过师生认同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在“用”这个契合点上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学以致用”体现了老年教育的办学宗旨,决定了精准服务的内容。[8](p27)
2.“因人施教”——精准服务的方式。
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在课程类型和层次选择上有明显的差异性。“因人施教”就要使课程体系更加完善,课程内容更加丰富,课程学习方式更加灵活,课程的难易层次更加清晰。教学中一要注重男女性别差异。一般来说,老年大学中的女性学员比例高于男性,并且呈现低龄化,她们倾向于休闲娱乐动态类课程,而男性学员更倾向于技能类课程;二要注重生理心理差异。不同年龄老年人理解和反应能力、动作协调能力有差异,应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三要注重学习程度的差异。不同学历程度的老年人学习需求、课程选择、难易要求不同,教学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总之,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菜单,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才能确保更好的教学效果。“因人施教”是老年教育的前提,决定了精准服务的方式。
3.“学教相长”——精准服务的技巧。
“学”与“教”是老年教育并列的两个主体,教师要了解老年学习主体知识经验丰富,把握他们的心理认知特殊性,研究“学”与“教”的教育规律和心理规律,要掌握引导老年人学习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要掌握解决教与学矛盾的技巧。要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适时调整课堂模块、调整教学方式,保护老年人的学习积极性。由于老年人理解能力强,遗忘速度较快,教师要通过举例、讲述和活动参与等方式帮助他们增强记忆,同时要通过反复的复习来巩固知识,减少遗忘。教师要注重语言艺术,善听会说,语气要温和,语速要放慢,最好能结合动态姿势语言,听老人讲话要热情有耐心,积极反馈简洁言词回应。“学教相长”的老年教育原则,决定了精准服务的技巧。
“老有所乐”是老年教育的本质属性,满足老年人以学求乐的心理诉求,搭建适合老年人情感交流的平台,使他们真切感受到“读书学习之乐”。
1.以兴趣爱好为纽带,满足个体需求的快乐。
老年人报读老年大学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一般来说,舞蹈声乐、外语口语、智能生活、养生保健类课程尤为火爆。以兴趣、特长为核心的老年大学的各类学习型社团也深得老年朋友的青睐,参与热情非常高。老年教育要关注老年人情感薄弱点,抓住兴奋点,激发兴趣点,要根据老年人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建立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老年教育课程系列,让他们有课可选,满足学习的需求;要根据老年人的学习热情高,学习多元化需求,提供更丰富的课程内容和形式,要通过多种教育手段创造快乐,使老年人真正“乐由心生”,增强积极情绪体验的频率和强度,通过“老有所乐”来愉悦身心,提高感知幸福的能力。
2.以情感交流为载体,满足群体归属的快乐。
老年人退休后从社会舞台的中心走到了边缘,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他们在老年大学拜师学艺、学习交友中重新发现生活的乐趣和自身的价值。教师作为老年人学习与情感依恋的引导者,要把握和处理好学员主体和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创设教学活动情感交流氛围,激发学员主动参与,把课堂交给学员,促进学员互相启发提高。教师应选择内容丰富、语句简洁、有趣实用的教材,激发老年人快乐学习的兴趣,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内容呈现更生动,学习方式更灵活,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老年人非常敬重仰慕老师,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认可,老师的一个微笑、一句赞美能对老年人情绪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学间课堂交流互动、朋友圈的课程学习视频转发与探讨,使老年人能够真正“乐由情生”,在师生群体归属中找到快乐。
3.以成果展示为平台,满足成功体验的快乐。
老年学员最大的喜悦就是从学习成果被认可中体验被尊重、被接纳的快乐。老年大学要为教学展示活动搭建平台,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师的教学方案,要从学员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及学习成果展示方式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要以生活教育为核心,技能教育为载体,方便老年人更好展示成果,收获成功。成果展示一般有三类:一是学校主导型。学校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各类教学成果作品展示,学员广泛参与,专家点评,体验学习带来的喜悦。二是服务社会型。发挥所学专长,服务他人,比如用所学推拿按摩知识,为他人排病解难,感受付出带来的快乐。三是主动分享型。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自编自演、制作生活小视频等,在分享中体验成果的价值。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使老年人能够真正“乐由境生”,感受老年大学别样的风采,展示老年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幸福快乐的老年生活。
社会参与是积极老龄化的核心和精髓,“老有所为”是老年教育的最终目的,旨在帮助老年人用积极的态度、科学的知识指导日常行为,用合理正确的行为方式应对衰老和社会角色的丧失,更好地融入社会。1.引导角色扮演与介入,促进融入社会。
老年人退休后回归家庭,家庭角色发生了明显变化,有更多的时间来关爱长辈、照顾孙辈,同时职业角色转换为非职业角色,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来参与社会。老年教育应为老年人更好扮演多重角色和介入社会做好思想、心理和技能上的准备。要帮助老年人提高社会参与意识,开拓老年社会参与的渠道,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社会服务。帮助他们协调好多重角色,克服心理障碍,实现社会角色转变。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老年人的社会参与障碍愈发显现,如何发挥互联网+老年教育的优势来缓解老年群体的社会参与障碍,解决与交通、就医、购物等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银发族的痛点。老年教育要增加适合老年人角色社会化、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课程,培养有专长的学员作为老年教育师资或志愿者,使他们成为具有长者风范的健康快乐老人,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主动积极融入社会。
2.创新社会交往方式,满足参与需求。
老年人渴望人际交往,由原来的以工作为中心转向以家庭为中心,并向亲戚、邻居、朋友等关系网络扩展,形成了以家庭、老年大学(老年机构)和社会为核心的新人际交往圈。老年教育应创新社会交往载体,搭建交流平台,通过心理和行为的有效沟通,满足老年人归属、社交和情感的社会参与需求。大部分老年人带着强烈的交友动机来老年大学学习,在交往中建立了友谊,情感有了归宿,从而摆脱了孤独和无助。从老年人的学习特点来看,他们最渴望的是团队合作学习,需要来自同伴的鼓励、需要和谐安全的环境,共同体验学习成功的愉快,服务社会的价值。老年教育一方面需要创新交往层次和内容,可以通过游学方式,使之在学习交流中潜移默化地体验人生,感悟地域文化,开阔视野,融入社会;也可以通过成立学校学委会、建立班级群、培育社团圈等形式,从社会活动组织、班级学习交流、兴趣爱好激发等方面发掘交往内容,让老年人找到群体归属感,感受服务他人的快乐。另一方面需要创新交往对象和覆盖面,也可以通过建立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亲友群、同一地缘的社区圈,让老年人适应不同的人际环境,更好融入社会。
3.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引领服务社会。
老年人力资源再开发是积极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是老年人自我价值实现的迫切需要。老年人具备巨大的潜在人力和智力资源,老年人力资源具有知识经验丰富、人脉关系广、成本相对低的突出优势。有效开发和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拓展老年人力资源共享面,对构建和谐社会、提高社会效益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政府应制定老年教育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老年教育的投入,拓展老年人再就业渠道,营造良好的再就业环境,为老年人走向社会奠定良好基础。老年教育要建立与老龄化社会相适应的“能用好用”的知识和技能体系,设置相应的课程,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对老年人进行与时俱进的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为他们走向社会做好赋能准备。积极鼓励引导老年人回归社会,帮助他们消除回归工作、融入社会的心理障碍,通过发挥自身的潜能和才干,更好地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