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正辉
开展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既是内部审计工作在新医改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又是党和政府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必然要求,是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履行的重要职责。公立医院应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当好经济安全的“守护者”和国有资产的“看门人”,以高标准和严要求履行内部审计监督职责,全面加强重大决策、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更加突出问题导向,更加突出发现问题的整改,更加突出审计结果的运用,切实把好审计监督关、风险防控关,努力开创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新局面,为医院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立足审计监督职责,奋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围绕党和政府,以及卫生健康行业主管部门的重点工作部署,结合医院的战略规划和高质量发展目标,结合内部审计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好“十四五”审计发展规划和各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推动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中的审计项目落实,通过提出审计建议和要求,推动医院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实际工作中,应当根据年度计划推进医院年度预算执行、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基建工程、绩效评价、内部控制、外包业务和科研项目等重点领域进行专项审计,编制各项审计工作报告。报告应注重研究公立医院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加注重揭示机制障碍和各类风险隐患,更加注重推进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
从本单位工作或业务实际出发,确定审计重点内容。具体可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关注本单位发展战略编制、分解和落实情况。科学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或发展战略对一家医院推动内部改革、业务创新和完善资源配置至关重要。医院管理层应制定医院中长期发展计划,内部审计则应在党委和院长的领导下关注医院发展战略是否符合公立医院改革方向、行业政策和监管要求,发展战略的落地是否与国家卫生健康政策相符,是否按照国家卫生健康政策做出及时调整。
(二)关注本单位党委重大决策落实情况。按照“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医院党委应对重大事项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作出决策。公立医院内部审计作为单位经济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制度设计[1],应切实发挥监督作用。如年度工作计划或业务计划是医院党委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本单位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内部审计则应关注年度工作计划或业务计划的具体落实情况并作出客观评价。同时,内部审计中也应关注医院党委和医院管理层重要决策情况,以及决策的执行情况。
(三)关注风险防范管理情况。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推动本单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已成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职责。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应关注本单位风险管理体制机制的健全有效性、各项资产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强化重大风险隐患问题审计,通过审计及时揭示相关风险隐患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审计建议,推动本单位完善风险内控,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在原来实施的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建设项目和合同等6 项具体业务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的基础上,应当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进一步强化医疗、科研、教学、互联网医疗、医联体、信息化建设等 6 项具体业务的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实现风险管理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全覆盖,切实保障国有资产安全,防范医院出现重大风险。
(四)关注重要职责履行或重要业务开展情况。公立医院应关注党和政府赋予的重要职责履行或重要运营业务开展情况。以公立医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常态化“经济体检”来促进“查病、治已病、防未病”,推动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作为,不乱作为,创新务实开展各项改革工作,并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政策要求,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公立医院作为国家政策和社会责任的主要参与者、推动者、承载者、落实者,其内部审计工作应围绕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工程建设等,关注改革和建设措施在本单位贯彻落实情况和办理实效等方面开展内部检查。
(五)关注审计整改落实情况。要认真落实被审计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整改第一责任人的规定,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机构要认真履行协助本单位负责人督促审计整改的职责,关注审计机关和内部审计发现的本单位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中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及时完成整改,并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切实提升审计监督实效。
由于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管理体制和独立性受到一定制约,加上新的审计法修正草案还未正式颁布,内部审计法律保障不足,不像外部审计受到现有法律充分保障。鉴于内部审计人员少,业务主要集中在对财务收支、经济合同、政府采购等常规项目进行审计,而对本单位落实政策、风险防范、重要业务开展、重要职责履行等的关注相对较少。随着医院党委或党组织对医院重要事项加强管理,医院需要在确定年度审计重点、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将上述内容列为审计内容和重点。实现途径如下:
(一)全面提升审计监督效能。要增强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严格执行审计工作程序和质量控制要求,建立健全规范高效的审计管理制度和执行机制,靠制度管事管人,靠制度和机制来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管理和治理能力。强化质量意识、精品意识,构建提升审计质量的长效机制,确保各项审计工作及成果既经得起实践检验,又经得起历史检验。让事实和数据说话,推动被审计对象建立完善相关制度。
(二)深化公立医院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将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情况进行的审计[2],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如应当关注遵守经济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工作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以及制定和执行重大经济决策等[3],以及遵守党风廉政情况等。公立医院的内部审计部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时,应重点关注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情况,关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贯彻落实情况,通过关注相关内容,促使领导干部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和行动的自觉,促进领导干部做到主动作为、尽责担当[4]。
(三)公立医院开展专项审计时应当与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审计相结合。除经济责任审计外,内部审计工作应当同时开展资产管理审计、风险内控审计等专项审计。通过专项审计与贯彻落实政策措施情况审计相结合,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资产管理审计中,可以通过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有资本管理、资产安全性的审计,关注公立医院改革、运营管理健全的有效性,推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四)适时开展国家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专项审计。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开展中,可结合中央要求、监督规定或审计机关统一安排,开展国家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专项审计。如内部审计工作在医院党委领导下,按照相关要求,对本单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专项审计,通过对“三公经费”或财政严控经费审查,关注公立医院领导人员履职薪酬待遇和经费开支情况,推动廉洁从医。
(五)推动风险识别和风险管控工作日常化。针对党提出的新要求,公立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应将风险管理工作纳入日常化,认真履行党赋予的神圣职责。首先,要建立健全医院风险管理机制,构建医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其次,明确风险管理职责权限,将职责权限落实到具体岗位;再次,在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和内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的12 项具体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开展日常性的监督评价,为医院建立防范风险病毒的“防火墙”。
(六)落实审计问题整改。审计发现问题只是审计工作的一个方面,而问题整改是另一个方面,不能只重视发现问题,忽视问题整改,否则管理水平无法得到提升,需要医院党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整改才能取得成效。在这方面,内部审计部门应当认真建立整改台账,对整改好的问题进行“对账消号”,对尚未完成整改的问题,加强与被审计对象进行沟通,协调相关部门完成整改。
(七)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不断加强审计队伍自身建设,发扬清正廉洁、敢于碰硬、不为私利的工作作风,善于提前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高质量的审计建议,更好地服务医院发展大局。
(一)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保障审计工作发展。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站在医院发展大局上深入思考、谋划工作。始终坚持以初心使命作为政治本色和前进动力。加强政治引领,持之以恒地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内部审计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贯彻落实医疗体制改革等各项政策措施,结合医院审计工作实际,进一步把准方向、找准定位。
(二)以审计推动提升制度执行力,促进医院治理能力现代化。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推进医院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内审部门要不断加强对执行财经法纪制度情况的监督,坚决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刚性约束力。
(三)以审计推动落实高质量发展,促进实现医院规划目标。医院中心工作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着力点。内审部门要发挥专业性强、触角广泛等优势,聚焦医院重大政策执行、预算执行、基建工程、效益评价、内部控制、外包业务、专项资金管理等重大决策、重点领域、重点资金、重点项目等发力,加强分析研判,及时揭示风险隐患,推动医院各项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审计工作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审计工作报告事实表述要清楚,问题定性要准确,有针对性地强化审计整改落实,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不断推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四)坚持与时俱进,全面提升审计监督效能。要增强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严格执行审计工作程序和质量控制要求,建立健全规范高效的医院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和具体执行机制,依靠制度来管事和管人,靠制度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强化质量意识、精品意识,构建提升审计质量的长效机制,确保各项审计工作及成果既经得起实践检验,又经得起历史检验。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始终做到文明审计,要全面、公正、历史、辩证地对待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作出审计评价和结论应当客观谨慎,尽量多让事实和数据说话,推动被审计部门建立完善相关制度。
(五)做好内部审计规划,推动实现审计全覆盖。新时代,党中央作出了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决策部署。要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类实施”的工作原则,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频次,对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做到每年审计一次,对其他审计对象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在规定年度内审计一遍,全面实现对专项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政策措施全覆盖的目标。一是推动专项资金审计全覆盖,着力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二是推动落实国有资产审计全覆盖,关注国有资产使用、处置和收益分配等情况。三是积极探索国有资源审计全覆盖,关注环保责任落实和相关政策、资金及项目的绩效情况。四是扎实推进政策措施跟踪审计,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密切关注国家医改政策、大型医院绩效考核、高水平医院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疫情防控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以及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推进情况的审计监督,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取得实效。
医院内审部门应紧扣上述任务和要求,以及医院重点工作任务,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充分发挥审计在推进公立医院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职能作用,为医院的高质量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总之,在新的历史时期,公立医院应当顺势而为,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要求和医院的重点审计任务,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明确内部审计的工作思路,确定内部审计的重点内容,选择审计重点的实现路径,落实审计重点实现的保障措施,改进内部审计工作方式,提高内部审计监督效能,方能圆满完成医院内部审计重点任务。
引用
[1]吴雪萍.关于加强四川省岳池县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J].经济师,2020.
[2]鲍国明.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努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奋力推动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J].中国内部审计,2019.
[3]毛泽.经济责任审计发展问题研究--辽宁经济责任审计实践回顾与趋势展望[A].辽宁省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2011.
[4]黄梅.基层供电公司经济责任审计探索[J].中国内部审计,2020.