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红兵
“相信学生的能力”应该成为我们教育的信条。如何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是语文老师面对的一大考验。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就称不上是一名合格的語文老师。
有人说“零参与”,想说爱你不容易。我觉得没那么悲观。没有什么不可以,只要做起来。以下是我在实践中总结的几点门径。
一、鼓励学生“热爱丢脸”,勇于表现
激励永远是最好的方法。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学生更是如此。面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任何出色表现,及时肯定是让他们动起来的最有效的办法。最可怕的是讽刺挖苦伤害学生,在他们的心里造成阴影。即使学生的发言一时“不靠谱”,也不可使用过激言辞,让他难堪,让他受伤。我在教学中经常使用这样的语言,“我们班真是藏龙卧虎,人才济济啊”,“你的表现让我激动”,“你真是太有才了”,“你有惊人的表达能力”,“今天,你是最棒的”,“今天特别感谢这几位同学,是他们扮演了老师的角色,说出了老师要说的话,点亮了我们的课堂”,“今天的课堂是你表演的舞台,你就是男一号(女一号),是那颗最闪亮的星”。在这样带有较强激励性的评价中,每个学生都会跃跃欲试,课堂就会热闹生动起来。
二、让学生自会读书,自求其通,自奋其志
害怕让学生研讨浪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不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一种错误的不健康的心理。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发现问题,把问题交给学生,然后去查阅大量的资料,或讨论交流,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才是最理想的教学方式,才是教育的上上之策。若不是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解决,教学将是何等地沉闷,教学效率也将大打折扣。教师搞一言堂,搞话语霸权,死攥着话语权不放,是最吃力、最失策、最笨的搞法。不要告诉学生怎么做、做什么,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尝试、体验、感悟,融入教学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如教学《故都的秋》时,学生经过阅读和思考,就自己发现了问题:(1)为什么北平的秋带给作者那么多的伤感,而他却又偏偏对北平的秋那么依恋?(2)倒数第二自然段感到多余,可否去掉?(3)作者为什么特别喜欢冷色调?……这些十分有价值、可讨论的问题,在教参上根本找不到,却正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对这些兴奋点的研究,学生真正了解了写景与抒情的特殊关系,理解了作者对于故都的独有情愫,走进了郁达夫的内心世界。
三、让所有的后进生参与进来是成功关键
老师的“零参与”,既要扶植核心力量,让他们组织研讨并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也要让学生整体参与,一个都不能少。如果只有优等生的参与,而把后进生边缘化,这样的改革注定是失败的。对极不自信、极自卑的不想开口或不习惯开口的学生,不要冷落他们,让他们坐冷板凳。要用百倍的耐心感化他、帮助他、温暖他。对那些誓死不说话的学生,一定要用启发诱导这把“铁棍”想方设法撬开他们的嘴,要让他们思考、发言、活动,融入集体中,发一份热,贡献一份力量。只要有了零的突破,就会有第二次和很多次。
四、要有百倍耐心,咬定青山不放松
让学生一下子就学会自主学习,由“扶着走”变成“自己跑”,殊非易事,不要幻想一蹴而就。没有比学生更坚强的意志,是不能让他们都动起来的。为此教师要充分做“地下工作”,备学生备教材。问题的难度要适中,太大或太小,学生都会懒得动。还要尽量使问题完整集中,并给学生留下广阔的发挥空间。这样做虽然辛苦,但回报是非常丰厚的。一旦实现了教学的自动化,你也就可以一劳永逸、高枕无忧了,你再也用不着累死累活地白做功了。每次课前你只需要布置任务,提出要求,剩下的就是等待了。这时课堂上只要问题一提出,就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立马就会兴奋起来,揎拳挽袖,共享饕餮盛宴。他们会查阅、思考,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审视,根本不需要老师越俎代庖。老师就能“无为而治”了。
总之,老师“弱势”了,学生才能“强势”。没有“强势”的学生,就没有优秀的成绩,就没有杰出的人才。语文课堂教学,教师的“零参与”不是梦,向“零参与”迈进吧,教育的沃土上才能绽放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