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资》记者 童玲 张依然 李阳
2020年12月16至18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会议提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随后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这也为农资行业“十四五”开局指明了方向。
在“粮安天下”大背景下,农资行业如何从耕地入手为“十四五”开局?农资产业在保护耕地方面应如何探索?国内农资企业在保护耕地、提升耕地质量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积累了哪些经验?“十四五”期间有哪些设想?中国农资传媒在“十四五”开局,将从农资视角聚焦耕地,探究我国耕地的现状和未来。
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等。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副主任李荣介绍,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稳中有升,但我国农业生产基础仍然薄弱,耕地质量整体偏低局面没有根本性改变,重数量、轻质量,重建设、轻管理,重用地、轻养地现象仍然存在。目前,我国耕地土壤养分失衡仍然严峻,东北地区水土流失加重、黑土层变薄、西北地区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非常普遍、黄淮海地区长期存在地下水超采和局部次生盐渍化、土壤酸化等问题……
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符纯华表示,解决好耕地问题,一要保障耕地数量,二要提升耕地质量。在耕地数量方面,我国已经建立并实施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而在耕地质量方面,则需要多方合作,共同努力。他认为,农资行业主要应以提升耕地质量为切入点,从加快高效农资产品研发、创新合作及服务模式、加快土壤修复类产品的研发及推广、提升农资行业信息化及智能化水平等方面入手,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壤肥力,提高我国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在当今“双循环”格局背景下,构建更加现代化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肥料板块作为整个农资行业的核心板块,在整个种植过程中肥料类投入占比达到整体农资投入的60%左右。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肥料工程中心主任石元亮表示,不合理施肥以及不合格肥料产品的使用,已造成我国土地严重退化,并且目前土壤盐渍化问题已不仅仅局限于保护地,在海南、广东等部分经济作物种植区也出现盐渍化现象。因此,农资从业者应以为农田提供优质肥料为目标,从减少肥料投入量入手,减轻肥料对土地和环境的影响,提高土壤的粮食生产能力,最终实现“藏粮于地”。
土壤跟人类一样,也会生病和衰亡。土壤的形成需要漫长的过程,但是破坏土壤却很容易,特别以工业废弃物的排放,强酸、强碱、过度或不合理的化肥农药使用,破坏了土壤的天然生态平衡,并致使土壤的天然功用失调、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发生。我国土壤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现状,土壤耕地质量下降。北京市裕丰金必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付荣军说:“土壤是农业发展的基石,目前中国土壤的现状,对我们反推自己是技术,打磨自己的产品提出了要求。保护土壤,我们义不容辞。”
事实上,国内很多企业早已开始行动保护耕地,改善耕地质量,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河北硅谷肥业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治理土壤的板结化、盐渍化、酸化、重金属污染等问题,于2018年1月23日,与原农业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签订了开展耕地土壤培肥改良与治理修复战略合作协议。面对严峻的盐碱土壤,硅谷人利用有机硅新材料的三大特异功能,成功研发出不同盐碱土壤的特种调理剂,能有效治理中度盐碱土壤、重度盐碱土壤。在轻、中、重度盐碱和半荒漠境内陆盐碱区域开展大规模的科研示范试验,让一片片盐碱地变成了良田。
湖北新洋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程云介绍,在土壤改良和修复方面,新洋丰研发推出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类新产品,并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进行推广,把这些产品添加到套餐肥中去进行运用,效果明显。在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方面,新洋丰早在2010年就与多家科研院校和专家团队合作,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在合理施肥上,根据土壤理性规律进行合理施肥,根据作物需肥规律进行合理施肥。他表示,“十四五”期间,新洋丰在保护耕地方面将重点落实以下两点:一是落实藏粮于地,坚定不移地持续推进产品创新;二是落实藏粮于技,将服务团队与现有营销团队整合成一支队伍,做到技术和营销高度融合。
土壤修复过程中,微生物肥料将起到关键作用。付荣军告诉记者,为加快微生物肥料领域的发展,金必来与青州伟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开发出全新微生物肥料,并可针对土壤修复与改良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金必来独创的微生物农法生态种植方案,目的就是让农作物可以在一个生态、天然的环境里健康生长。这些方法在保证农产品健康的同时,进一步培肥了地力,提高农产品的品质,用生物防控、治理措施,推动生态种植农业的发展。
山东南洋鸿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农化部部长宋玉杰介绍,南洋鸿基特从土壤中筛选功能性土著菌种,并利用盐分的耐胁迫繁育筛选出高活性耐盐菌种,在菌种添加过程中又采用菌膜法工艺添加,对菌种进行保护,确保微生物肥料在与复合肥等无机肥料的掺混过程中的活性,提高微生物肥料在施入土壤后快速应对不良环境的能力,快速有效地发挥微生物的强大功能。未来,南洋鸿基将聚焦土壤问题、作物需求、农民增产增收、农产品提质增产及农产品安全,以综合解决方案为市场切入点,不断进行产品迭代升级,真正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化肥行业作为农资产业中占比最多、影响最大的板块,每年都会有超过1.3亿吨的化肥投入到农田中,因此肥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土地的质量。李荣提出,提升耕地质量要做到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保护规划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退化耕地治理与修复、新增耕地培肥改良、污染耕地利用与修复、损毁耕地复垦、耕地水土保持,还要做好区域种植结构调整优化,耕地质量提升技术集成与示范以及耕地质量监测评价等工作。
符纯华认为,在耕地保护方面,农资产业应从生产和推广“绿色”农业投入品及引导农民科学用肥用药等方面入手进行探索,以提高农业生产、农资利用率和为农服务水平,来实现耕地质量保护。一要提升绿色农资生产能力,加快推进绿色农资的应用范围,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二要以测土配方施肥、机械施肥、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为指导,引导农民科学用肥,加大有机肥、水溶肥、缓释肥、生物肥料等高效新型肥料和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推广应用力度,降低农资不科学使用和高残留高毒农资产品对耕地造成的危害。三要发展专业化无人机飞防作业等农技服务,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耕地负担。
石元亮还提出,在施肥和保护耕地方面,我国农资产业应该做好如下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推广应用稳定性肥料。稳定性肥料是一种成型的新型肥料技术,在肥料用量降低30%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不减产。第二,有机肥与化肥联合施用。长期定位试验结果已表明,有机肥与无机肥联合施用可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另外,在我国秸秆利用暂时没有更好方法前,应继续探索秸秆还田与长效肥相结合的一次性免耕播种技术体系。将秸秆长效肥与免耕种植相结合可以免去有机肥投入和农民处理秸秆过程,直接播种可实现改土养地与提高肥效互补,既解决了土壤培肥改良,又解决了农民清理秸秆问题。
无论是露天种植还是设施农业种植,要实现效益提升,必须要在保水性、保肥性、透气性和漏水性上做足文章。青岛农业大学客座教授张立宁认为,这“四性”也是评价土壤健康的关键指标,想实现高产高效,土壤修复应以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为核心。从这个角度看,要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就必须重视有机肥特别是生物有机肥的使用。应该看到,厂商已是农业技术推广主力军,乡村振兴、保护土壤健康、修复土壤离不开这支队伍。无论是企业还是农资经销商,一定要正确认识有机肥、微生物肥料的特点和作用,树立科学的推广观,正确宣讲和科学引导农民正确使用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为土壤健康、人类健康把好关。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在于耕地。要坚守耕地红线,不仅在于数量方面,更重要的是耕地质量的提升。大家应当看到,耕地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农资行业者的坚持不懈。只有保护好耕地质量,才能为“粮食安全”打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